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

点赞:4398 浏览:145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势下, 顺应新课改要求,对政治课堂教学总结了几点看法.在教学过程中从创新导入开始到课堂训练结束,整个过程教师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 】 政治课 课堂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76-01

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 高中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阶段,抓好该阶段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对课堂教育需要更加重视.

抓好课堂教学,要将课堂教学的三环节,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和课堂巩固有机结合,而不是孤立的对待.

一、从创新导入开篇

根据政治教材部分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强,如果导入单调,很容易在感觉上让学生失去兴趣.而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师生感情共鸣的一个重要音符,是师生沟通的桥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下一环节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创新性的导入,我有几点看法,供一起探讨.

第一,时政导入

时政热点导入具有新鲜、真实等特点,感染力强,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帮助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例如,在讲价值观导向作用时,结合当时雅安地震中军民的抗震现实涌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抗震精神,正是在这种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 ,取得了胜利.

第二,问题导入

教师巧妙设置疑问,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造成学生一种急切期待解决的心理状态,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达到促进积极思维的效果.例如,在讲《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框题时,我首先提出问题:“一中老师每月拿到的工资是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吗?有的同学的哥哥姐姐在外企工作的,他们每月的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既活跃了课堂,又拨动了他们求知的心弦,成为掌握整堂课知识的良好契机.


第三,音乐歌曲导入

当前的高中生对音乐对歌曲非常喜欢,他们对音乐的喜爱有时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这一特点,把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会让政治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对所学内容容易接受.例如在学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时播发歌曲《爱拼才会赢》,歌声在“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处戛然而止.借用海水潮涨潮落的道理来说明人生道路的曲折坎坷,进而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这样优美的歌声,恰巧和所要学习的内容完美结合,使难懂的理论深入浅出.

二、提高学生参与,思想共鸣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担负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大任务,需要高度重视.

首先,营造宽松的愉快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应该带着微笑面对学生,要亲切的对待学生,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紧张的心情,排除害怕被训斥被讥笑的恐惧及自卑心理,增加自信的因子,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讲课时教态要亲切热情,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节奏鲜明,有幽默感,语言要精练,讲普通话,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课堂评价要恰当,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恰当地运用眼神、手势等非语言交流形式,要紧凑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身教重于言教,要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上下课要准时,要有法规意识.

其次,要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成了教学的主宰,学生只是被动的学知识,变成了贮存知识的“仓库”.失去自主学习的选择,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不唯上不唯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成为生产知识的“工厂”.如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看书归纳,概括得出.

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出发并不是不按教材,胡编乱造,而是在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出发,选择其薄弱的加强,对其掌握好的可以适当拓宽.

再次,优化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设问题,在争辩中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哪怕有一点点新意都是值得赞赏的.教师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巧妙的设问,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独立分析材料,在思考中,得出自己的观点,再在教师的综合中把握要点,学会知识.

此外以鼓励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演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或责备而使学生失去信心.如果此时教师不顾任其自然,那么将会失去扭转该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个别谈话或课堂表扬的途径尽快树立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找到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同学,提出适合他的问题,从而让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感受快乐,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最后,提高学生自主归纳的能力

在教材知识点分析完毕后,把归纳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完成,留给学生巩固知识的机会,并逐步提高学生自己分析综合的科学的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抓好课堂训练,巩固知识

课堂训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好的课堂训练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 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记忆,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还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和矫正 .

课堂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扎实有效地完成所出示的习题,就需在备课中设计好习题,为课堂教学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备课中教师要依据课标制订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设计详细具体的思考题、巩固练习题和课堂检测题.习题设计要简洁明了.习题要突出重点知识,注重综合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类型要根据教材知识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强化所学知识,学生通过对教师设计的不同层次习题的完成逐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达到思想品德内化的目的,才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培养创新精神,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