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功遂身退”的遁世隐逸哲学

点赞:16149 浏览:705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老子主张无为、不争等观点,关于仕与隐,他认为物极必反、福祸相依、提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中国古代诸多挣扎在仕隐边缘的士人的认同及发扬践行,形成蕴含浓厚中国古典特色的遁世隐逸文化.

老子“功遂身退”的遁世隐逸哲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老子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 :老子;功遂身退;遁世隐逸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3-0-01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称他“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是善处进退、仕隐矛盾的哲人.古代中国的士人,在官本位的体制下时常面临进退、出入、仕隐的困惑和矛盾,而老子的隐逸哲学恰如风雨飘摇中的一棵大树,是其宦海浮沉求得自保的最后一隅的精神家园.

老子不主张经世致用的一味入仕.孔子向他问礼他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等”(《史纪·老子韩非列传》)


“蓬累”,是隐逸的意思,“蓬,沙碛上转蓬也.累,转行貌也.言君子得明主则驾车而事,不遭时则若蓬转流移而行,可止则止也”(《史记正义》).老子担任过“周守藏室之史”,他见证了周王朝的衰落,王朝分崩离析的时候他辞去官职归隐山林,做了遁世“君子”,著书“五千言”流传天下.“君子得其时则驾”,是说士人若逢治世明主,就积极入仕,去建立功名;“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是说若逢乱世昏君,就归隐山林,独善其身.老子告诉孔子应善于选择,掌握仕与隐的时机,理清思想上的困惑.孔子对此说法大为赞赏,极力推崇,并把老子比喻为“乘风云而上天”的“龙”.

老子又认为“物极必反”,福祸相依,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最好的办法就是“功遂身退”.

《老子》阐释的道理,涉及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老子·四十章》中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认为事物矛盾之双方向各自对立面的转化,是一种符合规律的运动.老子在对自然和社会的现象的精细观察中,发现事物走到极点的结果会“物极必反”.如花盛必谢,物壮则老,月盈则亏.《老子》五十八章中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可见老子认为人事间的祸福转换也很频繁,祸与福之间的对立、转化是无常的.福泽中潜伏着灾祸,灾祸中埋藏着福泽.

老子从“反者道之动”,“兵强则灭”,“物壮则老”,“木强则折”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出发,主张戒满、忌盈,推理出“功遂身退”的遁世、隐退哲学法宝,他用自己丰富的政治生涯经历,告戒官场挣扎的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九章》

老子提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原因在于强弱、福祸、吉凶、盈亏的互蕴和转化不会以人们意志为转移.成功之后的人,达到了“盈”、“满”的状态,势必向“亏”、“损”转化,处于富贵之极,应该及时隐退、贬损自己,不然只会走至下坡,遭逢祸患.

老子“功遂身退”的哲理为许多人采纳躬行.李白在诗中说道:“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李白觉得功成名就之后,要学习严子陵、谢灵运,不眷恋红尘富贵,而隐逸于山水之间,做个投钓散人.可见,“功遂身退”的法则是老子遁世隐逸哲学的一个代表,也被古代士人囊入其仕隐哲学——积极入仕而后及时顺流而下.

深谙老子“功遂身退”遁世隐逸哲学的士人比比皆是.春秋时期的范蠡,深明“赢缩之常”,在帮助勾践灭吴雪耻之后,认清福祸转化的现实,辞去高官厚禄而做了商人,不愿为君王所忌.张良是一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谋士,他辅佐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官拜留侯,但是行至人臣权利之颠,他却有清醒的头脑,他对刘邦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世,欲从赤松子游耳.”(《史记·留侯世家》),脱离出宫闱争斗,淡出朝堂去过平凡的隐逸生活,最后得以善终.

也有居功傲伟,“物极必反”,不得善终的例子.楚汉之际,韩信统领数十万精兵强将,拥有雄厚的势力,“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齐人蒯通用“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烹”(《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例子,劝告韩信不要加入任何政治阵营,可以在齐地拥兵自重观望时局,以明哲保身.但韩信贪图功名富贵,加入刘邦阵营,汉成后却被刘邦削夺王位贬为侯,又为萧何、吕后合谋斩杀于长乐宫钟室.韩信不明“功遂身退”的道理最后才落得惨死的结局.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评说道“检测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司马迁之言对老子的“功遂身退”进一步作了补充和说明.“身退”,并非一定要离朝廷而隐山林,而是“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司马迁对于“身退”的阐述,与老子“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的观点一脉相承,体现在处事谋略上,就是谦让、贵柔、“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

老子推崇“功遂身退”的遁世隐逸哲学,不是劝说人们去消极看待问题,任何时候都止步于成功时刻,不再向上争取努力.它阐释的哲理是辩证的,生而为人,就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鸿鹄志向,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通.但是,人却不可以妄自尊大,在名利的追逐中过于执着.“功成而弗居”才是法则,举止有法,进退有度,把握好进与退的时机,或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界限,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二章)任何事物在发展中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像太极图那样阴阳转换,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功遂身退”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