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哲学

点赞:12492 浏览:550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王尔德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其艺术思想由于其鲜明的反抗性以及维护艺术独立性和纯洁性一度为世瞩目,而在这一独特的美学思想背后,又有其深刻的文化、哲学背景.本文试图通过哲学上的追源和探索,更好地理解其唯美思想的实质及它的影响.

关 键 词 :唯美主义 王尔德 美学 哲学

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名噪欧美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文艺批评家,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代表人物.诞生于爱尔兰北部都柏林,王尔德从小好学深思,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性格,青年时代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之后进入牛津大学,深受在此讲学的著名批评家佩特和罗斯金的影响,开始文学活动,后来便于伦敦专业写作学的.

王尔德有一套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认为改造社会的唯一出路是加强人们的审美修养.这一观点使他逐渐形成、提出并阐述了超越道德的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主张:真正的艺术和现存的社会制度根本抵触;生活已失去希望,人类已毫无出路,唯有艺术最真实,唯有艺术最真实,唯有这道永恒的光才能给人希冀,且断言艺术的发展一般不依赖生活,尤其不受道德约束,艺术不带有任何功利主义目的.他说:书没有道德不道德的,书却有写得好的和写得糟的,仅此而已.他反对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追随艺术, 并强调创作要绝对自由,艺术家的个性不应受到任何压抑.尽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主张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陈腐风尚及工业艺术虚伪道德对人们理想精神和创造才能造成压抑而提出的思想,反抗讥讽上层社会的虚伪和陈腐.“在这动荡和纷乱的时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的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我们不去往美的殿堂还能去往何方呢?只能到一部古代意大利异教经典所说的Gitta divina(圣城)的地方去,在那里一个人至少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和恐怖,逃避世俗的选择.”①他本人所接受的哲学思想影响也对他的创作带来重大的影响.

从作家本人的作品及研究者提供的资料来看,王尔德基本上秉承的是康德与叔本华及尼采的哲学思路.牛津时期的王尔德不仅熟谙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而且阅读过康德、黑格尔、洛克、休谟、伯克莱、穆勒等人的著作.王尔德在自己的各类作品及书信中,也曾论及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人的思想观点.康德的批判精神源自启蒙思想中的理性主义,但它又反过来对18世纪的理性主义展开了批判.理性主义认为,我们绝对能够认识事物的本相,它表现为我们获得的知识或定律,来自纯粹理性――这是永恒的真理的源泉.然而这种隐藏在逻辑本质中,作为现代文化之根基的乐观主义,遭到康德哲学的质疑.康德把世界分为“物自体”和“现象体”.康德认为人对事物的的认识是对现象的综合,认为“物自体”不可知,而叔本华认为理性固然不可知“物自体”,但人的纯粹直观都可以直观到物自身.叔本华认为有两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理性推理的认知方式,另一种是纯粹的直观,它并不完全否认理性推理的认识有一定的价值,认为人类有好多地方只有借用理性和方法上的深思熟虑才能完成,但也有好些事情,不应用理性反而可以完成的更好些.对于世界的内在本质,“自在之物”就永不能以理性根据律为线索而得以发现,但直观却往往能更好的直达物自身.叔本华强调知觉而贬低理性,认为绝对的艺术把人的思想从可鄙的日常生活上转移开去,并使它摆脱意志的束缚.对唯美主义理论家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他所谓的“超然于对象”,“超然于意志”的观念可以说是对康德审美不涉及利害的命题的极端发展.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思想中认为艺术高于生活,艺术的美与价值不存在生活与自然之中,艺术应超脱人生可以说与这一思想有相当的相似性.他说:“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归生活和自然造成的,并切实将生活与自然上升为理想的结果.”又说:“唯一美的事物,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艺术越抽象,越理想化,就越向我们揭示出时代的特征.”②他反对唯物论,也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他无不偏激地说:“19世纪对现实主义的憎恶,犹如从镜子里照见自己的凯列班的狂怒.”③“在文学中,我们要求的是珍奇、魅力、美和想象力.等唯一真实的人,使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人.”④因而他提倡写“美而不真实的故事”,即所谓的“撒谎的”作品.他的唯美主义作品中的主人公,无论是道连•,格雷、莎乐美还是快乐王子,都是非现实的、虚构的、珍奇的;这些人物活动的背景也都是超现实的、人为想象的、远离人生的.而非理性哲学思想在王尔德作品中的表现是他更加注重形式的运用,以及作品内容中渗透的对理性的怀疑和对感性的倚重.在王尔德作品中不乏诙谐机智华丽的语言,情节人物的不真实性,远离现实等都具有客观地,感性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也体现了其非理性的哲学思想.另外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格雷•,狄丝与亨利•,沃登勋爵之间的如下对话:

“你是个怀疑论者.”

