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陆源污染问题

点赞:32893 浏览:1551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日益严峻的陆源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本文致力于从哲学角度寻找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期望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 键 词 陆源污染 态环境 哲学

作者简介:车鸣,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254-02

一、当前的陆源污染问题

(一)陆源污染及陆源污染问题的成因

1.陆源污染的定义

在学术界,关于陆源污染的定义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陆源污染是指来源陆地或大气层的有毒、有害或有碍健康的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有的学者认为,陆源污染应该界定为:一切在陆上产生直接入海或者经过河流、空气等途径最终进入大海形成的污染.笔者比较倾向于以下解释: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陆源污染在封闭和半封闭海区的影响尤为突出.现如今陆源污染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哲学视角下陆源污染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海洋环境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陆源污染问题的成因

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大气的沉降和内陆河流携带的污染物的流入是形成陆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陆源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家庭垃圾、城市地下水、工厂排放的废水、废物和废油及农业化肥的形式等.沿海陆地上的污染物一般通过入海排污管道直接排入海洋,而内陆污染物可以借助河流或沟渠传入海洋,有害气体或粉尘还可以通过大气漂流到海洋上空,再以酸雨的形式落入海洋,形成污染.

(二)陆源污染的国内外现状

1.陆源污染问题的国外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沿岸海域污染形势日益严峻.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近岸海域,情况更为严重.大量的污染物由河流携带入海,沿岸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近些年由大气输入海洋的污染物不断呈上升(中国水产门户网.bbwfish.),使得陆源污染问题十分突出.陆源污染问题带来的后果是恐怖的:大量海洋生物的减少或灭绝,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赤潮频发,因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引发的海洋灾害等.

(中国水产门户网.bbwfish.)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为了有效控制陆源污染,各国加大了对防治陆源污染的研究力度,并且制定相关的国际公约进行调整,以此减弱陆源污染,保护海洋环境.从世界范围看,防治陆源污染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2.陆源污染问题的国内现状

在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海洋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海洋产业为我国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海洋的污染80%以上来自陆地,随着陆源污染物的不断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海洋环境自净能力,使得我国近岸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近几年因为陆源污染问题引发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加,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损害.因此,对我国而言,海洋陆源污染问题不仅成为民生之痛,更是推进科学发展的瓶颈,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一大毒瘤.刘德洪提出:“治理水体的陆源污染迫在眉睫”P.所以,我国应该确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战略任务,防治陆源污染,缓解我国目前陆源污染严重的现状,减少陆源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哲学理论中寻找陆源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遵循因果关系,一个事物的发生必然有引起它的原因.陆源污染问题也不例外,要找到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必须利用哲学知识,从中寻找答案.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生产观

1.人类中心主义概述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有主体性,其他一切都没有主体性;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突出表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我力量的认知和对人类价值的理解.正是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人类才得以发挥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出了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但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中存在的过分追求科技力量在改造自然方面的作用的思想,这是导致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来看,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必将因生态被破坏而遭到自然环境的报复,使人类的生存遭受危险.余谋昌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人类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它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幸福,我们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Q.

2.人类中心主义生产观对陆源污染的影响

在陆源污染这一问题上,很多单位及个人继续奉行人类中心主义生产观,为了满足短期的或自身的利益需要或获得表面的政绩,肆无忌惮的对海洋环境展开掠夺式的破坏.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和不尊重带来的只能是对人类的惩罚:鱼、贝类大量的减少,许多海洋生物濒于绝迹,同时,伴随着大量污染物的注入,水体富营养化、河口产卵场所退化、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R.对灾难的事后补偿弥补不了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代价.频发的灾害带来的只能是疲于奔命的补救直至贫穷.

(二)形而上学的技术观

1.形而上学的技术观概述

形而上学技术观,过于依赖物理学和化学的作用,突出了机械和化工技术,但是缺少了生态技术的补充,因此,在本质上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的技术观为了最大的实现经济效益,重视简单的、非循环类的技术.这类的技术的实质是以高消耗、高污染换取高收益.形而上学的技术观的技术体系中,更加偏重于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这种前提下,技术水平的进步往往意味着对非再生资源的使用的加快,长此以往,势必加速资源的透支,最终导致其技术体系自身因资源的缺乏而崩溃.

