试析陈独秀政治思想在五四时期的转变

点赞:5990 浏览:1924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王瑜,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思政部,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摘 要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和中国革命活动的领导人,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具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五四时期他以激进的资产阶级主义者登上中国政治思想舞台,同时完成了由激进的资产阶级主义者向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但是由于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道路和任务认识不清,他的转变是不彻底的,思想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 键 词 :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五四运动

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内容

五四以前陈独秀是一个激进的主义者,这里的“激进”是指他在在文化价值和观念形态上的反传统以及对西方主义思想的引入与传播.他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批判封建礼教,提倡与科学,以对当时的国家达到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目的.

(一)高扬进化精神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将进化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贯穿于他的政治思想之中,要求在社会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思想等领域效法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变革,实现共和.陈独秀认为,东西文明的差距才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同时他将个性解放作为思想助长的基础,并反复加以论述.他推崇西方文化,认为西方社会“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人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在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①进化论是后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反对封建礼教的理论基础.

(二)提倡与科学

为了改变当时中国制度封建专制、国民愚昧落后的状况并使中国适应世界生存的形势,陈独秀高举与科学大旗,推崇,教化青年.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②.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认为封建的“三纲五常”是害人的“奴隶道德”,鼓励人们摆脱这种羁绊.他把与科学思想从西方纷繁多样的学说中归纳出来作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利器,从思想学术的层面转向中国现实政治局面,“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 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③

(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朦胧认识

19世纪末社会主义学说及运动被辗转介绍到中国,并被当时一些资产阶级维新派认可和宣扬,但没有被正确的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时的中国也未能得到重视.陈独秀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社会主义学说,他在《法兰西与近代文明》一文中曾经指出:“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是也.”④陈独秀还认为社会主义学说是法兰西人主张改变社会不平等,“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的学说,同时他也由此极端仇视中国的贵族政治和依靠武力的军阀制度,主张依靠“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用“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代替“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以把中国建立成一个“惟义”的新国家.

二、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的转变

五四期间陈独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始慢慢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也认同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学说,并作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和参加了中国.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同

五四期间陈独秀逐渐扬弃进化论思想,趋向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慢慢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也有了新的立场和方向,个人决定进程的英雄史观的观念发生改变直接推动了他政治上的转变.他开始懂得社会的改革必须从社会一般制度上着想不可,因为增加一两个善的分子并不能够使社会变为善良;同样除去一两个恶的分子也不能够使社会变为不恶.陈独秀对英雄史观进行了自我批判,他表示:“我以为社会的力量大过于个人甚远,社会能够支配个人,个人不能够支配社会”⑤.陈独秀最终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基本上完成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

(二)明确阐述了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观点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学说,并且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国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他在《谈政治》一文中也更为明确地支持这一学说,“我敢说: 若不经过阶级斗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莫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的专有物也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把持政权抵制劳动阶级底利器.”⑥但是尽管陈独秀认同无产阶级的建立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事情,就像“从前有产阶级和封建制度争斗时,是掌了政权才真实打倒了封建,才完成了争斗的目的;现在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争斗,也必然要掌握政权利用政权来达到他们争斗的完全目的.”⑦但是他主张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劳动才能实现.

(三)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弊端的认识让他开始了解社会主义思想,并认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理论.他从生产方法和分配方法上出发揭示现代生产方法的缺点:一是资本私有,二是生产过剩.现代分配方法的缺点“就是剩余价值,工人血汗所生产所应得的,被资本家用红利的名义掠夺去了”,⑧因此形成资本主义的无穷罪恶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和接纳,才使得陈独秀较为系统地掌握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成为理论上的马克思主义者,最终实现了由激进的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三、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 五四时期陈独秀由激进的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是一个多向度,复杂的,甚至是前后充满矛盾的过程,有其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俄国十月革命对当时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革命初期,陈独秀受由于自身主观认识偏差对十月革命的态度十分冷淡.随着十月革命在在中国影响的扩大,他对十月革命的认识有了彻底的改变,他指出:“18世纪的法兰西政治革命和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都要把她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⑨.苏俄政府在1918年7月25日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为了打破外交上的孤立,苏俄政府调整对外政策,他们主动放弃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与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的侵略行径形成鲜明对比,陈独秀由此对苏俄十月革命在感情上产生认同,并将目光转向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模式.

(二)巴黎和会的影响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以及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使陈独秀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革命力量.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使陈独秀对工人阶级有了新的认识,他看到了“中国一线光明的希望”,开始重视群众运动和人民群众并积极鼓动人民参与政治,提出了“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⑩的口号,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卖国的军阀政府.五四运动以后发表《<新青年>宣言》、《致罗素、张东蔚的信》等多篇文章,透露了他否定资产阶级主义转为接受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并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救中国的思想.

(三)陈独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结


陈独秀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员,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担忧,反抗帝国主义压迫和拯救国家民族存亡成为他思想发展和转变的出发点.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认为中华民国“非驴非马,既不共和,又不专制,国家无组织,社会无制度,一塌糊涂”B11,对国家的失望和困惑成为他寻觅国家出路的驱动力之一.五四时期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深,他开始参与到现实的政治斗争中来.残酷的政治现实打破了陈独秀心目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美梦,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转向了一条更好的救国道路――走俄国人的路.

四、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的评价

(一)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局限性

由于五四后期陈独秀的世界观在转变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得到改造,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仅局限于阐述它的一般原理,根本不懂得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因此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存在机械唯物论观点.由于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和了解不足,他在工人运动发展不成熟的初期没有同工人运动密切配合;在对社会主义劳动制度的探讨上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有实行强迫劳动的必要,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他在后来的革命中不相信、不依靠群众,引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第二,革命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陈独秀激进的反封建思想促使他强烈地反对军阀官僚专制,要求人民,但在政治上他没有提出、也不去动员广大群众起来革命,甚至幻想通过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在内的所有政党进行合作来“平分政权”;在原则上主张反帝主义,但在具体问题上却存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偏见.

(二)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的意义

说过:“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B12.在五四时期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是陈独秀个人生涯中最具光彩的一页,此后他走上一条全新的革命道路: 创立中国、宣传动员工人群众、联络共产国际、发动指导国民革命等等.陈独秀的思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也必然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影响.他的思想转变具有典型意义,体现了中国近代从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和中国革命由旧主义革命向新主义革命转变的过程,即证明在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领导新主义革命和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

试析陈独秀政治思想在五四时期的转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思想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