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的“慎独”为官哲学

点赞:23186 浏览:1065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明朝万历六年,二十四岁时中进士,官至仪制主事、右通政使、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先后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为官.他学识渊博,气节高尚,是明朝著名的儒学大师,蕺山学派的创始人,对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兴起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宗周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明朝末期,当时统治危机四伏,朝政日趋腐败,污吏横行,但刘宗周为官却清正廉洁,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敢于仗义执言,所以老是被人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不是被罢黜,就是被迫害,政治上的失意,却换来了学术上的丰收.刘宗周从宦海漩涡之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讲学与著述之中,在他的学术主张中,“慎独”始终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在自己的著作中被反复强调.这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士风而提出的,他希望通过内省的功夫,收拾人心,使人人向善,跻于道德之域,以解救“世道之祸”.

刘宗周的“慎独”为官哲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道德修养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刘宗周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历任多种官职,但始终奉行“慎独”的为官哲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刚正清廉,堪称坚守慎独的楷模.一次,一个管理金库的官员拿了一笔库府结余的钱来献,并说明按常规这些钱都该归刘宗周所有.刘宗周却分文不受,用这些钱置学田228亩,以接济贫穷学生.而他自己则“衣取蔽体,食取充腹,居止足以障风雨,而处之裕如也.”其清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正因为如此,刘宗周虽做官多年,但家中依然贫困,有豪富相赠,坚拒不收,常年过着清贫生活.据说他在京师的时候,因为没有银两租赁房屋,只好寓居在部院的朝房内,朝房年久失修上雨下风,他却处之泰然.当时官员外出皆坐轿子,他却独骑一匹饿得皮包骨头的瘦马,毫无攀比炫耀之风,而且按照当时的惯例,每次升堂视事都是配备午餐的,他则往往置糕饼于袖中,终日不食而返.他在的数十年里,凡是公堂上的器具,没有一件顺手牵羊用来中饱私囊,或是藏着掖着地往家里搬.在南京的一月,他每日的供给支出不超四分,总是用一二十文钱写些青菜豆腐,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刘豆腐”.刘宗周出入都门从不使唤奴仆衙役,每次都是亲力亲为行肩,当地人又送他一个外号“刘一担”,真正是简装素服不事铺张.后来,他虽身至高位,家境仍未有什么改善,“闻召就道,尝不能具冠裳”.

毋庸置疑,刘宗周所奉行的“慎独”的为官哲学,着实值得当今领导干部学习借鉴.古人云:“慎独为人德之方.”它是检验有德与无德、真德与检测德的试金石.从一定意义上说,慎独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一种对自我的挑战与监督,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独身自处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更能看出他道德修养的好坏和思想境界的高低.


作为领导干部,“慎独”已不仅仅是道德修养问题,更是一种政治上的要求,是为官者必备的素质,因为做不到“慎独”,就有可能滥用权力,甚至越走越远,最终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成为坏人的“亲密战友”甚至“帮凶”.有鉴于此,领导干部不妨多学学刘宗周,坚持把“慎独”作为自己终身的必修课,时刻牢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的至理名言,注重防微杜渐,坚守道德防线,抵制各种诱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人的政治本色,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切实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断提高慎独的能力和境界,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员.

(刘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