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

点赞:19314 浏览:837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生命线作用,是时代赋予的崭新使命.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变革传统机制,理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象、新原则、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急教育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弱突发事件的破坏力,及时保障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进而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可能危害到高校师生员工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对正常的科研、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和威胁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既具备一般突发事件存在的破坏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处理非程序性等特征,又显现出独特的社会敏感性、群体性与扩散性和信息传播网络化等特征.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自伤、暴力犯罪、公共卫生等类型的高校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严重威胁,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重大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引思想方向、激发精神动力、传达正确信息、规范调控行为,进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强大功能,应该成为应对高校突发事件“软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生命线作用,是时代赋予的崭新使命,也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教育主体在高校发生突发事件的环境下,面对特定与不特定的对象,按照一定的工作原则和方法路径,使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到突发事件管理过程并体现出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目前,国内围绕高校突发事件管理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规律出发,在预警机制、舆论导向机制、介入路径和机制以及善后处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对高校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是存在研究方向分散、研究视角狭窄、理论体系不足等问题.

面对高校突发事件多发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应投入更多力量,以构建和谐安全校园、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系统论、生态论为方法论,对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深入的创新研究.笔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变革传统机制,理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象、新原则、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急教育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弱突发事件的破坏力,及时保障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进而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这是对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的积极回应,是对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应用实践的有益补充,也是对更加有效地防范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重要促进.

一、关于工作目标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提供依据.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是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共同构成的层次体系,要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相适应.因此,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之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别性.

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领域,其工作目标既应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目标保持一致,又因特殊的时空条件和工作内容而具有特殊性.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应围绕突发事件开展教育工作,但高校领导往往将其工作目标单一地界定为迅速应对突发事件,消弭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偏重实用的思维方式使工作目标过于狭窄,使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灭火队员”、“万能膏药”的位置,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全局、重思想、管长久作用的发挥.

从教育的基本规律来看,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并且要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中心.笔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应回归为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着眼于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预防工作提高教育对象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教育主体的应变能力和工作效果,最终实现和谐安全校园的构建和维护.从社会大视角来看,对高校师生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是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定位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对教育对象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的培训与提高,对校园环境设施制度的调整与完善等等.

二、关于工作对象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因不同的社会属性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差异性的特点.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也是广泛的,而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往往只着眼于在校师生,对其他对象缺少关注.随着信息流、人才流、物资流的加快,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普及,围绕突发事件出现的人员不仅有当事人、利益相关者,还有大量通过各种途径接受信息的人员.当代高校已不是传统的与社会隔离的“塔”,除师生员工等传统的在校人员外,环绕高校校园的商业从业人员和即将入学的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工作者都对高校的信息密切关注.以上这些人员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解决和预防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条件下传播获取的信息和相应的观点,也会对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当将这些人员纳入工作对象的范畴.

面对大范围且层次不同、影响不等的工作对象,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方法都应有所区别,这是时代和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呼唤.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针对不同对象的思想实际,制定不同的计划,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且运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不同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矛盾和思想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处于教育、管理、怎么写作岗位的教师职工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也是面向学生和校外人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在校学生因处于生理与心理不匹配的阶段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对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环绕高校校园的商业从业人员和即将入学的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等特殊对象,应从公开突发事件各项情况信息等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关于工作原则的问题

工作原则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方向、方法、途径和效果的重要内容,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应体现其特殊性.

一是坚持人本性的原则,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和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而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也是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二是坚持求实性的原则,从突发事件的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达到预防、控制、调节的目的.无论突发事件是大是小,涉及人员是多是少,工作目标是难是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依据客观事实和对象状况,做出正确评估,采取切实措施,追求实际效果,而不能靠“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落实.

三是坚持效率性的原则,构建高效的工作机构和队伍,迅速准确地收集各种信息,抓住控制突发事件态势的各种有利时机,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不断充实调整工作预案.

四是坚持综合协调原则,整合心理干预、物质装备、人力、信息等各方面的有效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和教育.高校各部门单打独斗往往导致力量分散,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发挥其应有的凝聚功能,动员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全力以赴.

五是坚持预防性原则,通过案例教育、知识培训、法规学习等形式提高在校师生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形成务实高效的各项工作预案,及时发现“苗头”问题并协调解决,最大程度预防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


四、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

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方法、介入路径、作用机制是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性和长期性,契合了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预警与处理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切实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观念教育,提高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及时发现处于潜伏期的问题;通过发挥调解作用,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或大力遏制其不断升级的势头;通过正面激励与反面惩戒两种方式的行为引领,规范师生员工特别是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与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一起发挥教育作用.

高校突发事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校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高校突发事件的爆发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统一思想、协调意志与凝聚人心的功能,可以强化突发事件管理需要的统一领导,又能通过统一领导将这种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释放出去.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布信息的形式发挥宣传引导功能,能够发挥澄清事实真相、稳定群体情绪和辟除流言、谣言,进而阻止事态继续扩大的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动员的功能,调动高校全体学生与教职工的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与破坏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恢复重建期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可能地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受害人群提供资金支持、物资支持、技术指导和人力支援,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并严防次生、衍生事件发生或者重新引发突发事件.通过心理重建和精神升华,引导师生员工正确对待眼前的突发事件,把握好自身的定位与行为,从而冷静、客观、公正地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