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实践唯物主义

点赞:29485 浏览:1330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实践基础上构筑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到了创新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产生了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最新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需要,新的理论需要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新的选择,这种新的选择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理解.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B0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2-0011-07

收稿日期:2011-07-2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0YJA710066)

作者简介:王学俭,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73000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最具意义的正是高速网络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成果的普及性应用,人类正在迈入“后工业”的“信息时代”.现时代下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形态,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内在属性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功效的必然属性要求.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因此,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能离开对当代人类实践发展的研究,更不能离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发展.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创建,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以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全方位突破.


一、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与功能、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以及对摆脱苏联教科书模式、改革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体系的探索研究,推动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兴起和展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证明前苏联教科书哲学的失败,就其兴起的理论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克服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我国现行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弊病.我们国家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但就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言,本质上来自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部分四大体系”的理解,“两大部分”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体系”指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前苏联教科书坚称是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法的规律与范畴注入旧唯物主义中,从而破除了旧唯物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表面看来是十分革命的理论,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重歪曲与误解,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机械地分割成几个部分的理解,不但没有真正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也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及其对以前哲学思想的超越,更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他所批判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区别开来,而是曲解为与之难以区分的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兴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对哲学理论产生的新要动的结果.经济社会的全球化,改革开放的时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迅捷化,推动中国社会全方位迅速发展,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新的形势下与时俱进地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全球分工协作,虚拟实践、虚拟交往的出现,改变了实践的结构和形式,导致人类的生存和活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实践与认识、知与行等之间的原则界限已经模糊,社会改革给哲学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当今时代信息的充分流通和共享使得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传统产业日益信息化,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快速扩张,传统的资源观、资本观、劳动观、价值观等都在发生改变.因此,社会的迅速发展,新的实践形式的出现,既需要在理论上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更需要解放思想,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然而,原有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自身的弊病,无法担负起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诉求.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在苏联实践中遭到严重的挫折和失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相对的低潮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重新确认自己的思想主体和依靠力量.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需要吸取其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而导致的国家灾难与历史教训;更是由于中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诉求,已经超越了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能提供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摸索中充满创造性,渐进式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的改革,并且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等都在世界上渐具示范效应和影响力,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指导中国新的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探讨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重新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中寻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发现原有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精神.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从实践出发,以实践的始终关心人与社会的动态发展的“实践唯物主义”为主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的较好的概括.

纵观实践唯物主义近30多年来的研究,应当承认,实践唯物主义的发展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容,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性化.较之传统的体系,实践唯物主义更为贴近现实,也更符合“本真”的马克思主义.

二、实践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基本内涵

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的探索,第一阶段始于博士论文的写作,这一时期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左派的一员,将观念看成决定历史过程的力量,特别强调哲学对改变现实的重要意义.在1839年马克思写作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1841年写作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他表述了哲学应该把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干预社会现实的思想.第二阶段思考于为《莱茵报》撰稿时期,这时期马克思逐渐开始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在实际斗争中,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空洞和错误,意识到哲学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关系,逐渐形成了“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实践性思维方式.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一文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哲学与实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三阶段思考于为《德法年鉴》出版工作时期,1843年10月,马克思到巴黎从事《德法年鉴》的出版工作,他对理论和实践作了区分并赋予了革命理论以巨大的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他还把政治批判的实践与群众、与无产阶级的斗争联系起来,“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的,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第四阶段进一步解释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该手稿包含着对实践理解的丰富的现实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第五阶段逐步形成于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在这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一文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对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等问题,都做出了科学的回答.他用实践的观点来理解和分析社会历史,明确肯定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唯物史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六阶段正式提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该文中,马克思提出把实际改变事物现状的共产主义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这种唯物主义主张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变世界. “实践唯物主义”的规定既是对以往理论哲学的现实超越的思考方式,又是注重对“一定”的历史事实的哲学反思,既有别于哲学理论范式的超现实的精神逻辑,又不同于对纯然的经验事实的现象分析.对实践唯物主义的内涵认识是理解其实践哲学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实践唯物主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前提.因为思考方式的真正关照是去追问意义和价值,也即是追问事实的发展趋向.任何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注定是有现实内容的,而只有具有现实的内容,这一思考才有可能产生现实的力量.所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实践唯物主义,即是以实践为核心和灵魂的唯物主义,它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和唯物主义性质.

