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

点赞:5226 浏览:166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反复论证的主题.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和面目出现,总是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哲学思考的出现,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有序化的开始,是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当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解放出来,并把自然宇宙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认识对象为思考,并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牵制它的时候,那种由于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不安和困惑,就有可能转化为对自然宇宙进行哲学思考的动力.这样,过去人们对自然的那种不自觉的意识观念,才有可能走向清晰明朗的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伟大时期,先秦哲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多方面的思考与争鸣,奠定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自然意识结构的坚实基础.在这一场激烈的大论争中,哲学家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是万物之本源,也有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源,而最为有影响力的是著名的“道”本源说.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观体系直接衍生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无论在自然意识方面还是在思维方面都与这种宇宙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国艺术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美学风貌,实际上就是艺术家们对中国特有的、对宇宙自然哲学思考的理解和表现.

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统美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在中国古代的美学中“静”的观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兴趣.这一点从一些有关中国古代文艺论著中就经常看到.古人吟诗作词讲究“静”,书法丹青讲究“静”,音乐同样也讲究“静”.这种所谓的“静”,不能简单地、狭义地理解为物理学中与“动”相对的“静”,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从美学的意义上说,“静”既是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观的基本方法,又是艺术所极力追求的美学境界.它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审美风貌.中国艺术家乐于山水之间,不是带着写生的画夹、油画箱,面对大自然,用线条、色彩去模仿感官所把握到的自然物象,也不关心客观事物的几何比例、色彩光线和空间的关系,不追求物象表现的光影变化和真实效果,而是把自己融入宇宙万物之中,进入物我两忘的“物化”境界,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本命题.通过静观活动去体味宇宙,以虚静养气的方式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中国艺术家所描绘的事物表象完全不同于西方所追求的客观真实感,而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艺术追求“似与不似”的美学境界,强调通过写意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由此带来了中国画的深远、幽静的境界风貌.

在中国哲学中“道”是无法用感官所把握的,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视野,超出了感官所能把握的范围,它是无限的.“无限”的东西就是不能有规定的,既不可能用有限的感官来把握,也不可能用有限的语言和概念来表述,可以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把握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概念或一般性语言来概括的事物,就不是永久性的事物.任何事物只有返璞归真,回归于道,才能永恒,这才是美的真谛.事实上道教所追求的这种“大美”,即“道”之美,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生命形态本身.

在中国哲学家那里,感官无法把握的“道”借助心灵的活动却是可以观照得到的.同样要把握美的本质,也要消除感官的干扰,使心灵达到虚静、忘我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美的观照.而只有表现了这种“大美”的艺术,才是至高无尚的艺术,只有这样的艺术家,才能称作最杰出的艺术家.这样,哲学思维与美学思维就达到了一致.

“道”和“美”的本质在于“无”,但这个“无”并非代表绝对的虚无,它是对具体存在物的超越,对这种“无物之象”的观照,松动性的形象表现显然要比抽象的概念和有限的语言更为得力.为了解决宇宙自然的本原限定与人们对它进行表达间的矛盾,形象表达的方式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它能给人以某种想象和启迪的形象化的语言.所以,用形象来说话的艺术自然成了中国哲学表达宇宙自然意识的语言和形式.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使用的表现形式和媒介又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契合.


静观作为审美观照的方法,它是把人们的审美视点转移到了心灵世界,与西方注重物理时空,注重感官经验,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或者“听觉艺术”“视觉艺术”的分类法不同,中国传统美术把一切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创作活动都归入静心观照的活动范围,认为真正的艺术只有一类,即“心的艺术”.当然,完全将感官作用抛弃而不顾的纯粹的静观是不存在的,但对感官作用的辩证、超脱的把握和对总体精神的超越,则是静观的真正价值所在.

静观审美活动的实现,最终表现为“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儒家哲学认为:“天之根本性德,即合于人之心性之中.”道家哲学则认为人可以通过弃绝圣智,以直观的方法与天道合一,这种儒道交织、互补而又呈现出同一思维的向度的有机自然意识,深深扎根于中国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之中.当他们面对宇宙自然敞开胸怀,抒发心中的美学意愿时,这种意识观念便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他的审美观照活动中.中国艺术家把自己视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保持着一种亲和协调的关系.在这种意识关念的支配下,他们以主体之生气去体味自然之生气,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成为艺术家们澄怀味道的对象,并与之同道.中国传统艺术都极善于表现自然界中深含的灵性和生命,一种有限向无限超越的空灵神性.表现感官所获得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并不是中国艺术家追求的目标,恰恰与此相反,在他们看来,对美的真谛的揭示只有在超越物质外在具体形式时才有可能,而这种超越具体形式的美的表现,才是艺术的最高追求.

审美主体经过修身养性,使精神升华到一切皆空的境界,这是静观实现的重要起步.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必须抛弃世俗的一切名利的物质诱惑,才能使心灵升华到“一切皆空”的境界.艺术家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俯仰观察,用身心去体验感应,以虚静之心吸取万物的精华,在艺术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总之,中国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热衷,皆是出于中国艺术家的自然意识泉源.这种艺术精神,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哲学精神.我们往往可以从传统的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古典园林、中国武术或者是中国诗歌中就能体会到蕴含其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自然意识.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对中国艺术的境界创造、形象风貌、思维方式、形式语言等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有对中国特有的宇宙自然意识的了解,把握中国艺术便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让,1982.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潘显一.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李鸣,山东东营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