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间性理下的教学模式

点赞:30640 浏览:1428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主体间性这一现代哲学概念,对于诸多科学都存在其方法论意义.本文通过论述教学中师生具有主体间性的作用,阐明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在教学中的交往内容,强调教学在主体和主体间生成意义才能实现教育的基本价值.

关 键 词 主体间性 教学模式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与内涵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称交互主体性,是观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是当时由拉康提出的一个新哲学取向.

近代西方哲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颠覆了古希腊前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我’对于笛卡尔整个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认识论中的决定性主体,进一步由这一认识主体出发去寻找和证明上帝的绝对存在.”①然而其片面强调个人对自身之外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将个体间的交往关系与社会关系机械地分离,实则一种主客分离的主体性.

拉康提出了与之相反的思想:“我在我不思之处”.②因为“我”并不是惟一的主体,“他人”也不仅仅是被改造的客体,而是与“我”一样的主体.主体间性阐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是主体间的共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③主体间性思想的出现促成了认识的转向:以“人”的方式来理解他人,更强调一种多主体相互间的理解和融合.随着时怎么发表展,人们扬弃了主体性哲学,由“纯粹主体”转化为“互为主体”,渐渐形成了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转变也对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2.师生主体间性教学模式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2.1 传统教学模式中几种主体性的含义与特征

国内现行的主要教学模式依然为 “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两大模式,其各有其优缺点.前者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监控、知识的系统传授.然而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被忽视.如此培养出的,往往是以知识型为主而非创造型;后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过于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的发挥,又导致教学实践走向另一极端.此外,有学者试图整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地位,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种“双体论”教学模式.但随后也有学者指出其缺陷:主导-主体”与学生、教师都是主体的“双主”是有原则区别的,“这里的认知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学生.④


2.2 主体间性下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放弃了主客关系,强调教育是主体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交往、对话、理解的过程.在主体间性范畴内,师生关系不是“我―他”型关系,更不是“我―它”型关系,而是“我―你”平等的交往关系,即主体间的相互尊重、理解.⑤因为,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他人”不是客体,不是“我”实现目的的手段、工具,“他人”是与“我”一样有目的、渴望自由的人,是一个“他我”.⑥

2.3 主体间性下教学模式的特征

(1)相互性.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交互、互惠的,教师会改变学生,或被改变,反之亦然.⑦师生双方在相互的认识、沟通与理解中,不断更新与重构认知结构与情感内涵.师生的相互性不只表现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语沟通,以及如情感、价值观等非语言方面.(2)理解性.师生之间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共识的达成是通过现实的交流与对话而实现的,其建立于主体间理解的基础上的.在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下,理解是师生平等对话和沟通的导向.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合作拓展的过程.(3)共识性.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⑧在教学中,主体间性理念指向的不是教师或者学生某单一主体,而是多级主体相互间的理解和融合,指向的是“教”与“学”主体之间的和谐共在.

3.师生主体间性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由单向输出转为主体间互动的交往范式.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受教育身心发展为宗旨,是发生在各主体之间而非主客体之间的实践活动.在现行的许多课堂教学中,一位教师和多位学生组成的课堂模式,固守着传统的满堂灌形式,即便有提问或课堂对话,教师手中的权威性标准答案也早已被准备好用以衡量,这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一种扼杀.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生生主体间多向互动交往的共享,师生在共享中相互造就彼此.

(2)打破固有定势,建构教学相长之常态.教学过程是师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共成的一个多元动态结果.师生通过交互的主体实践和交往,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获得持续发展.要普遍提高教学的质量,主体之一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与“学”的平等.应该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式的主体间指导与交流,在讲解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的生成过程,追问其生成之由来,以探究性思维同学生一同理解并达成共识.在师生具有个体性同时又不失去共通性、主体间性情况下,促成彼此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与重组.

(3)实现目标取向由知识到教育意义的回归.教育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于生活.当前虽然课堂教学在理论与实验上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实践环节依旧墨守成规,教学依旧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教学任务,这种将教学对象物化的取向,最终致使学生素质令人堪忧的现状.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活动,忽略不了人的主体意义,未来课堂教学只有将知识和情意内在相融为一体,师生共享精神、智慧、意义等,才能回归到教育的本真.

4.结语

雅斯贝尔斯将主体间性引入教育领域:“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⑨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的相契合,是主体间的对话,若把教育视为训练,人就成了单纯的客体.唯有在师生主体间平等的互动中,学生通过与教师交流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而教育,在共识互识中获得整体精神世界的构建,才能彼此共享知识和智慧、共享人生之价值与意义.

基于主体间性理下的教学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主体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注释

① 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5-28.

② 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1.

③⑤邱德雄,姜新生.现代教育的转向――主体性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55-58.

④ 何克抗,李克东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学研究,2000(2).

⑥ 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5.

⑦ 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1.

⑧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8).

⑨ 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周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