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点赞:2346 浏览:83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所谓知行合一,是我国儒家代表之一王阳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此句何解,历来众说纷纭,有赞同也有非议,但无论如何,“知行合一”能作为整个阳明心学的核心,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笔者在此讲一下自己的看法.

何谓“知行合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的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与之相对的是传统儒家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即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一个强调知与行,一个则仅仅强调知,因此许多人便片面的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仅仅就是告诉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一种新的方式去达到儒家传统的君子境界.这样理解,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不妨从哲学这一中心议题入手,或许更能将知心合一这句话揣摩透彻.

在说“知行合一”之前,我想我们先得明白哲学家想要探索的问题:一、人的问题、二、宇宙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是古往经来无数哲人想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是人类理智的思考后必然提出的两个问题.无论东方西方,概莫能外.对此解释者也不胜枚举,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以神来解决这个问题;佛教以来生前世来回答;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古希腊哲学家更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因此我们不管是读哪个国家或哪个时代的哲学史,都会惊讶的发现千百年来无数哲学家的理论竟然没有一个完全相同,与一是一、二是二、慢慢推演前进的自然科学相比,哲学家们的思维简直不是在跑,而是在飞,而且飞的方向完全不同.打个比方,就拿儒家来说,孔子、孟子、朱子(朱熹)、王子(王阳明)、即便这四位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有人能说他们的思想完全相同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此在后来,这种情况慢慢显著后,以黑格尔为首的哲学家们纷纷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王阳明自然也不例外,而在我看来,这短短四个字:“知行合一”,便是王阳明为此开的一剂良方.

首先我们知道王阳明从小就立志要做圣贤.何为圣贤?圣贤其实就是要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因此王阳明他的哲学体系也必然是以解决前文所述的两个问题为目标的.他想让人们知道什么是道,以解决人在世界上的种种迷惑.但很快,他就发现对道的理解实在太多,他根本无法找出哪个才是真正的答案;就连他一直信奉的朱熹,他也认为其的理论是有一定问题的.于是他后来便不可抑制地陷入了迷茫,不知道“道”,其实也就是“哲学”在何方.但幸运的是他跳开了以往哲学家的思考模式,不再盲目地追求唯一的答案,不再像其他哲学家一样提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后再批判其他的哲学家.王阳明在发现了哲学家们众说纷纭的局面后后,转而开始了对道(前文所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唯一论的怀疑.王阳明大胆地认为道存在于人的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道,孔子的道是孔子的,朱熹的道是朱熹的,老子的道是老子的.所谓悟道后便成君子,其实是人觉悟了自己的本性一后的一种自然的状态.


当然,道在心中,也是需要探索的,应此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方法.

读到这,或许有人还会有疑问,实际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讲要结合理论与实践嘛,他只不过是提出了一个方法而已.其实不然,“知行合一”这个方法与前人的诸如“格物穷理”之类的方法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他所探讨的问题是“是什么”;而前人探讨的问题则是“应该是什么”?也就是说,这四个字代表着王阳明看问题的角度是我依照我的道怎么看问题;而王阳明之前的人看问题的角度是我依照天的道怎么看问题.前者注重探索个人的本性,个人心中的道;后者探索的是所谓的天道.

王阳明敏锐的认识到,老子、孔子、佛家这些人看似在追寻天道,但天道唯一、又怎会不同呢?他们追寻到的其实是自己心中的道.不过他们却总认为他们的道就是天道,这带来的后果就是他们无可避免的地提出“知”高于“行”,(“知”是天道,“行”是人道),“存天理,去人欲”之类的观点.“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其实就在于他扭转当时中国哲学的航向:知与行同等重要,一味的体察天道,企图靠“知”来“穷理”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这样的思想只会让学习他们的人们无法“悟道”,最终导致中华五千年历史竟催生不出多少哲学家.真正哲学问题的答案,根本就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天道,他其实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哲学的目的不是想要告诉人们那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那是科学的任务;而是通过问自己这些问题,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以解决人生命的种种迷茫.使人能够如庄子笔下的那只大鹏鸟,在纷扰的世俗中逍遥地飞翔.

看到这,大家或许还会问最后一个问题,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知“呢?其实这里的“知”,代表的也就是是朱熹的格物之说.在此王阳明认为,只要方向正确,格物(体察事物的本源)还是十分有用的,也就是对寻找到自己心中的道很有帮助.“知行合一”其实就已经把王阳明的态度点明了;因此单纯看“知”字,就仅仅只是一个方法上的问题.

理解“知行合一”要从两方面看:一是方法,二是看问题的角度,以把“知”与“行”合一的方式去追寻”知行合一“所点明的悟道(解决哲学问题)的角度,即追寻自己内心的道.这就是笔者所理解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哲学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知行合一”这个思想虽是距今数百年前的王阳明所提出的的,但对我们今天对哲学的研究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他的说法,我们甚至可以给哲学的意义重新作一番分析.

或许以哲学的研究方式研究哲学中的那些问题其实是错误的?哲学并不能够彻底地解决哲学问题,即寻找出宇宙,人类这两大问题的唯一答案.哲学应该是个大众化的东西,它存在的意义就仅仅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这或许也就是许多哲学家强调学习哲学史的原因所在吧.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