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批判思维与的理

点赞:3234 浏览:90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马克思站在现实立场,思考前人、当代人以及自己的理论与现实,在批判的同时提出实现批判的途径就是进行“现实的批判”——实践.马克思批判思维特点为并非完全否定,同时具有建构性,并不断创新.不断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的科学批判思维,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突破创新,与时俱进.从“批判现实——现实的批判——实现批判”,在完成一个又一个对现状的否定之否定中实现社会螺旋式的上升和发展.

关 键 词 :批判思维;现实的批判;实现批判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5-0095-04

一、马克思批判思维的集中体现

翻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我们就能看到:写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批判了黑格尔法哲学是在天上,无法真正解决现实问题,提出只有“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写于同时段的《论犹太人问题》是深刻的揭示布鲁诺·鲍威尔《犹太人问题》的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和人权的历史局限性和虚伪性;与恩格斯1844年合写的《神圣家族》,是驳斥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所做的“绝对的批判”,通过对其进行三次征讨,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则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作用的主要缺点,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与恩格斯于845年秋至1846年春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并对唯物史观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写于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批判了蒲鲁东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散步的取消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改良主义观点,批判了他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对自我的批判也是深入人心的.随着工人运动的实践展开,各国情况不尽相同,马克思经过考察和研究,不断纠正之前所做的阐述.我们熟知的《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72年到1893年先后写了7篇前后相连的序言,展现了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对他们原有的观点做了重大的修改和完善.1850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欧洲革命刚刚失败后曾说:“发展不会采取这种和平进程.相反,革命已经迫近.”而在同年10月,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否定了上述看法,认为“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整个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欧洲进入相对的和平发展时期.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却写道:“在1871年的圣灵降临节以后,法国工人和他们的劳动产品占有者之间,已经既不能有什么和平也不能有什么停战了,” “斗争定会一次又一次地爆发,规模也将越来越大,最终谁将取得胜利——是少数占有者还是绝大多数劳动者——那是非常清楚的.而法国工人阶级还只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但1895年3月,恩格斯在《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总结了他们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对新的革命爆发可能性的认识的变化.二月革命爆发后,“在当时的情势下,我们不可能有丝毫怀疑: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这个决战将在一个很长的和充满变化的革命时期中进行到底,而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他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正如《恩格斯致佛罗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中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马克思采用批判手法,具有批判思维,一方面因为出于当时多个学派阐述各自观点,出于需要采用论战批判形式,一方面也看出马克思具有非常强的批判思维,能够立即准确判断事物的本质,并有充分的根据做出判断,抓住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马克思批判思维的特点

首先,马克思批判思维是客观的否定.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客观评价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性.“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终的表述;对这种哲学的批判既是对现代国家和对同它相联系的现实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又是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坚决否定,而这种意识的最主要、最普遍、上升为科学的表现正是思辨的法哲学本身”.马克思正确的观察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黑格尔的辩证法,使德国哲学的旧辩证法发展到顶峰,而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又使得德国在唯物主义方面走在前面,所以,马克思略带自豪的说,德国的哲学高于德国的现实,超出德国同时代的政治现状,预示了现代欧洲的发展趋势.

其次,马克思批判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便是“立”.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不仅仅只是质疑判断.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理由或确保正当性,为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进行理性奠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在批判了费尔巴哈在内的唯物主义的缺陷之后,马克思马上就提出了应该如何理解和解决关于看待人的正确观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在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马上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最后,马克思在批判中进行创新.批判性思维也是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使人们意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中的价值、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不能禁锢在原有的条条框框中,要解放思想,寻求突破和创新.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指出,马克思一生中,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即关于人的本质自我异化的理论前提,确立了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去说明社会历史和人本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立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把唯心主义从最后的藏身之所——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使关于社会和社会规律的学说成为科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资本论》的问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马克思批判思维在的突破创新中的体现

自创建以来就科学的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运用批判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做出正确的科学判断,不断冲破藩篱,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力排众议,在批判新思潮派和动力派关于中国性质的观点上,立足国情,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继续阐发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如何定论的研究,最终完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建构.在批判旧思潮的同时找到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症结所在,构建新的理论,确定了新主义革命理论,同样有破有立有创新.在夺取革命胜利的方法上,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而却率秋收起义队伍去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实践 ,也突破苏联革命的“城市包围农村”的模式,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创新之路.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述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他指出:“中国则不同.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等在这里,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的新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夺取全国政权和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这些充分说明了的批判思维是与实践相联系的.

时期党的批判思维是与解放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从打破两个凡是到真理标准大讨论,从反对党的权力过分集中到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从打破“大锅饭”和“一大二公”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都是对原来僵化缺乏活力的旧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使之更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国情.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这些历程见证了党对障碍的突破,对羁绊、束缚的摆脱,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把握问题根本,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新观点,开始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982年在十二大开幕词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观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的雏形.1988年5月,对到访的莫桑比克总统说:“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鲜明地显示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特色.

马克思的批判思维与的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质的论述,将社会主义实践推向新的阶段,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批判了在市场经济问题上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姓资姓社”的争论,从根本上接触了把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开辟了新的认识空间,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的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他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许多问题没有本本可以找,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分析和总结新的情况和新的实践中求得解答.死搬教条,不顾实际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就不能前进.”因此,“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决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面对1988年后市场取向的改革的非议,同志在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就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有了一个突破性发展,确立了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取代以行政命令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特别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全党同志都要把这项任务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共同研究和回答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怎么发表展的前列,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这些都表明,在突破过去党的职责和功能上,提出新时期下新国情下党的建设和发展.正如他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的那样:“等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等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领导人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人对西方发展模式造成的负面影响引起关注并进行反思,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收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多元新理念.从国内状况来看,我国2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也说明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或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具有科学性,而且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和质量、不能反映人们实有的幸福水平.我们从片面的发展经济唯一中解放出来,遵循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全社会多方面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崭新的发展观.同时,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思想文化理念“多元化融合”,是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一种新的充满包容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人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开展理论创新所取得的一个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藩篱,以一系列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独创性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