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和中国园林类型

点赞:14279 浏览:594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丹纳《艺术哲学》)在世界古典园林类型中,有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平地园、英国的牧园、日本的水石庭,育化在中华文化的肥壤沃土中的中国园林则是以“可居可游”的自然山水园为基本类型.

中国的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和美学意念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纯任自然和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

中国古代哲学宣扬人和自然的统一和和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体验自然和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于“天”的熟悉并不一致,殷周时代的“天”有时指超自然的至上神(人格神).春秋战国时代的“天”,已经由至上神过渡到自然之天,即自然界的苍苍天空.宋明时期,唯物主义思想家以“气”讲天,指物质世界之总体;唯心主义思想家以“理”讲天,指最高原理、最高理念.对“天人合一”的内容所指也不同,如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含牵强附会内容;宋张载的“天人合一”,主要肯定人和自然的统一,认为天地如同父母,天地和人都是气所构成,天地的本性和我的本性也是统一的,人民都是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

道家主张“以人合天”,提出“法自然”、“法天贵真”,儒家探究“以天合人”,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遂成为“艺术的宇宙模式”(王毅《园林和中国文化》).法国艺术史家热尔曼巴赞说摘 要 :“中国人对花园比住房更为重视,花园的设计如同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如山峦、岩石和湖泊.”中国园林在营构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并力求打破形式上的和谐和整一性,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征之一.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人们“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因而,从根本上缺少形成宗教的思想基础.占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学强调人本主义的道德观;道家创立了“本体论”学说,以之为基础的道教虽胎生于阴阳五行和神仙方士,但它所宣扬的“三昧”或“禅那”的目的和印度的“利雪斯”是完全不相同的,印度人寻求的是足以使他们能够统治神的一种苦行感化力,而道教寻求的却是宇宙中万物的永生,修行只是道教用以达到目的的方法之一.道教也区别于西方禁欲主义的宗教,具有世俗化、现世化和迎合人的现世俗望的特征.中国佛教中最有势力的教派是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禅宗,禅宗所指的“佛”,是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不欲、不求、不争不夺、超乎是非荣辱之外的精神麻醉之人,理论核心“超脱”,也只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才能实现,所以它倡导的是“顿悟成佛”,废坐禅废戒律,将“修禅”变成了“修心”,完全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大大淡化了本来意义上的宗教色彩.


“外适内和”的生活观和中国园林的“可居可游”

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以“和”为贵的哲学信念,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往往把和自然界的“外适”,导致身心健康的“内和”作为人生的最根本的享受.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说庐山草堂能使他感到“外适内和,体宁心恬”,感到的身心俱适、恬淡自甘的心理.“内和”,重在心灵境界的平和舒适,享受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和乐趣.

“和”揭示了宇宙运动的规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级状态.“和”作为古代哲学的一个典型的基本范畴,含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国古代《太极图》中的阴阳交界的S型曲线,便代表着一团元气流动着的“生命线”,中国园林艺术形式也体现了这条“生命线”的运动足迹,如主张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协调、动静的统一,对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推崇等.强调和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和中庸.

生活在“可居可游”的园林中,是怡性养寿的最佳所在.费尔巴哈讲到过“一种精神的水疗法”,认为水有一种惊人的治疗力,他说摘 要 :“水不但是生殖和营养的一种物理手段等而且是心理和视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药品.凉水使视觉清明,一看到明净的水,心里有多么爽快,使精神有多么清新!”园林花木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改善小环境的气候、吸收紫外线、提供绿荫、防止眩光等功能,它不但能通过光合功能和基础代谢,呼出氧气,而且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还有滤菌、杀菌、松驰神经,减轻精神紧张,解除身心疲惫、健胃驱风,提神益气等功效;水生植物也具有净化水体、增进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等功能.清康熙说摘 要 :“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峰秀,故驻跸于此,未尝不饮食倍加,精神爽健.”他在《芝径云堤》诗中说摘 要 :“草木茂,绝蚊蝎,泉水佳,人少疾.”乾隆皇帝《避暑山庄百韵歌》曰摘 要 :“岩秀原增寿,水芳能谢医.”就深谙山水的养生之道.“内和”也和中国传统医学所论的核心“养神”是一致的.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和中国园林类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园林艺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返朴归真”的审美境界

对中华民族审美观影响最大的是老庄“道法自然”的哲学美学原则,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崇尚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排斥镂金错彩的富丽美.

老子教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即素朴是最美的,破坏了素朴,人为的雕饰是不美的.《庄子》主张“法天贵真”,赞美“天籁”,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能和之争美”(《庄子天道》).其论美并不绝对排斥雕琢,并不简单地否定人为的艺术,只要能在精神境界上进入任其自然、和道合一的状态,亦即“心斋”和“坐忘”的状态,使“天地和我并生,而万物和我为一”,那么,他所创造的艺术也就可以和“天工”一般无二,即“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了.

人文精神和中国园林的隐逸主题

“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哲学、美学基础,隐逸是它的基本主题,体现出深厚、浓重的人文精神.寓善于美的古典审美观,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正宗代表的士大夫文人园林文化主体精神,也就是文人园林成为隐逸文化基本载体的思想渊源.

“士”作为知识分子群体,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着整个历史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风节操守意识和人文精神,这些意趣和精神追求也比较典型地体现在士人园林之中.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位的哲学,是建立在承认人不仅有功用价值,即社会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的基础之上的,这内在价值就是人的自我价值,主要指人独具的人格价值,即具有独立的意志、并具有道德的自觉性.在“天人合一”观的影响下,人们认为人之区别于禽兽,在于人的心性是和天相通的,天道即人道,于是,便铸造了一种“内圣”的人格模式.先秦时期,“内圣外王”之道,就成为知识分子所崇尚的理想人格,而且,“内圣”的感召力也一直为士大夫们内心修养的动机和推动力.

“隐逸”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主题,除了上述大的社会文化背景,还受到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全社会的价值观、历史上“隐逸高人”作为榜样的“原型化”、范式意义以及教育、审美的定型化、士大夫文人和整个社会的中庸心理以及农、渔、樵——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主二副”、隐逸江湖、回归田园、栖息山林的平安性等影响.中唐开始,白居易总结出“中隐”即隐在留司官这条路,并和自己家的私园联系了起来,园林成为“中隐”者的最合适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