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方法运用的

点赞:32630 浏览:1541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哲学就是“爱智慧”.学了哲学的基本常识,就不要满足会背诵一些知识和观点,不要满足会运用这些知识和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特定的问题.在其他场合,甚至是面对非哲学类试题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运用相关哲学原理的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学哲学对我们智慧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具体试题进行分析说明.

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例1 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选项③用“特殊决定作用”来误导大家,是本题的一个陷阱.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来看,中华民族精神有其特殊作用,但它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作用无论如何特殊,也只能是反作用,认为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普遍性原理.

答案 A

例2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灾难”(外因)有着特殊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灾难”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但这种作用无论怎么特殊,它不是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自身(内因).④用“某些”来误导同学们,“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违背了外因不起决定作用的普遍性原理.

答案 B

例3 坚持生产处于“科技和艺术交汇点”的产品,是美国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为企业确立的经营哲学.他凭借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该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功能完备,而且外观精致、界面简约,深刻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方式,使“苹果”成为流行文化偶像.这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是( )

①企业文化建设关乎企业品牌建设和效益提升

②正确的经营战略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

③科技创新有利于引导消费,为产品赢得市场

④迎合不同消费心理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此题选项②就是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设计陷阱.经营战略属于意识范畴,不能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

答案 B

点拨 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这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重要内容.高考试题中一个常见的陷阱是,给一个背景材料,突出某种因素的特殊性,然后,设计一个夸大这种特殊性的选项.我们只要坚信,任何事物无论怎么特别,都不能违背同类事物的普遍性,就可以轻松排除这些选项,从而提高正确选择的概率.

二、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

例4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 )

①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②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变化

③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变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单纯同一性,或者单纯斗争性,都不能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违背了这一观点,应予排除.

答案 D

例5 (2013年全国卷Ⅱ,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海峡两岸文化是矛盾双方,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④认为两岸文化从差异(斗争性)走向同一(同一性),违背了矛盾双方关系原理,应予以排除.

答案 A

例6 波特菱形理论又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整体优势.该理论十分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一般说来,企业对最接近的顾客的需求反应最敏感,因此,国内需求的特点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革新和提高质量的压力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 ) ①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相互联系,推动整体优势的形成

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同一性,促进本国竞争力的提升

③要根据事物内在联系,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国内需求的积极作用

④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 选项②就是在矛盾双方关系上设计了陷阱.应该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促进本国竞争力的提升.

答案 B

点拨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它们相互作用,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些试题在设计选项的时候,割裂矛盾双方辩证关系,或强调斗争性,或强调同一性.我们运用这一哲学原理,就可以轻松识别这种陷阱.

三、系统的优化.

例7 材料二 我国某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完全掌握了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三大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制造技术,创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大发动机品牌.截止2009年9月,该企业累计申请专利4003件,获得授权专利2412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该企业先后通过ISO9001、ISO/TSI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该企业整车销售达50万辆,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冠军,连续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10多年来,该企业已经让100多万消费者实现了轿车梦.

唯物辩证法方法运用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用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等检测设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解析 对这类提建议的试题,同学们的问题在于容易疏忽要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着眼整体,又要考查部分、要素,并把它们联系起来考察.从整体来看,一个企业应该有一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从部分、要素来看,企业的资源有人、财、物,从人的角度看,有管理者、技术人员和一般员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只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与社会、国家有关,与国际资源也有联系.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提建议:制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完善企业鼓励创新的各项制度(研发制度、分配制度、监督制度等等),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吸引技术人才,鼓励企业员工大胆创新;与企业外部科研部门合作攻关;利用国际资源进行科研开发;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答案 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答出1项得2分,答出任意4项可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点拨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这一哲学观点对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窗口,用国际化叙事方法,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渊源远长.电视台开播后,该片受到国内外观众的亲睐,其同名书籍也持续热销.这体现了( )

①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逐步趋同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经济发展

③一定的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 中医将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 .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但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情志活动过久,超过人的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说明( )

①外部刺激是导致情绪变化、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健康状况因“七情”变化超越一定限度而向其对立面转化

③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七情”是否成为致病因素是由主体因素的调适能力决定的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哲学上说,这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 )

A.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B. 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理论来源

C. 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D. 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败的标准

1. C(①认为逐步“趋同”违背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2. A(①外部刺激属于外因,不是根本原因;“七情”属于主观范畴,不起决定作用)

3. C(马克思主义属于主观范畴,它不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败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