2.形而上学的技术观对陆源污染的影响

生态技术的缺乏使得传统的技术观必定带来对应的问题.这种技术观自身在功能和效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在大量利用资源的同时却因为技术缺陷带来资源的浪费;在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破坏了环境之后又需要用大量财物治理环境.在当前的海洋产业中,技术层面上的落后,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海洋中的稀有金属和材料因为技术缺陷,或者无法利用,或者大量浪费.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先进的生态技术,产生了多余的污染物质,或者无法将一些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进行转化,导致大量不必要的污染物注入海洋,从而引发严重的陆源污染.针对当前的海洋发展现状,从技术观来看,这种不科学的技术观,对海洋环境造成了的严重的破环,也间接加剧了陆源污染的程度.

(三)功利主义的发展观

1.功利主义的发展观的概述

功利主义的发展观也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只要物质财富增加了,社会就会自然而然的进步.

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是有其缺陷的,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社会中其他的方面,必然导致社会出现严重的紊乱.以牺牲社会效益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引发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尖锐对立.

2.功利主义的发展观对陆源污染的影响

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惜浪费资源和破环生态环境,造成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都是源于这种功利主义的发展观.就对陆源污染造成的影响来说,片面的发展海洋产业必然带来这一问题.例如,在不具备环保的条件下,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越是片面追求海洋产业的产值,对海洋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就越严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大.现在,海洋环境的现状,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片面的发展经济,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无视生态承受力,造成了对海洋生命力的严重威胁.同时,这种依靠规模上的扩大而得到的海洋产业发展,会在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瓶颈,那时,人们做的或许只是将污染给了海洋.


三、哲学视角下的陆源污染问题解决之道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要想最终解决陆源污染问题还要从深层次根源入手,从而得出解决的措施.

(一)构建和谐的可循环的生产观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产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片面的强调了人的因素,忽视自然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又存在为过度满足自身利益而浪费资源的问题,所以必然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和谐的可循环的生产观,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当前的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和谐的可循环的生产观是全面的生产观,既要满足人们的具体利益,又能兼顾保障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资源,使人与自然不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达到和谐共存.


要避免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就需要运用科学的生产观,在生产过程中即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更要注重生态效益,走可循环道路.要严格控制陆源污染,还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的基础.将生产过程看作是人类在保护自然环境前提下和谐地利用资源创造财富的过程.还应该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组织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发挥高科技的作用,提高生产能力,在生产中做到以尽可能低的消耗和排放来换取最高的利益,最终达到减少或控制陆源污染的理想目标.

(二)确立绿色的生态技术观

建立在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绿色生态技术观是代替过去形而上学的技术观的最佳方法.绿色的生态技术观着重研究可再生资源,通过对生态技术的运用,使得资源能尽可能的被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污染尽可能地进行处理,力求在技术层面上达到低消耗、高产出的效果.同时,绿色的生态技术观还提倡建立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可以用来对污染物进行再利用,或者直接起到消除污染物的目的,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减少和控制陆源污染都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持,无论是减少排入海洋的陆源污染物还是治理被污染的海水,都需要靠发展生态技术来实现.当绿色的生态技术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资源的会得到充分的利用,那将必然减少污染物的产出,从而形成接近无污染的经济发展,使经济系统被和谐的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之中S.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陆源污染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功利主义的发展观只顾当前利益不管长远利益,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等生态因素,这必然带来生态失衡和环境问题,也必将影响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坚持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同步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海洋产业的发展也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逐渐改变过去盲目扩大规模,高投资高消耗,以浪费资源和破环海洋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逐渐实现科学发展.因此,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开发海洋产业的时候,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把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提高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陆源污染物的注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使得海洋产业可以可持续的发展下去,这才是从本源上解决陆源污染问题的方法.

四、结语

陆源污染问题归根到底,应该归结为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偏差,所以,利用正确的哲学理论,使其与治理陆源污染问题相结合,必定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注释:

P刘德洪.治理水体的陆源污染迫在眉睫.中国青年科技.2003(4).

Q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R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S梅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经济前沿.2002(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