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命题态度谓词

点赞:32218 浏览:1532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语言哲学与语言学都对认知命题态度谓词“知道”进行研究,但两门学科对其的研究重点各有侧重.语言哲学对“知道”一词的分析与日常语言中“知道”一词的使用存在着差别.而在科技语篇中“知道”命题态度谓词的使用具有自己的特色.

关 键 词 :命题态度谓词 知道 语言哲学

语言中说话人对所报道信息“可信性”的评价属于主观情态性范畴的内容.而在语篇,特别是科技题材的语篇中,其基本表达手段是“知道”、“意见”等命题态度谓词,这些认知命题态度谓词明显表现出了“人本中心性”.但不同类型的命题态度谓词在语言的使用中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而不同的学科对它们的认识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命题态度谓词“know”(知道)为研究对象,在比照语言哲学对“知道”一词认识的基础上,揭示其在科技语篇中的使用特点.

一、语言哲学对“知道”的研究

众所周知,命题意向又称题态度,最先由英国学者罗素提出.命题意向无论对语言学还是对语言哲学而言,都有重要的价值.(李鸿儒, 2006: 8)作为命题态度的载体,命题态度谓词受到了语言哲学家的关注.

对“知道”一词的哲学研究,首先当属维特根斯坦,他着重考察其在语言游戏中的各种用法.维氏把普通人与哲学家对“我知道”这个词的用法作了比较,认为他们对这个词的用法有所不同.他说:“人们在可能有所怀疑的场合说‘我知道’等”哲学家却恰恰在没有任何怀疑,而且‘我知道’这些词作为一个陈述的引语已是多余的场合下说‘我知道’.”(涂纪亮,2003: 159)维特根斯坦指出,“我知道”作为引语,不能和以下命题组合使用:1、反映人们直接观察结果的感知命题(我知道,病人就躺在这里);2、反映主体内心状态的命题(我知道,我感觉到疼痛);3、先验命题(比如:我知道,2×2等于4);4、方法论命题(我知道,存在物理对象).(Wittgenstein, 1969: 10)

与维特根斯坦相似,詹姆斯(W. James)在考察“知道”这个概念时,也把普通人和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做了比较,把它们区别开来.普通人往往把“知道”看作心灵之外的事物进入心灵的过程,心灵通常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心理学家认为进行认知活动的心灵与被认知的事物都是不可规约的.认知中,心灵之外的事物必定把某种信号赋予心灵,否则便不会出现认知活动.外在事物必须对心灵发生某种作用,在心灵中发生某种变化,才会发生认知活动.赖尔也对“知道”这个问题进行过仔细考察.与维特根斯坦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考察“知道”这个概念本身,赖尔则侧重于“知道怎样”和“知道什么”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他看来,“在日常生活以及特殊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极为关注的是人的能力而不是认识了多少东西,是人的活动而不是掌握了多少真理”.(赖尔, 1988: 23)

这些学者之所以对“知道”进行如此的分析,是由于其所从事的学科使然.因为作为语言哲学的研究者,他们侧重于对心理学概念的分析,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相异之处,侧重于研究感觉和理智在认识中的地位、意志自由、心身关系等问题.

二、语言中“知道”的使用

日常语言中的“知道”与逻辑、哲学中的“知道”有着着较大的差别.比如在逻辑哲学中不适合使用“我知道”这一表达的场合,但在日常的交际中却是可以的.如:当有人对你说:“低头慢一点,你头还痛着呢!”你可以回答:“我知道,我头痛.”维特根斯坦在比较“我知道这条道路通向那个地方”和“我知道这条道路通向什么地方”两个句子时认为,在第一个句子中,我肯定了一个事实,可以删去“知道”一词;而在第二个句子中,表示我拥有某种知识,可以接着说:“但我不说”.(涂纪亮, 2005: 194)其实在第一个句子中,“知道”一词的删除与存在,在具体言语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Malcolm N.曾经对日常语言中使用“我知道”这一表述的现象进行过详细地分析,在此基础上,他得出结论认为:人们使用“我知道”主要用来表达他对所说内容有足够的证据、已经对结果进行过检验、强调自己的权威性;用来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强调对方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等等.(Malcolm, 1977: 170-198)由此见来,“我知道”这一表达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总是与特定的语用任务密切关联.带有模态主体“我知道”的表达在言语中出现与否,要受具体的交际任务所决定.下面我们主要分析科学语篇中“知道”这一命题态度谓词的特点.

