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矛盾法

点赞:6937 浏览:295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化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化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化学变化中,矛盾无时不在,无所不有.其中,有一个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变化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矛盾分析法是化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方法.

[关 键 词 ]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以一些化学现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规律”关系为例,说明化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化学变化中,矛盾规律无时不在,无所不有.矛盾规律,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和性质.在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居于主导地位,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居于从属地位,不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起辅助性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要注意矛盾地位的相互转化,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一、事物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对立统一在化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以Cl2 分子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例.在这个分子式中,①两个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一个氯原子的原子核对另一个氯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即两个氯原子之间的异性电荷静电吸引力;②两个氯原子的电子和电子之间,核和核之间的排斥力,即两个氯原子之间的同性电荷静电排斥力.当两个氯原子成键,原子间的距离处于平衡距离时,排斥力和吸引力相当,处于稳定状态;当氯原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当氯原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l2 分子中微粒间的作用力告诉我们,吸引和排斥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现出了物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找关键,抓重点

在化学变化中,总是存在多种变化同时发生,但只有一种变化居于主导地位,对事物的变化起主导和支配作用,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我们在分析化学变化时,主要的就是要抓住事物的这一变化.下面以几个化学反应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1.电解氯化铜溶液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的矛盾分析

以0.5mol/L氯化铜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为例:电解氯化铜溶液的电极反应式为:阳极 2Cl–―2e–等于Cl2↑, 阴极 Cu2++2e–等于Cu.电极反应中产生作用的矛盾有: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uCl2+2H2O Cu(OH)2+2HCl,氯离子和铜离子的放电,使氯化铜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即溶液的PH值增大;②阳极产生的氯气和水发生反应:Cl2+2H2O HClO+HCl,使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大,即溶液的PH值减小.在这个反应中,既有使PH值增大的反应,也有使PH值减小的反应,二者存在着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但是溶液酸性越来越强,PH值减小的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居于主导地位,说明了阳极产生的氯气和水发生的反应:Cl2+2H2O HClO+HCl,使溶液的PH值减小的反应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整个反应过程的主要矛盾.

2.同族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对电子吸引能力的变化分析

以卤族元素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随氟、氯、溴、碘的顺序变化为例.“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矛盾有: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增加,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②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对电子吸引能力逐渐减弱.这说明了在卤族元素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存在着“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同时又减弱”的对立统一关系.实践得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证明“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减弱”是“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同时又减弱”这对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化学中的矛盾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存在主次之分,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三、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在事物的矛盾群中,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分析事物的矛盾时,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下面以冰醋酸用水稀释过程中c(H+)的变化为例说明这一问题.冰醋酸中加水即存在: 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随着稀释的展开,越来越多的H+释放出来,H+的物质的量增加,c(H+)增大;当c(H+)增大到一定点时,继续加水,c(H+)减小.第一阶段c(H+)增加是变化过程的主要矛盾;第二阶段c(H+)减少成为了变化中的主要矛盾.整个变化过程中存在c(H+)由增到减的变化,主次矛盾相互移位.这个变化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的,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力避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综上所诉,化学变化中,矛盾规律无所不有,无时不在.我们在分析化学变化是,要抓住变化的主要矛盾.同时,还要注意化学变化中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要做到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只要我们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作为方法论指导,就能够把化学研究引向深入.

作者简介:

万立燕(1982—),女,四川泸州人,教师,中教二级,从事中学化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