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的哲学审思

点赞:3087 浏览:95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它是物化在武术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思想与精神.而相比西方体育,中国传统武术有其另外一套话语系统、思想方式、行为方式.我们对当今武术问题的思索,应从“中国文化根系”中吸取武术文化的养料,并寻求传统武术在当代的文明功能.追求身心合一、内在体验的传统武术文化以其独特的文明功能,对于“二元论”思想导致的西方世界现代化困境具有文化补给作用.因为传统武术文化所蕴涵的天人合一观念正可避免西方文化主客二分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病.

关 键 词 :传统武术;文化忧患;哲学;文明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2-0066-03

哲学家熊十力[1]认为:“文化的根底在思想.”学者谭华[2]指出:“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体育既为人类的文化活动而非生理活动,也必然受若干观念的左右.等相比西方体育,中国传统体育有其另外一套话语系统、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国哲学、历史学、中医学、文学、美学、学、心理学、天文学、兵法学和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紧密相连,传统武术深厚的文化积淀,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内涵.

1.传统武术以阴阳辨证来把握世界

《周易》乃中国哲学的土壤[3].它不仅造就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古代文明,也衍生了具有无穷魅力的传统武术文化.《周易》中朴素直观的系统论与“阴阳”的世界观,构成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核.王宗岳《太极拳论》说:“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中说“阴来阳破,阳来阴破”.这些“阴阳”辨证在中华武术中表现为动中寓静、静中生动、动静相依、动静互换;刚中有柔、柔内逐刚、刚柔相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传统武术的运动节奏无不包含着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阴阳对立统一与相互转化.

在传统武术的思维中,身体的运动绝不是简单的身体与心灵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生动、和谐、有序的生命系统的运转,它有其协调、共生、循环、反馈的辨证规律.天地之“阴阳”与人体之“阴阳”是同形同构的关系.传统武术的最高境界达到天人合一.天文学的“五行”、“八卦”之说与中医的“藏象”学说与传统武术紧密相联.“五行”针对“天轴”而言,初始是以表述北极五星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星象的宇宙运动规律.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围绕“天轴”运动,四象与轴心都在变化,故称“五行” , “五行生克平衡,六合内外统一”, “五行之中有妙还,六合内外现阴阳”.而中医中的“藏象”理论将人之肺腑与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相比附.形意拳的代表套路“五行拳”,包括劈、崩、钻、炮、横土拳,外应水、火、木、金、土五行,内应肾、心、肝、肺、脾五脏.在“五行通臂拳”中,讲究在与对方交手时,保持在进攻中线并注意防护,同时在防护中线时随时采取进攻,这是辨证的哲学思想在武术中以攻防意识为体现.所谓“八卦掌”,是以“走转为圆”视为核心,转掌转身、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刚柔相济、避实就虚、左旋右转、上下相连、行云流水、婉转起伏,符合辩证法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思想.因而,传统武术是以阴阳辨证来把握世界.

2传统武术是基于“传统身心观”的“身体实践 行为”

“中国哲学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一宇宙观,努力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认识‘主秭与客体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条件.[4]注重调节人的身心关系,制约知行、内外、灵肉关系的和谐,提升人的精神意境和做人价值,以个人的完善作为导向终善的基础.这也是促生独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相比西方体育文化由古至今的“身心二元对立”思想,中国文化对“身体”的认识是迥异的:“孟子‘心、气、形’的理论架构可以说是儒家身体观的共相,这种‘形、气、心’三位一体论身体观,是一种精神化的身体观.等‘身’通过这种理论结构被虚体化、非肉体化了”[5].且“心、气、形”被赋予了本体论的意义.中国文化的土壤是《易经》,《四库全书总日提要》有云:“易之所大,无所不包.”杨简曾著《己易》云:一个人自己的心和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体的,自私的人把这个一体分裂开了,即“仁者浑然与物同体”[6],中国先哲反对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反对身体与心灵的对立,追求“身心合一”、 “天人合一”.己成易,人心回归天心.即“宇宙同吾心,吾心即宇宙”.所以,中国的思想者注重的是“心”,通过养“心”和练“气”,保全自己的形(身体),使心灵体悟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庄子认为,为名、为利、为家庭或为国家而牺牲自身的身家性命是“残生伤性”,要“不为物役”,要追求宇宙永恒的“道”,“道化自然”.即人本身源于自然,终究要回归自然的怀抱.为道家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所滋养的传统武术文化,其一招一式里,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现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精神,感性中有理性,肉体中有精神;身心兼修,情景交融,以有我之境,求无我之境.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古代的诗词书画,其实都是一脉相承,以“境界为最上”[7]即中国传统武术是基于“中国传统的身心观”的一种“身体实践行为”.

传统武术的哲学审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传统武术是最高境界的自我实现

学者乔凤杰[8]指出:传统武术的终极追求与最高境界是“超验心”.“超验心,即是我的真实面目.它是绝对存在、永恒不变的根本智慧.”笔者认为其传统武术之经验心与超验心的理论建构是对传统武术的终极解构,即揭示了中国传统武术具有终极关怀的文明价值.“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道是一种智慧,它具有超越性,然它又潜寓于事事物物之中”[9]84.中国文化不仅是讲究“实用理性”的功利而世俗的文化形态,且是将终极关怀赋予日常生活与实践领域的独特文化.

老子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10].“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提高心灵的境界”[9]220学者乔凤杰指出:主体的外在求索与内在超越,即经验心与超验心.主体在两条道路上行远亦相合.在经验领域,通过主体对立客体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在超经验领域,通过直觉思维以一种直接的、整体的方式领悟和体认宇宙与自我一切的奥秘.满足文化个体的终极需要.传统武术便是承载中华民族超然智慧的物化载体.因而,武术文化中蕴涵着最高境界的、终极意义上的自我实现的文明功能.

4西方的社会弊病与传统武术的文明功能

在现代西方世界里,科学技术不断给人们创造丰裕空间的同时,更为严重的问题也分明地出现了.如今,西方世界出现的“后现代主义”便是对西方现代化弊端的一种回应.这不仅表现为现代化武器的致命威胁和对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人”可能被技术所吞噬,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和现代化科学的固有特性把整个西方世界联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网络系统,人不再是单个的人,而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因子,一个和“机器人”在智慧方面相差无几的“小零件”.因而,人成了巨大网络系统中的一个操作对象.科学技术把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都变成“我-它”的功利关系,凡是被科学技术牢牢地占领的地方,人们再也找不到“物我一体”的“我-你”体验,而陷入孤独、无聊和恐惧之中.“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应当产生医治当今肆虐的诸多社会病症的功效”[11].而以中国哲学思想为文化内核的传统武术,便为西方人寻求“我-你”关系的一条途径.在中国传统武术中.身心融构而上通乎天命、复化人生活、终落于实践.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变成物我一体的自然和谐状态.传统武术中古老的天人合一观念正可避免西方文化主客二分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病.

今天的中国武术,已经进入一个文化反思的时代.而从哲学视角审视传统武术,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体育研究“语话系统”的建构.这是从认知和深层次去把握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赋予传统武术新的时代意义.[编辑: 李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