三、科学语篇中的命题态度谓词――“知道”

与带有其他表达“知识”的命题态度谓词的语句不同,带有“知道”这一谓词的主句通常引出一个在科学世界中周知的、旧的信息(已知的信息).说话人之所以向对方提及这个旧的信息,是因为该信息在继后的研究中将起重要作用.当模态主体由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人称代词“我们”来表达时,就将说话人和受话人都包括在内,通过这种形式来强调所报道的信息已被受话人熟知.在这里之所以要提及旧的熟知的信息还因为,构成科技文本基本内容的信息已被归置到熟知的、系统化了的知识大背景下.有时受话人事实上并不知道这一信息,但说话人却在表达中将这一信息作为熟知的知识来传达,以达到使受话人相信其正确性的目的.

模态主体“我们”可以是外在的,明显的.但在科技语篇中,在强调报道信息被受话人熟知时,“知道”一词的模态主体往往是潜在的.常见的有这样两个结构:1、主语由表达命题的名词来表达的简单句;2、简单句中嵌入了不定式结构.当“知道”的模态主体并未得到明显外在表达时,说话人通过这一形式强调了信息的客观性以及熟知性.

在科技文本中还会经常使用到带“知道”的否定结构,报道在科学世界中对某一问题尚未有明确的认识.此外,“知道”一词还常常引导that-clause与wh-clause.需要指出的是,在语言学研究中存在为区分that-clause与wh-clause的差别,通常将后者称为“间接问题”句.其实在现实语言中这一从句并不表达疑问,而是包含有该问题答案的一种判断.比如:“我知道,他去那儿了.”与“我很感兴趣,他去哪儿了.”两个句子,第一个句子中“他去哪儿了”隐含着对主体知识的肯定判断,而后一个句子中“他去哪儿了”则的确是一个疑问句,主体并不是清楚问题的答案.基于此,有学者对支配它们的谓词进行了区分,那些支配表示疑问意义且指示言语主体不知道答案的间接问题的谓词被称为“否定谓词”,而支配潜含有肯定判断的间接疑问从句的谓词则被称为“肯定判断谓词”.

谓词know本为肯定判断谓词,但在否定算子的作用下,转化为一个“否定谓词”,而其中的命题则表明作者并不清楚其所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知道”的否定还可以通过对其加前缀“un”或者以“nothing”、“little”等概括代词作主语等方式来表达,用来表达关于命题中所提出的问题在科学世界中尚没有明确的“知识”,或表明现存的认识并未令人满意.在科学研究中这些命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将人们没有完全认识的事物集中起来,促使人们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在未知的世界中探求新的认识.

认知命题态度谓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结论

通过对科技语篇中know一词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带有命题态度谓词know的语句不参与直接报道新的知识,在科技语篇中也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科技语篇都离不开使用know这一谓词,从某种程度而言,在其作用下不仅可以实现科学信息的系统化,同时也在不断促进人们对科学的探索.

本文分别从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命题态度谓词“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分析中发现,两门不同学科对其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甚至是矛盾的地方.但我们认为,语言哲学的学科特点是以语言为对象,通过该对象的分析揭示人及人的世界.而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人本中心性”原则的进一步加强,透过语言来研究人也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可见分析语言、语言现象是语言学、语言哲学的共同特点和任务.彼此都以语言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不仅不相互疏离,而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就语言哲学而言,它要实现通过语言分析,揭示人和人的世界这一终极目的,同样离不开语言学对语料的搜集和分析成果.拙文对科技语篇中认知命题态度谓词know的分析一方面将会矫正语言哲学对相应心理动词的认识,同时明确其在科技语篇中的语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