1.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其首要任务就是揭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哲学思维的形式,从总体上和动态中再现人类实践活动及其过程.实践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建构原则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它不仅是一种实践观,更重要的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所关注的不是整个世界,而是现存世界的本体以及人的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唯物主义不能被看做是马克思的个别的、偶尔的提法,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表述.从实践的人道主义到新唯物主义,再到实践唯物主义,表现了马克思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区别.

2.实践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新形态

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是新世界观诞生的标志.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批评旧唯物主义时,提出一种新唯物主义的理论,主张把现实世界当做感性活动去理解,当做实践去理解,这是新世界观诞生的萌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继续发挥了这种新世界观.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一方面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承认外部世界的优先地位.实践的唯物主义表明了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新唯物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把感性的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所以,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唯物主义的新形态.

3.实践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同义语

马克思并没有提出“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原文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不是“实践唯物主义”.所谓“实践唯物主义”,是从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句话中引申出来的.马克思当时已经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唯物主义,有时为了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又叫做新唯物主义,而比较确切的名称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一再表明自己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而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尽管马克思强调实践对自然界的巨大作用,但他同时也指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外部世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马克思批判的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而不是一般的唯物主义.所以,我们只能在唯物史观的意义上理解实践唯物主义,否则就离开了马克思的本意.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结构体系

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架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其中的三个因素构成了社会结构的主干骨架,而由这三个因素构成的两对矛盾及其运动,构成社会结构自我演进的发展动力.在这种逻辑结构中,社会结构表现为外在于人,社会运动表现为社会结构三个因素的自我运动,因此,人作为社会主体、历史主体的地位被自然而然地消解了.随着实践唯物主义的兴起和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的确立,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由于人们对实践范畴只是赋予一种狭义的理解,而将人们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排斥于实践范畴之外,因此,人们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结构尤其是上层建筑的理论解释仍然缺乏彻底性和说服力.在上层建筑的逻辑结构体系中,社会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直接地和自然地生成和发展的.

上层建筑尤其是社会意识之所以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深刻的原因在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使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相对于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来说具有了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正是由于这种相对的独立性,意识才能“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

由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反映,在其逻辑结构体系上应是由人的活动结构,即人的实践活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层构成的.人的实践活动结构涵盖着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活动,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活动;人的社会结构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因素的有机联结.人的实践活动结构表现为深层结构,社会结构表现为表层结构.深刻的原因在于,人的社会结构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构的基础上生成和演进的.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结构体系作双层理解,不仅凸显出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为社会结构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一种理论解释和逻辑支撑.

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结构体系中,由于实践活动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实践活动结构决定着社会结构,而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构中,是物质生产活动决定着物质交往活动,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决定着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所以,在社会结构中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社会的运动、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的演进,在表层上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构,但在深层上却是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发展的结果,即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的结果(如图2).其所强调的是,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感性活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以实践为相似度检测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是实践的两个向度;实践既要合乎客观规律也要合乎人的价值目的;实践的根本指向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指出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客观世界.马克思强调了实践作为对象化的物质性活动的规定性,而且把这种物质性的实践确立为人类一切实践活动中的基本实践形式,从而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扬弃和超越.实践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纯客观性和唯心主义的纯主观性,用实践范畴实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自然尺度和社会历史尺度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说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科学的批判精神.实践唯物主义立足于唯物史观,达到了自然、社会、人的三位一体,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构成了包括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内的完整世界观.现实的人类只能生活在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直接内在联系为一体的实践中,实践本身就是最本真的活生生的客观存在.实践唯物主义也是包含着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基本内容的一个有机整体,指导人们对现存世界进行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实践唯物主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唯物主义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与灵魂.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虽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但它被局限于认识论范围,并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理解的最基本原理,作为其核心与灵魂.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不是体系哲学,而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其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的兴起,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最基本原则的自觉意识.

