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

点赞:28118 浏览:1315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而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是广大辅导员工作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本文就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11-1.5

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基于以上影响辅导员工作效能的五大因素,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能,以求更利于辅导员工作效能的提高.

一、改进辅导员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一,政策倾斜,待遇提高,建立准入机制.政策上明确辅导员成就目标,激发其成就动机.辅导员职业化、职称评定、工作待遇是影响辅导员成就目标的主要因素.首先,政策上要制定和完善促进辅导员职业化、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规章制度,为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提高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们政府先后颁布的有关辅导员一系列重要法规文件,对辅导员关心的问题有所回应,使辅导员看到了自身职业的发展前景,有助于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进而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对于辅导员职责没有细化,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不完善,职称评定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政策中应完善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明确辅导员职称评定细则,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要求可以做适当调整等.在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上,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增设高校辅导员的研究方向,在专业课基础上开设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职业规划学等学科内容,为辅导员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石.


第二,强化政策监督和评估,加大执行力度.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辅导员岗位数量与学生数量比重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有的学校一名辅导员带一个年级的学生,有的辅导员带几个专业的学生,远远超过了规定的1∶200,与规定相差甚远.如果好的政策无法兑现,那么就会加重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削弱政策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导致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下降,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政府特别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强化政策制度的监督,加大执行力度,使政策得以落实,从而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学校辅导员制度,强化激励保障措施

第一,明晰辅导员工作职责.依据国家政策规定,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需要,对辅导员工作职责加以细化.辅导员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其工作职责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辅导员的工作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目前辅导员工作中行政事务太多,占据大部分时间,很多工作超出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学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求辅导员参与,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在调查中发现事务型工作占辅导员工作50-60%的有32.0%,70-80%的有42.7%,90%以上的占12.0%,事务型工作占辅导员工作一般以上的就高达86.7%,明晰辅导员工作职责并加以细化刻不容缓.使各管理层和辅导员都明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做到有章可循,辅导员就可以做好本职工作.

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辅导员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第二,理顺辅导员管理体制.高校在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度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理顺辅导员管理体制,为辅导员提供一个体制健全的工作环境.辅导员管理体制包括辅导员的准入、培养、考核、职称评定等环节,辅导员应该参与考核、职称评定等制度制定的全过程,“参与制定自我管理发展规划,参与者会更加支持相关计划,较愿意投入实施这项计划.这实际上是学校自我管理的本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而实质的技巧,可以在各层面激发参与者高度认同和支持自我管理.关键是学校成员要提供意见,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制定学校规划、工作小组计划.学校应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支持.这种技巧在操作层面尤为有用.

第三,确定合理师生比例.按照政策规定,在数量上严格保证师生比例,使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结构上要做到优化,有的高校辅导员男女比例不协调,女性辅导员占到三分之二,年龄上更是偏于年轻化.辅导员的职业化应该要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男女比例适中,才能做到相互交流和学习.

三、提高辅导员自身素养,适应当代教育需求

第一,辅导员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服从、怎么写作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行并取得成效的根本依据.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是指导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正是由这一理论所揭示的规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搞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统一、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辅导员要合理运用调查研究技能.调查研究是人们深入现场进行考察,以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即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运用科学手段对客观事物或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详细占有相关材料,并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从而获得关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或问题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它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科学方法.辅导员要提高科研能力,与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理论的指导和自身实践经验,完全可以在学生工作上有所理论创新,并反过来运用于学生工作实践中,大大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效率,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第三,辅导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辅导员要开展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辅导员的内在品质要求,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条件.辅导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良好的性格.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性格,善于与学生沟通.辅导员良好的性格包括:细心、豁达、乐观、有活力、真诚.辅导员要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不耍心机,不虚伪媚俗,不装腔作势,而且要充分信任学生,与学生真心交朋友.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侯志超(1983- ):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讲. 冯程程(1985- ):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