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宗教观其时代价值

点赞:4031 浏览:124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马克思的宗教观中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学理性介绍.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马克思宗教观要批判性的继承,对于当下我国正确认识宗教事物及其社会功用,引导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时代意义.

关 键 词 :马克思;宗教观;批判性;时代意义

马克思宗教观是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由马克思的宗教观为开端,逐渐发展并最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对我国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宗教观的形成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统治,基督教是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有着绝对权威.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就不可能采取纯粹政治革命的形式,只有通过反宗教的斗争来间接地表达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言,在当时的德国,“有实践意义的首先是两种东西:宗教和政治.”但是政治在当时只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领域,所以主要的斗争就转为反宗教的斗争;这一斗争,特别是从1840年起,间接地也是政治斗争.”[1]马克思的宗教观即萌发于这种社会背景.

(二)马克思宗教观形成过程

马克思的宗教观其时代价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宗教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马克思的童年,德国是一个基督教统治人们精神的宗教国家,宗教是当时德国封建统治者掌控人民的工具,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课是所有学校的必修课,中学毕业时马克思的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方面反映了马克思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的理想主义路向.他在文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2]1835年马克思秋入波恩大学学习,后来转入柏林大学.在这里,马克思成为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研读了黑格尔全部哲学书籍.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明确表答了反对宗教思想:“哲学,只要它还有一滴血在它那个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关于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同意众人关于众神的意见的人’,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2]马克思站在黑格尔的立场对宗教进行批判.从1841-1844年,马克思完成了人生两个重要的转变: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由革命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完成了《德法年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从社会维度对宗教展开了批判,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宗教的社会根源、宗教在阶级社会中所起的社会作用,创立了马克思的宗教观.

二、马克思宗教观的内涵

(一)“宗教的本质”.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在异己的外部力量的压迫下产生并虚幻地反映这种力量的一种信仰和实践的体系,是以信仰超人间力量的社会意识形式为核心的观念、情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和组织与制度所构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3]马克思对于宗教的本质有三种观点.

1.“自我感觉说”.宗教是那些尚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自我意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的异化.[5]马克思认为:“人并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人组成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马克思明确指出宗教世界意识是“颠倒的世界意识”的著名论断.

2.“异化说”.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同意这个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马克思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他指出必须到现实中寻求宗教的本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要从宗教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从人们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求宗教的本质.

3.“说”.马克思认识到剥削阶级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统治人民的工具,使人民群众安于被压迫、被奴役的现状,“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4]马克思提出“宗教是人民的”论断,目的是说明宗教的社会功能,奠定了马克思宗教观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宗教是人民的”论断为“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6]

(二)宗教产生的根源

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最深刻的真正根源不是人们的无知和愚昧,而是产生无知和愚昧的落后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8]从人类社会的客观实践中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中寻找宗教产生的历史根源,那种用思维方式在逻辑上揭露宗教产生的基础和根源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改造世界和克服宗教影响的唯一方法只能是革命.马克思把宗教异化与劳动异化联系起来分析比较,揭露出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马克思在文中指出:“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怎么写作的哲学的迫切任务.”[4]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时和宗教的异化三者联系在一起,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各种表现,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宗教的本质和宗教的社会根源.在关于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作为异己东西,作为分离于劳动者的独特力量与劳动者相互对立,劳动者创造财富越多,而劳动者自己越贫穷,而与他们对立的异己的对象的力量越强大.

(三)宗教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认为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必然要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宗教受到经济基础制约,经济基础不断进步,宗教也会相应的随之而变化.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宗教经历了由素朴的自然宗教到人为社会宗教、由多神教到一神教、由原始部落宗教上升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当人类进入自在社会时,宗教就会走向消亡.马克思预见,当人类社会进入到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不需要向虚幻的神灵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时,宗教自然会走向灭亡. (四)宗教的社会作用

马克思研究了宗教社会作用.首先,“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4]马克思认为宗教对“颠倒了的世界”在理论上证明其存在必然性,在情感上使人们得到安慰,在道德上作为日常行为准则起衡量和评价作用,使颠倒的世界在安慰和辩护中获得理所当然存在依据.显而易见宗教在这里起到了维护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的作用,所以马克思认为宗教的社会作用是消极的.其次,宗教是精神的.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4]马克思强调,这种无行为的是消极的,只是无奈的叹息,这种无助于人民自身解放.因此“宗教是人民的”.即信仰宗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现实苦难地位.

三、马克思宗教观的时代价值

(一)以马克思的宗教观为指导.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的宗教观与中国宗教问题结合,形成了一整套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理论、政策,不断丰富和发展宗教观,实现了马克思宗教观的中国化,使中国宗教工作取得了伟大的新成就.

(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维护好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利益,是我们制定宗教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发展马克思的宗教观.实现马克思宗教观的中国化,不仅要对马克思的宗教观有完整准确的把握,而且要进一步将马克思的宗教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宗教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宗教观的科学发展.

(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一方面是要管理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侵犯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教务的权利,侵犯宗教组织合法权益的事情;另一方面,要管理那些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违反宪法、法律,防止不法分子的渗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