2.实践唯物主义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描述实践自身运动时,则是以“感性”作为相似度检测物,即实践是感性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感性或感觉器官与实践之间保持着一种内在关联,它既是实践活动的发动者,又是实践活动的承载者.实践的运动发展体现为感性自身的生成和发展,实践的历史体现为感性的历史③.正是在这一点上,实践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旧唯物主义紧紧盯住物质,但是却脱离现实的人和人的活动来理解世界,把世界看成与人无关的纯自在的物质实体.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实践观点涵盖一切领域,现实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应该当作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过程和结果,都要当做实践来理解.

3.实践唯物主义是将实践作为人与世界统一的桥梁

旧唯物主义从直观的原则来理解人与世界的统一,与之相反,唯心主义则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实践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关系上,搭起了一座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即实践的桥梁.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实践虽然是一种现实的、客观的活动,但是人作为具有主观性的实体,不是盲目地受制于外在客体,也不是消极地适应客体的作用而活动.人作为实践主体不仅改变自然,而且创造环境,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服从客观规律,而且遵循主体的价值尺度,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把自身的需要灌注到客体中去,从而使客体成为从属于主体需要的存在.在实践的过程中,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现实的东西也转化为观念的东西.实践既消除了精神的主观性的片面,又消除了自然物质的客观性的片面,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了更新、更高、更和谐的统一关系.

4.实践唯物主义突出了哲学参与生活、改造世界的功能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概括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往的哲学家们多是脱离现实,在空洞的思辨中构想所谓“理想王国”,就连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的费尔巴哈也并不诉诸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坚持从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中去理解哲学,将实践立足于现实生活,就意味着哲学应该回到生活中,积极关注现实生活,参与生活,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发挥对生活的导向作用;还意味着哲学应植根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脉搏,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时代提出来的新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发挥改造世界的功能,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葆青春活力.

五、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性思考

与时代的变迁相呼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是新的”.这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又为理论本身提出了急迫的需求.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基础的构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解读,使我们进一步从时代精神的表征向度说明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克服了以往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束缚,从产生、内涵、结构体系的层面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探讨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意义、价值诉求,赋予了实践唯物主义合乎时代特征的理性提升.

1.实践唯物主义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学说在当代面临着种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以现实的生产劳动作为出发点的,而这种劳动又是以科学技术为媒介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唯物主义的本质隐藏在技术的本质中;关于技术,果然已写出很多东西,但却被思得很少.”第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除生产劳动的含义外,主要落实在社会革命的含义上,但社会革命主要涉及人的政治活动,而道德活动、法律活动和宗教活动方面的内涵还没有凸现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韦伯把马克思的哲学划归到“工具理性”的范围内,并提出“价值理性”试图超越马克思.同样的,哈贝马斯则试图用“交往理性”来超越马克思.第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人文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强调,所以,虽然萨特承认马克思的思想是不可超越的,但他还是试图用“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的学说.

2.实践唯物主义发展的趋势

面临这样的挑战,实践唯物主义重要的是返回到康德哲学的基本思想,即理论理性(自然)和实践理性(自由)的两分上.前者涉及认识论、自然科学和技术,后者则涉及本体论,即道德、法律、宗教、政治方面的实践活动.毋庸讳言,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个重要的弊端,即人们试图用理论理性去吞并实践理性,用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概念去取代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概念,用“自然”去取代“自由”,用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去取代价值理性.从生存论的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概念的根本内涵,实践概念所蕴含的人文性以及人在道德、法律、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在当代唯物主义学说中的作用等问题就会重新凸现出来.

3.实践唯物主义特征的时代价值

实践唯物主义不但深化了对实践范畴的研究,而且从整体上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深入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体系研究转向时代问题研究.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向生活世界的拓展也正是时代价值需求的体现.实践观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将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搭建起对话、交流的平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来自创始人对其所处时代的重大问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开放性与批判精神的实质,就在于让我们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将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于中国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以结合自己时代重大问题的方式去探寻和推动当代的社会与人的发展,以理性的方式建构提升人类未来活动的价值理念.

总之,人类的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历史生成的深刻基础,人类的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通过实践过程与客观自然界的内在联系过程,不仅确证了实践所及的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及其意义,而且直接体验了自然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我们只有循着实践唯物主义这样的思维理络,才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作出科学的把握与阐释.

(责任编辑:杨嵘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