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集体无意识下的哲学寓言

点赞:23621 浏览:1068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香水》是由德国著名导演汤姆提克威2006年执导的一部有关法国的电影.电影本身所构建的影像和主题内涵浓烈地折射出欧洲艺术电影的处理手法和德国电影常有的思辨议题.许多欧洲艺术电影中的风格,诸如神秘、压抑、上帝的力量等元素应有尽有.当时和提克威一起竞争该片的导演还有蒂姆伯顿,后者具有的哥特式风格和影片的许多地方非常吻合.而在一种“神秘”的影像下,有关美、爱、人性、物质与精神、意识等哲学思辨内涵一一呈现.

《香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葛奴乙的香水工,一个所谓的天才.因此首先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天才的故事.影片在个别地方的全称叫《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这太过写实或残忍了,也许更应该叫《香水》吧.而这个天才在影片最后化身为天使,令众人如痴如醉,并发生了集体无意识下的无罪审判和道德混乱.一个天才与众人的关联,共同完成了集体无意识下的哲学寓言.


这个寓言的展开,首先是美的营建.影片极力恢复了18世纪法国的场景,难度较大却非常成功,这让影片五千万欧元的巨大投资显得物有所值.在导演的功力下,在布景的成功前提下,在特技的处理下,我们看到影片总体营造的美感是显见的.那些户外的山川,那些制造香水的花朵,那些充满了味道的大自然万物,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所谓的视觉奇观.在美的外衣下,美与丑的人性刻画成为使然.最后被葛奴乙杀害的姑娘是影片中最美的女性,葛奴乙正是在完成了对她的体香提炼之后实现了最香的香水的酿造.天使往往都是我们对最美丽女性的想象,片中父亲推开女儿珞儿的房间时,一道闪亮的耀眼的光芒刺伤着父亲的眼,导演告诉我们她才是真正的天使.

爱的命题在影片中也被导演以一种相对创新的形式给予了刻画.主人公葛奴乙深爱着第一个女孩,如果他没有误杀她,也许一切的谋杀都可以避免.影片的最后,一群男女吃掉了葛奴乙竟然源于对天使的爱.爱到底是什么人性深处的爱似乎与死亡、仇恨等仅隔一线.说到这里,笔者很容易便想到了有关“吸血鬼”题材的相关影片,那些发生在死亡、鲜血与快感之间的情感是否是真正的爱的延展爱的境界之一竟然是死亡,这是否具有真命题的诸多条件当然,影片中又重点刻画了一种伟大的父爱.当珞儿的父亲沉浸在对女儿的爱中不能自拔时,他终于倒在了葛奴乙的脚下,并喊出了“我的儿子”.可怜的父亲竟通过找一个儿子来慰藉自己失去女儿的悲痛.爱能转移吗导演再度提出了疑问.而葛奴乙被吃掉似乎又暗示了18世纪的法国在某些地方一直存在着“人吃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是腐朽的社会制度和体制造成的结果.

《香水》的现实批判意义是明显的.集体无意识的出现实际上是人丧失了思考和分辨本能,盲目拜物或跟随主流的结果.德国历来是强调人的思辨能力的,这才造就了德国哲学的发达.自德国新电影运动出现后,在电影中便融入了更多的哲学意味和主题.法斯宾德、文德斯等经常将天使、上帝等纳入创作的哲学思辨范畴,反映深邃的现实命题意义.《香水》中刻画了一个截然不同于《柏林苍穹下》(1987)中的“男天使”的另类天使.实际上我们可以说这两部影片在这个角度都是创新的.只不过,无论是男天使还是女天使本应是拯救人的,而《香水》中的葛奴乙,杀人对于他来说是如此的简单且富有一定的艺术性.