“完全不是怀疑是虔诚的开端.”

“那你是什么呢?”

“下定义就是定框框.”

“给我一点线索.”

“线会断的,你会在错综复杂的岔路中迷失方向的.”⑤

显然亨利勋爵秉承了作家对理性的怀疑.由于对于下定义、判断、分析、推理等理性认知形式的不信任,王尔德在对世界的把握上转而倚重感性的,具体的事物的直观经验:“像亚里士多德和研读了康德哲学的歌德一样,我们渴望具体,除了具体的东西之外,任何事物都不能满足我们.”⑥这种对理性的怀疑,对感性的倚重,也蕴涵在亨利勋爵的如下谈话中:

“人们常说美是表面性的.也许如此,但它至少不像思想那样表面,对我来说,美是奇迹的奇迹.只有浅薄之辈才不根据外表作判断.”⑦

也就是说只有不了解人类理性认知的限度,不了解唯有表象本身才是认知可能抵达的对象的人,才会穿越表象,舍弃表象而企图去洞察事物的“本真性实在”.而对于这种本真性实在,王尔德是持怀疑态度的.

叔本华把否定生命意志之下的非理性的直接观审作为美,而随后的尼采却更加强调了生命意志的强力.对尼采来说,他的整个思想被两条道路所牵引,一个是对苏格拉底以来的知识主义以及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绝对霸权地位表示不满,另一个就是希望感官肉体的生命强力意志成为新的价值目标.科学对于生命的侵犯,科学造成的人性的萎缩贫弱荒芜无生机的死气沉沉成为尼采集中批驳的火力焦点,“科学受它强烈妄想的鼓舞,毫无停留地奔赴它的界限,它的隐藏在逻辑本质中的乐观主义在这界限上触礁崩溃了”.对于理性概念科学知识来说,他们把一切个别的活生生的感性的东西纳入到一个普遍的规律之中,使之成为一个毫无生机的世界,认为感官的世界是“检测的世界”,理智概念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从而抛弃感官生命世界.尼采却恰好相反,认为那个所谓的“检测象的”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真正的世界”只是编造出来的.尼采要扭转的正是这样一个轻视感官生命价值体系的局面,宣称过去人类郑重称道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纯粹的臆想,都是病态的、有害的,诸如“上帝”、“灵魂”、“美德”、“彼岸”、“罪恶”、“真理”、“永恒生命”等等.所有这些概念都是虚检测的,那种认为世界解释除了数字、计算、度量、观察和掌握之外,其余一概不容许的思想在尼采看来即使不是精神病和白痴,也是幼稚和愚蠢的.尼采要确立的世追求感性生命力强力意志的价值理想.肯定生命,甚至肯定生命的最陌生和最棘手的问题,这是尼采的宗旨.对于尼采来说,美就是那显现感性生命的强力意志的人.美学的状态就是生命力丰盈状态的显现.他说:“兽性快感和渴求的细腻神韵相结合就是美学的状态.后者指只出现在有能力使肉体的全部生命力具有的丰富出让性和漫溢的那些天性身上.”⑧他把人的纯粹生理感官的快感作为美学价值的基础,实际上是要从人的生理强力与否来判定美的价值,而完全改变了以前关于知识、道德和谐等判断标准.美就是生命的权力意志.因此在尼采看来,艺术就不再是所谓真实“模仿”世界,不再是为人们提供客观的知识,也不是什么道德的榜样.艺术乃是追求检测象的意志.在尼采那里,求检测象的意志、求幻觉和错觉的意志、求生成和变化的意志比起求真理的意志、求现实性的意志更深刻更形而上学.

在尼采哲学中,批判了呆板枯燥的理性主义,宣扬的是饱满恣意的生命张力和纯粹的美.在王尔德的艺术主张中,同样能发现相似的影子.尼采的追求感性的哲学思想以及对旧道德的否定,对艺术的定义与王尔德的美学思想也有颇多相似之处.

