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胜败

点赞:4129 浏览:167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生活中的惜命理念

我在美国参加驾照笔试前,到当地州交通局领取了一本驾驶员手册.这本小册子的最后一页写着:“如果遇上有人劫车时,请放弃你的车,因为车是有价的,而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不少场合都有类似的告诫,绝对不鼓励“人为财死”.

据说有家连锁店遭歹徒抢劫,一店员奋起反击,经过一番搏斗,不仅保护了商店财产,还将歹徒捉拿归案.这等光辉事迹按说应大肆表彰,可是,这位“英雄店员”反而被店主解雇了.原因是他的英勇行为违反了店规:遇到任何以抢钱为目的的案件,除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报警外,不得进行无谓的反抗搏斗,因为它难免会造成好人或无辜店客的伤亡,这种损失不是收银机里那几个小钱可以换得回来的.

因此在美国绝少见到为了保护财产,赤手空拳与刀在握的歹徒对抗搏斗而献身的英雄,即便对于公有财产和职务责任,也主张有条件的免责,而不是无条件的履责,这不仅更符合人道精神,也更适于经济运行中的成本效益原则.

美国人如此爱惜生命,是不是到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极端自私地步呢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去过美国或关注美国社会的人都会发现,美国几乎没有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斗殴凶杀事件(恐怖活动例外),更不会出现歹徒从容不迫、大摇大摆离开现场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管闲事”的报警在案发第一时间就会打出去,而则是出动神速.

战争中的“活命哲学”

有一些文章描述朝鲜战争中美军个个都是信奉“活命哲学”的“老爷兵”和“怕死鬼”,他们上战场之前都在衬衣上缝了一块写有中文“我投降”的白布,还学会了用汉语说这句话.看过东方民族战争作品的人或许还记得,士兵出战前腰间系有一枚手雷或,在被俘时用来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东方人眼里,英雄形象常常与舍身捐躯的烈士壮举相提并论,而在美国人看来,战斗英雄无需以献出生命为代价,战争并不以胜败论英雄.如果力量悬殊、抵抗无效,做了溃兵败将的俘虏也会得到家人和国人的尊重,一旦被解救或被释放后,总统还会表彰他们.

英雄不胜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歹徒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美军的作战信条是,一场战斗的结果决定不了整场战争的结局,为了走向最后的胜利,要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守不住就跑,跑不了就投降,但不能出卖别人.

1995年,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的一架美军战斗机被塞尔维亚军队的导弹击落.由于只找到飞机残骸,美方判断飞行员奥格拉狄可能还活着,积极准备营救方案.克林顿总统特许,一旦发现奥格拉狄的踪迹,地中海舰队可以立即行动,不必等待总统批准.军方为奥格拉狄的父母开通一条免费专线,以便他们随时联系了解进展情况.六天后,当地时间凌晨两点,一名飞行员同伴收到奥格拉狄的无线电呼叫代码,巡逻的空中预警机立刻确认他的精确定位.

克林顿总统随即亲自打给奥格拉狄的父母,告诉他们儿子还活着,救援行动已经开始.凌晨五点,四十架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两个小时后,直升机在林中空地的准确位置降落,奥格拉狄成功获救.

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客观地讲,美军是一支能打仗的队伍,但是原因并不是士兵喜欢打仗,而是国家需要他们上战场.能打仗的基础是美国人传统的爱国精神,能打仗的动力是国家和社会对军人职责的崇敬、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和对他们生命的爱护.


(摘自《特别文摘》)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