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思想的相似性

点赞:3985 浏览:105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海德格尔在研究哲学思想时参考了老庄思想,使得海德格尔在讨论生死观、生存观等方面与老庄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分析了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在生死观与生存观上的相似性,探究了生死的关系以及生存的问题.

关键字:海德格尔 老庄 生死观 生存观

西方新锐哲学思想的发端往往是建立在对于哲学传统的突破与背离之上,海德格尔便是其中之一,他提出了许多与西方传统本源化思维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在西方近代哲学界影响深刻.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刻,突出体现在先秦时期,而当时的老庄思想以其思辨、翩然、不羁和幻化的色彩成为了这个万紫千红的哲学世界里的佼佼者.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譬如他们对于生死的态度,存在的意义的探讨上.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生平事迹丰富,褒贬不一,其哲学思想对于后人影响很深刻,主要表现在对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诠释学、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心理学及神学影响上.他很早就开始关注东亚思想,尤其对道家思想最感兴趣.据莱因哈德·梅依考证,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就通过德文译本熟知《庄子》 的思想.1946年海德格尔与萧师毅合作,仔细研读并翻译了 《老子》 中的八章.海德格尔把对 “道”的思考整合入自己的思想当中.他关于无、语言、人、物、技术等的思考都与道家思想有关,对道家核心文献的研究是他思想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1]海德格尔与道家思想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他们思维方式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脱去表象性思维方式,在原初的境域中讨论问题.海德格尔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存在之说、死亡观以及时间观等等,在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发展的全程中,不存在那种异质性断裂式的“转向”, 但始终发生着惊心动魄的思想搏杀和构境论意义上的深渊化,不时的, 最常发生的是不断返回到初始, 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点也是思之原点.[2]

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思想的相似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思想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老庄思想由老子和庄子思想共建,老子思想具有强烈的思辨精神,庄子思想具有强烈的幻化色彩,但是二者同源一宗,在对于权术、人生的态度上都是高度的一致.对于政治的态度老庄主张无为而治,对于生死的态度老庄重视死而轻视生,认为生与死是辩证相生的,对于生活提倡一种本真的态度.老庄思想与当时的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在政治思维上二者截然不同,儒家提倡君臣纲常,宣传等级思想,注重礼乐传统,而老庄思想的纯粹在于恢复一种本真的状态,在无为的意境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海德格尔与老庄的生死观比较

海德格尔的生死观突出体现在 “向死而生”的观点中.关于死亡的理论、观点和学说,若粗略地归结一下,大致可分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把死亡看作终结.死亡是在生命的终点才出现的事件,就是说,死,只是单纯地对生命否定,它终结了一个生命,与过程无关.另一个是将死亡看作是消失,不复存在.这个方向把人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它认为,在人类尚未出现前世界就已经存在着,而人死之后世界依然存在,即是人不能离了世界,而世界可以离了人.[3]海德格尔不赞成上述两种观点,他认为死亡是“我”之死,是站在以死亡为中心去研究死亡的问题,“每一此在向来都必须自己接受自己的死.只要死亡‘存在’,它依其本质就向来是我自己的死亡”.[4]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站在存在之点去思考,只有真正融入死亡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而存在论里面死亡的真正含义也就是“向死而生”,是在死亡的可能性里面,感受死亡.“正在追问的向死存在显然不能有操劳着的汲汲求其实现的性质.首先,死作为可能的东西不是任何可能上手的或现成在手的东西,而是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其次,实现这一可能的东西的操劳肯定意味着引起亡故.但这样一来, 此在就会恰恰把自己所需的生存着的向死存在的基地抽掉了.”[5]所以,死亡是唯人类独有,动物与生物只有消亡.由上可以看出,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世界里,死亡近乎于一种永恒之物,它伴随一个人的生而行,而一个人要真诚地活在这个世界里必须勇敢地向死而生,去参悟死的精髓.在这一点上与老庄的生死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众所周知,老庄的思想是玄妙的辩证法.老子谈及生死时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又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对待生的态度是明显,与流俗人重死的观点截然不同,他认为生反而是一种一无所有的状态,人处于生存的状态之时它是柔弱的,而死,在他看来反而等于拥有了一切,反而能抗拒外界的伤害.这个观点用老子的玄学是易懂的,因为在常人看来美好和无限的东西,在老子看来是富含隐患和极度有限的事物,如生与死的关系,人们很难放下生去面对死,而在老子的有无相生的观点看来,生抑或是死,而死抑或为生,此所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另者,在老庄思想的又一集大成者庄子看来,死是更加翩然的一件事了.在《庄子》外篇《至乐》中庄子妻死,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一则故事中鲜明地传达了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


原文如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所以在庄周眼中,时间万物朗阔生死都是幻化相生的.人们将生看做始端,却将死看做终端,而庄子对于这种想法是不屑的.他认为其实本无生也本无死,本无形也本无气,生死幻化相生,与自然规律融为一体,所以,不论生还是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由上分析了老庄的生死观,可以看出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的生死观共同突破了流俗对于生死的看法,是一种既不看重生也不畏惧死的态度,认为死亡本来就寓于生的过程之中,生既不是生命开端,死也不是生命的结束,二者总是在幻化的过程中相易相生.所以对待生死,一句话用以总结“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是老庄思想与海德格尔对于生死的共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