集体无意识下的道德危机体现出物质对精神的彻底埋葬.香水,在今天很多时候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之一,法国的香水似乎在引领着这场奢侈的盛宴.巴黎也是著名的奢侈之都.影片中展示了酿造香水的原料收集过程,上万朵花也许挤出的就是那么几滴液体,还不包含其他的投入.当人类对感官和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一定的程度,势必产生道德或精神危机.在消费主义理念大行其道的今天,“消费”成为一切的源头,消费文化、消费情感、消费一切资源,精神的力量到底还有多大影片末尾众人倾倒在香味中,献艺,我们在钦佩这些群众演员对艺术的忘我奉献外,也很快想到了有关法西斯式的影像呈现.法西斯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就是群众集体无意识的结果.集体无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便是集体失语.在充分强调公众话语权的今天,我们希望无论是历史上真正的还是小说中虚构的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唯有如此,社会秩序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交流体系.当然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葛奴乙所代表的整体上是民间话语体系,这不同于法西斯式的话语主宰.从这个层面来讲,悲剧意义还没有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香水》:集体无意识下的哲学寓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哥特式风格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葛奴乙是一个天才,他的天才似乎与他的出生紧密相关,正像《铁皮鼓》(1979)中的小奥斯卡一般,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弗洛伊德所谓的“出生”(童年)决定今后一生的哲学命题.葛奴乙出生时恶劣肮脏的情况,似乎成为了他复仇和报复世界的缘由,于是从他的母亲开始,一个个与他有关联的人相继以不同的方式死去.天才往往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很少能够真正与一般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葛奴乙的孤独使他被推上了审判台.香水取代正常的语言肢体沟通,酿造了一出大悲剧.

影片的特色之一便是开头的倒叙并没有像一般影片那样和结局一样,而是向我们呈现了另一种答案,体现出导演的独特构思.在出生的地方死去,这种“轮回”的观念与提克威的《罗拉快跑》(1998)实际上是一致的.开头有关“鼻子”的大特写也注定会给观众留下不一般的印象.此外,片中还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其一是表现小葛奴乙长大的时间过渡用开门来进行亦比较巧妙,其二是片中最具有大片气质的一个镜头是表现葛奴乙的嗅觉跟踪珞儿及其父亲一泻千里的大时空转移镜头,其三是片尾导演安排那个落在地上的香水瓶还留有一滴香水,带有恐怖片中恐怖之物再生的一种意蕴,多少也是比较创新的.

这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小说本身自1985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德国的畅销书,并被翻译成了几十种文字.抛开小说本身,也许我们将之看成是一则寓言更为合适.寓言的最大特征是讽刺性.有关人的感官的描述实际体现出对人的动物性的一种摹写.中国的神话小说话语体系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千里眼”“顺风耳”,而在提及嗅觉时出现了一个叫“哮天犬”的“狗”的形象.影片中葛奴乙杀人的秘密最终被发现恰是一只狗的帮忙.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当人的超我无法控制本我与自我时,人的兽性(动物性)便会凸显.而相关的寓言正是通过对于人和动物的关照与刻画,实现了讽刺意义的升华.片中葛奴乙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仿佛就是他最后留下了一颗伤心泪.

在强大的葛奴乙及其香水面前,法国的官员、、教会都是软弱无能的.腐朽的奢华与物质主义膨胀通过他们表现得异常形象具体.那些格拉斯的官员们在追拿凶手面前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当时的重商主义确实已经非常严重了.强大的教会在香水及凶杀犯面前更是不堪一击.彻底臣服与跪拜的大主教先生无疑成为了丧失意识集体的领袖,物质与精神的问题在官员与教会的反应上体现得如此明显.

香水,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可以极大刺激人类感官的武器,在其华丽的外衣下,又充当起生命与死亡的代名词.悖论往往就是这样诞生的.许多时候越是美丽的事物内在越是丑陋的,表面越是圣洁的东西越是肮脏的.《香水》架构起的从小说到电影的哲学寓言与道德思辨,从时空营建到具体视听语言的组成,都比较成功.影片整体的风格给观者以压抑感,这是一部典型的有关人性的欧洲艺术电影.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