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点赞:28518 浏览:13180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366-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又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由于病理学具有内容庞杂、理论抽象、概念繁多等特点,学生容易陷入机械性地记忆一些抽象的病理学名词和形态学变化等之中.这就要求病理学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当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疾病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化难为易,使基础知识不断深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要以运动的观点认识疾病过程

疾病是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当前表现仅能反映疾病的某个侧面或病理过程的某个阶段,如高血压病的病变发展可分为三期:机能紊乱期、动脉病变期、内脏病变期,每一期都具有特有的病理以及临床表现.机能紊乱期是高血压的早期阶段,其基本变化是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但血管无器质性病变;长期反复的细小动脉痉挛和血压升高,受累的血管逐渐发生器质性病变,发展为动脉病变期,此期最主要的病变特征是细小动脉硬化;长期慢性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的病变,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心、脑并发症,常常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死因.在病理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中所见到的病变,只是疾病的某一阶段,并非它的全貌.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对疾病的本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从静态角度认识疾病现在的表现,从动态角度分析疾病可能发生的结果,在临床上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要以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构成了万事万物[1].因此,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即“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很多病理过程对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例如机体损伤后通常先由肉芽组织进行修复,以后肉芽组织转化为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在于,它能把创口或其它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来,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而且抗拉力要比肉芽组织强得多.但是瘢痕组织对机体也有不利或有害的一面,如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收缩可引起幽门梗阻;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的瘢痕性粘连,可发生器官硬化[2].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病理过程,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事物的两个方面,充分利用对人体有利的方面,避免或减轻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

3.病变局部和整体的辨证统一

人体是由各个系统和器官构成的完整统一体,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使各部分之间代谢与机能密切相联.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整体从总体上制约着部分发展的方向,例如当结核杆菌感染机体的时候,如果机体免疫力比较强,则形成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即结核结节;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则形成以渗出或坏死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或者干酪样坏死.另一方面部分也制约着整体,部分的变化和发展,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和发展,如肺结核病的病变虽然在肺,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咯血,但同时它会引起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和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同时还应注意到局部病变常常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全身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其主要表现之一.在学习冠心病的病变时,不仅要知道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该注意其它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并发症,如主动脉、颈动脉和脑动脉、肾动脉等粥样硬化.在疾病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局部和整体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病理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切不可只顾局部,忽视全身;或只重视全身而忽视局部.

4.病变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共性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个性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又鲜明的特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着共性,一切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如肉芽肿性炎是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的特异性炎症,肉芽肿的共同特点是由巨噬细胞或其演化的细胞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2],常见于结核病、伤寒病、风湿病、麻风、梅毒等.根据病因不同,所形成的肉芽肿在形态上也具有特征性,如结核结节的多伴有干酪样坏死,多核巨细胞的核排列在胞浆周边呈花环状或马蹄状,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风湿小体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特异性的枭眼细胞和毛虫细胞.在病理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共性中发现个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由个性归纳出共性的能力.病理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病理学总论主要研究和阐明各种疾病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规律,即共性;各论是在总论共性规律基础上的具体化,即个性.学好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学习各论必须经常以总论的知识为指导,并对总论知识进行补充.通过各论与总论的相互联系,使课本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5.疾病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

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临床表现则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例如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特点是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粘连,导致瓣膜开放时不能充分张开,使瓣膜口缩小,血流通过障碍.在左心室舒张期,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产生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当左心房进入失代偿期时,左心房血液淤积,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漏出性出血,临床上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和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左心房衰竭的表现.当肺淤血肺静脉压增高超过一定限度时,将引起肺小动脉痉挛、结构改建,使肺动脉压持续升高,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大,继而失代偿,最终引起右心室淤血及体循环静脉淤血,临床上出现颈静脉怒张,肝淤血肿大,下肢水肿及浆膜腔积液等右心衰竭的表现[2].在病理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机体的形态改变和功能代谢以及临床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密切联系.

6.疾病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其病因,疾病的外因是指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子,如生物因子、理化因子等,它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内因即机体的内在因素,一般是指机体的易感性和免疫力等.内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该致病菌借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但大多数人感染后只引起呼吸道局部炎症,只在极少数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细菌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或者到达脑膜引起脑膜炎.因此,要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疾病发生发展中内外因素之间的关系,既不要轻视外因的重要致病作用,也不要片面强调外因而忽视内因.

哲学不是游离于科学之外,更不是强加于科学研究之上的多余的东西,而是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它作为一种认识自然科学的强大武器,应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病理学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哲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正确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