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的管理哲学:我“反”故我在

点赞:16293 浏览:709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原集团创始人施永青一直是媒体的宠儿,因为他向来是一个喜欢“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在生活中如此,在管理上则更进一步,施永青“反其道而行之”的管理理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管理——小才大用

很多老板都抱怨公司缺人才,施永青却从来没有这个烦恼.

施永青并不特别青睐千里马,也从不以伯乐自居.用他自己的话说“学相马不如放马后炮”,因为他相信,依靠千里马才能成功的公司很难有持续的战斗力,一旦千里马离开了,很难找到替代者,公司运营就会陷入困顿.健康的企业应该像健康的生命体,生命体的组成成分都是地球上最普通的元素,而不是稀有元素,公司也一样,是由最普通的人组成的.

如何激发普通人的能量?他的秘诀是“小才大用”.“你到任何一家公司去问问,大部分员工都说自己怀才不遇,你把这些人的才干发挥出来,公司的战斗力自然增强.”

“小才”好找,如何“大用”,才是关键.施永青的做法颇具江湖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里“重赏”包括双重含义:一、合理的报酬,与员工共享成果;二、充分的自由度,让员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


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犯错

建设学习型组织几乎是所有企业的目标,中原也不例外,但施永青的方法绝对与众不同.

首先,他绝不花钱送员工去读MBA,或者请顾问来做培训.他相信,派员工去读书对公司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增加了员工跳槽的能力,这种是个人的学习,不是企业的学习.如果公司内部的运营系统是从上而下控制的.将所有流程都规范化、制度化了,员工学的内容都无法施展,因此员工就怀才不遇,读完了书怨气更大.

其次,他鼓励员工犯错,坚信犯错才是最好的学习.施永青认为,大部分公司的管理都是防错的系统,想把以前成功的经验固定下来,但这样这会让公司停顿.公司就像一个生命体,必须具备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健康成长.公司的学习是通过接触市场、社会、客户、竞争对手等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生存.而这种种尝试要靠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试错.

施永青笑言,鼓励员工犯错不会让公司乱掉,因为员工犯的都是小错,只要自己少做事,就少犯大错.

生存策略——定位在榜尾

追求卓越是曾轰动管理世界的经典法则,曾经一度是美国商业的拯救者,一直以来颇受追捧,施永青对此颇不以为然,他明确表示,“我的企业是不追求卓越的,只要比对手好一点就可以了,不需要好很多,盲目追求卓越就是浪费资源,能战胜对手就够了”.

施永青用两个自然界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非洲有一种动物叫做猎豹,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动物,它只要比羚羊跑得快一点,就可以抓到羚羊吃了,所以猎豹平时是不需要锻炼跑步的.

有一种吃蚂蚁的动物叫做吃蚁兽,他的嘴尖,这种设计是最适应吃蚂蚁的,如果没有蚂蚁吃的话,如此强的设计有什么用?环境一旦改变,强项反而变成了弱项.

掌舵中原,施永青就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不追求盈利的最大化,但要求“不可输给竞争对手”.因为不如对手做得好,环境一变化,就会比对手死得快.“我只希望做到:即使大家排队去死,我可以排在最后面.”

向外管理——把自己放在放大镜下

《am730》创刊后一段时间里,施永青坚持在自己的专栏中分享报纸的定位、运营状况,这份坦荡让很多同行钦佩.

香港著名专栏作家孔少林就曾说过:“免费报纸《am730》不是上市公司,但透明度相当高.大股东施永青在自己报纸的专栏不时透露经营状况,同时乐于跟其它传媒分享办报心得.施永青把最敏感的财务数据坦荡荡地公开,不愧是香港传媒界的黄大仙.”

施永青自称是老实人,不管是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是自己的管理理念,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内对外都如此.他愿意把自己放在放大镜下,既是出于自信,也是有意为之.

施永青希望让那些想要与他合作、或为他工作的人充分了解自己和公司状况,希望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作为公司的主脑人,自信拥有一套完美思想、纯真的理念.自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不认同他理念的人,也希望可以自动屏蔽.

他把这种吸引人才的方法比喻为化学上的结晶,“结晶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分子在溶液中自由运动,碰上同类分子,找到个舒服的位置就安顿下来,无需有形之手逐粒安放.”而这种按“物以类聚”的方式凝聚在一起的人较为合拍,容易有协同效应.

公司规模——越大越难见白头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施永青用这句话来形容明星式的巨企.

当公司自以为找到一套成功方法后,容易对以前的成功产生迷信,就会设法巩固这套成功模式,不肯作新的尝试,日渐老化,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最后被时代淘汰.结果,“成功变成失败之母”.

尽管“公司越大越难见白头”,但做公司不可改变的路径是,要么成长,要么衰亡.

“大”公司有两种成长模式,一种是森林式,一种是大树式.

一般集权式的企业都是大树式的模式.这种企业越大,管理越难,执行力越会被打折扣.因为一棵大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瓶颈,树干的承受力是有限的,不能一路长,长得太大,树干就被压坏了.

施永青为中原设计的是森林式的成长模式:每个分公司都是一棵树,都有中原的DNA,但种子种下去,哪棵树大,哪棵树小,要根据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气候、靠自己的发展,不能要求一致.

森林式大公司的特点是:一、多元化,每个分公司都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吸收当地的养料,在当地的环境下长大,具备当地的特色;二、各自为战,自生自灭,当一个分公司出现问题时,其他分公司不用给予帮助.

施永青相信,个体是一定会死掉的,只有物种才会流传,流传的是一套DNA.他的工作就是为每个分公司植入中原的DNA,让中原这片森林越来越繁茂.

一般企业里,员工好做,老板难当.员工只需要早请示、晚汇报,轻轻松松混日子,老板却很容易淹没在数据、报告中,分身乏术.

施永青认为,把自己忙得团团转的老板是不称职的,因为老板无为,员工才能有为.种菜时,如果不停地施肥、除草、浇水,菜就被折腾死了.同样的道理,老板管太多,企业的自主生命力就被扼杀了.所谓“君忙臣闲国必乱,君闲臣忙国必治”.

在施永青看来,企业求生的最好方法是不要给员工太多束缚,要给员工自由,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自己找出路.员工在本能的需要下,在竞争的压力下,自己就会想着去做好,并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所以,在中原,成功是个人的成功.

关键是老板要肯把决策外移与下移,让真正掌握资讯的人来做决定,这样公司的灵活性才大,适应力才强.员工自由了,创造力爆发了,老板在高兴之余,还要掌握好度.施永青说,度的把握要靠竞争.

施永青的管理哲学:我“反”故我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员工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无为而治

施永青所有“反其道而行之”的管理理念,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无为而治.推崇无为而治的企业家有很多,对无为而治践行最彻底的是施永青.

“无为而治”,听起来近乎空洞的理念,让仰慕者感到高深莫测,让学习者无所适从.施永青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把看似毫无章法的“无为而治”应用得风生水起又不露声色.连他自己都承认,“无为而治比较抽象,不好说明,应用之妙全在一心”.

施永青总结了无为而治的两个要点:一是愿意与员工共享利益,说白了就是肯分钱;二是愿意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出色,说白了就是肯放权.

他不赞成到故纸堆里学前人的理念,应该直接向自然学、向社会学.在他看来,不管老庄孔孟,还是西方学者的自组织理论,核心理念都一样,就是“世界很复杂,未来难预见,受天感应,天人合一”.所以他说:“天下之理是为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