首先,王尔德的“美而不真实”的故事,以《道连•,格雷的画像》和《莎乐美》为典型,故事人物非现实化.其次,故事情节展现的颓废的病态的爱以及盲目的对美的追求、灵与肉尖锐的冲突,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唯我”,“唯生命意志”的意境以及王尔德要灵化肉感的主张.在亨利勋爵所宣扬的快乐主义之中,在格林德堕落遭到惩罚的寓意中,在莎乐美执著追求美与爱而拥抱死亡的沉溺中,都有这种唯美主义哲学.另外,与尼采否定道德一样,王尔德对维多利亚时代清教主义所鼓吹的“贞洁”、“慈善”、“良知”、“克己”和“自我牺牲”等种种美德,一一进行了颠覆:

“至于德行,什么是德行?勒南先生告诉我们,大自然并不关心.等慈善,甚至把慈善作为自己宗教的正式组成部分的那些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自己制造了种种罪恶.今天人们喋喋不休地唠叨并如此无知地自夸者良知的功能,其实它的存在不过是不完善发展的一种标志等克己只不过是人们阻碍自身进步的一种方法.自我牺牲不过是野蛮民族自残行为的剩余部分等美德!谁知道美德是什么!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任何人都不知道.” ⑨

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哲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康德哲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王尔德鄙夷地称那些自矜有德的功利主义者为“平庸、卑微、乏味”的“非利士人”,并借亨利勋爵之口讥讽他们:“与其说注重实利,不如说老奸巨滑.他们结账时总是用财富抵偿愚蠢,用伪善抵偿邪恶.”⑩ 这与尼采否定以往的道德这种虚检测的概念吻合.

另外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以感觉为基础,以快乐为指归的唯美情趣作为精神本体灌注于作品始终.该精神的主要体现者亨利认为对美的欣赏就是无穷尽的感官享受,那么之于感觉论者,世界真正奥秘是有形的,惟庸人才不能依据花色判断植物的价值.“美是天才的一种形式,实际上还高于天才,因此美不需要解释.美属于世界上伟大的现象,如同阳光,如同春天,如同我们称作银贝壳的月亮在黑沉沉的水中的倒影一样.那是无可争议的.美有它神圣的统治权等美的目标在于体验本身,而不在于结果.”亨利作为“新享乐主义”代表,充分体现了蔑视道德的唯美主义观点,另外也展现了美是生命权力意志,原始生命力的弥漫的陶醉,意志的陶醉.感性生命更加崇高的意味.

综上所述,王尔德的审美哲学一方面根基于特定的历史时代是一种世纪末的反思;另一方面,通过审美哲学的对比和论证,可以看出其文学作品中的非理性和现代性因素.实质上显现出了对社会的人士及其批判力量.尽管他强调了艺术本身就是目的,艺术应游离于生活,艺术先于生活的想法,但这在他的写作中更多地体现在文风和技巧层面,而这种形势之下,更深刻的内容仍带有一丝反思和批判的味道.他所继承的哲学思想本身就是源于现代性的抨击和思索.这种技巧给我们带来了独有的回味和思考.唯美主义理论尽管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条件下,但是哲学的阐释却更加清晰地探索了其中的根源.其中非理性主义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他的文艺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也让我们更清晰的理解了他“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

注释:

①王尔德曾用一年时间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讲演,主要内容为“英国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的装饰艺术”.此处出自其关于英国的文艺复兴的演讲,转自《王尔德全集》.

② ④引自《谎言的衰朽》.《谎言的衰朽》(1989)与《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1890)是王尔德最为重要的两篇批评理论作品,都是以对话体写成的.转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唯美主义》1988年版.


③引自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自序》.

⑤⑥⑦ 引自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王尔德全集》第四卷(评论随笔),第432,405页.

⑧引自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65页.

⑨⑩引自《王尔德全集》第一卷,第209,26,208页.

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OscarWild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Oscar Wilde.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Other Writings [ M].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2.

[3]尼采.《悲剧的诞生》[M]. 周国平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86.

[4]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5]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M].张岩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7]赵武平. 《王尔德全集》 [M]. 荣如德,巴金等译.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屈峰,(1979.7--),女,汉,河南鲁山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现河南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