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凋零时代想起史怀哲

点赞:12854 浏览:562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是读史怀哲(Albert Schveitzer,1875~1965)的书长大的一代.史怀哲是体现人性光辉的20世纪代表人物,他是管风琴演奏及指挥家,是神学家,更是医师,到非洲行医,透过具体的实践亦彰显人道的价值.他毕生获奖无数,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而到了学誉的高峰.

其实,诺贝尔奖对史怀哲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他一生的成就早已比诺贝尔奖大了不知多少倍.近代西方神学研究里,试着还原历史里的耶稣和使徒保罗,史怀哲有着原创性的贡献;近代古典音乐的巴赫译释,他也是个先驱人物.单单这两项成就,就足以让他列名在西方最重要的神学及古典音乐学史册.除了专业学术及行医外,他对20世纪还有一项了不起的贡献,那就是他用人文关怀的观点重写文明史,希望透过这种哲学的重新解释,来提振近代的日益沉沦的人道精神.

因此,史怀哲真当得上20世纪特异俊才的称号.在每一项都有原创性和先驱性的贡献,于是,人们难免要问,他的人生短短90年寒暑,他的这些成就是怎么办到的?他是不世出天才吗?

对此,我在他的自传里读到了非常有启示性的一段,他说他一生治学研究和思考的方法:

――不仅仅以提供某种解答为满足,尚致力于探究并撰写整个问题的历史,我三度采取如此迂回吃力的研究方式,可归因于亚里斯多德,记得第一次阅读其《形上学》,发现他总透过对先前哲学的批判来探索哲学的问题时,不知狠狠地抱怨了多少次!但研读这些段落也同时唤醒我内在潜伏多年的因子,从那时起,一股强烈的驱策力迫使我在理解问题的本质时,不只是看它现在所呈现的面貌,还透过历史追溯其演化过程.

我认为史怀哲的这段话,除了天子自道外,其实也读到了思考治学的根本.在世界上,人们所继承的无论是思想或者制度,都是被给定的,既然是被给定的,我们对某个问题会去怎么反应,它的选择种类当然也受到制约.但一个真正的原创人物,他的思维方式却不同,他一定先去把那个问题本身做一番探究,那个问题最先是怎么发生怎么被设定的?它的语词概念系统为何?它和当时的现实有什么样的关系?只有透过这种总体性的理解,这个问题是怎么发生的,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才可被理解.有了这样的理解后,等于人已不再被原来的问题意识所框限,而跑到问题的上面.史怀哲对历史上的耶稣及神学之所以会有原创性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对《福音书》的文本做出不同的解释,原因即在于他对古典弥赛亚的起源与演变有了全盘性的理解所致;史怀哲在巴赫管风琴的演绎上成就了一家之言,这也是他娴熟这种乐器的历史、古代的记谱法以及对音乐学上的美学效果有了全面性的理解有关.搞学术的人都知道,不了解全面就不可能了解局部,亚里斯多德那种探究问题起源的方法论,乃是史怀哲在思想学问上能成其大的关键.

人道凋零时代想起史怀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史怀哲的思想、行动及著作都极为不凡.而我认为他对我们那个时代最有一般影响力的应为《文明的哲学》这部著作.在这本书里,他重写哲学史,意图重新找回消失已久的人类古老的生命关怀及人道精神.他和有些人道主义者不同,他不认为空泛的人道概念可以重振人道精神,而是认为生命关怀及人道精神乃是一种现实世界的神秘主义,它会勾动出人们的世界情怀和人道热情.那不是一种庸俗化了的理性主义,而是一种生命与热情的呼唤.在哲学愈来愈技术化、教科书化的时代,它其实是在埋葬着人道精神.近代人说人道的愈多,但做人道的却愈少,也证明了史怀哲的见解确是谠论.

关怀生命价值,强调人道精神,这是一种生命的热情,它的位置超过了书本上的说人道.近代的世界早已不再是人道世界,反而是个反人道的世界.处于这样的时刻,我更怀念史怀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