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期刊科研型编辑人才的培养

点赞:28938 浏览:1328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作为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一部分,承担着教师和编辑的双重角色.在科研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高校科研型编辑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期刊学术水平和刊文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质量的改善,有利于编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高校学术期刊应努力采取措施,建立一只高水平、稳定的科研型编辑队伍,最终实现期刊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的为学校的科研工作乃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怎么写作.

关 键 词 高校 学术期刊 科研型编辑 编辑人才

学术期刊编辑在相关学科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加强科研型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编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保持编辑队伍的稳定性[1].我国的高校期刊在更接近科研资源的条件下却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学术水平,出现这种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方面高校对自己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不满意,而另一方面却又将编辑人员定位为辅助人员,不重视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不重视编辑人员科研能力的提高.高校学术期刊应着力建设一支同时具有较强编校能力和专业科研能力的编辑人才队伍,以实现期刊的健康发展.在高校中科研工作日益受到更多的重视,科研能力成为考核高校科研人员的最重要指标,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身处于这样的的大环境之中,因而只有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

1高校学术期刊培养科研型编辑的意义

1.1学术期刊编辑的科研能力是期刊学术水平的保障

学术期刊更多的强调编辑工作者的编辑加工能力,某些期刊尤其是综合性期刊甚至出现一人承担数门跨度较大的学科领域稿件的审读、编辑工作.这不仅使编辑工作只能停留在编排规范的初级阶段,稿件的录用与否也全凭感觉.尽管多数学术期刊采用专家审稿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编辑在学术水平上的不足,但这种弥补只能算一个侧面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因为一本期刊的编辑远非稿件用与不用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即使单从录用与否方面考虑,专家审稿同样存在问题.由于专家分散在不同的科研单位,不同的科研领域,且站在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角度,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稿尺度.因而学术期刊编辑尤其是责任编辑必须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有一定的敏感度,及时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对相关科研领域的发展状态能够予以主动、积极的关注,迅速及时地挖掘、判断、选择、提炼出一流的稿件,对稿件的选择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确保期刊稿件的质量[2].

1.2 高校科研型编辑的培养有利于编辑部怎么写作质量的提高

编辑通过参加科研工作, 亲身感受作者创作的辛苦, 从而提高尊重作者劳动的自觉性, 更加慎重地从诸多作者的大量来稿中, 发现符合本刊宗旨、质量较高,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秀论文, 奉献给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怎么写作.如果编辑经常参与科研活动,经常撰写科研论文,就会产生将心比心的效应,从而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诉求,进而更好的为作者怎么写作[3].

1.3高校科研型编辑的培养有利于编辑自我价值的实现

长期以来,高校编辑人员不论从受尊重程度还是从工作环境、课题立项、成果奖励和职称评定等待遇上都与科研人员相去甚远,造成人员队伍不稳定,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很多编辑部,编辑人员经常是想方设法转到学校管理岗位或者教师岗位,有些暂时不能转系列的人员也往往试图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向其他系列靠拢.这种编辑队伍的不稳定显然不利于杂志编辑工作的开展,以及杂志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建立一支由凝聚力的编辑队伍.


在当代,科研工作是我国高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被提升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研实力的竞争成为高校竞争的核心内容,因而科研能力的强弱成为考量一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最重要指标.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如果想提高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使自己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话语权,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编辑人员首先要让自己的科研能力不弱于高校教师,至少也要不弱于其他辅助系列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有底气,有理由去争取自己在参与学校事务、工资待遇的提高、职称评聘中的相应权利.学校只有着力培养科研型编辑,才能改变编辑人员在学校的二等公民地位,改变编辑人员的社会定位和自我定位,最终使得编辑人员更好的完成各项编辑工作.

2高校学术期刊培养科研型编辑的措施

2.1 杂志编辑部多组织或参与学术活动和科研课题的研究是培养科研型编辑的重要条件

要想培养科研型的编辑人员,杂志编辑部必须实行“走出去战略”,主动组织和积极参与与本期刊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并积极投入到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去.杂志编辑部要组织或参与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论坛、讲座、小型沙龙等.通过组织或参与这些学术活动,让编辑人员的科研能力受到训练,学术素养得到提高.杂志编辑部组织或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指由杂志编辑部作为科研课题的承担主体(包括主要承担和次要承担),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通过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一方面使杂志编辑部编辑人员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实践中获得提高,积累大量的科研素材;另一方面,杂志编辑部还可以通过承担科研课题获得经费支持,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同时增加编辑人员的经济收入[4].

2.2 编辑工作者本身的努力是培养科研型编辑的关键

编辑人员科研水平的提高要靠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并付出不懈的努力.学校和编辑部创造的条件再优越,如果缺少了编辑人员自己的付出,那么这些条件也将不会有任何的意义.现实中有不少编辑人员在参与课题调研过程中,往往抱着错误的想法,认为科研不是自己的分内工作,把自己排除在高校科研人员之外.有的编辑人员参加课题组的动机主要在于有机会见世面、拿课题劳务费,根本无心脚踏实地地进行科学研究.这与长期以来编辑工作在一般科研机构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在我国的编辑学史上,凡是在编辑领域有所作的人,无一不是在自身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因此,要想提高学术期刊和编辑的社会地位,赢得他人的尊重,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必须不懈努力,尽快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编好学术期刊的同时,走学术化的道路,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拿出有份量的科研成果.

编辑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科研活动,积极争取进行学历再教育和经常性的继续教育.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将自己编辑工作之外的时间用到科研工作中去.最终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科研型编辑.

2.3 学校改变对待编辑人员的不公正待遇是培养科研型编辑的保障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实行岗位聘任制,各编辑部岗位设置基本都在划分类别中属于教学、科研以外的辅助系列,在个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编辑人员的岗位待遇比教师、管理等系列的待遇都要低一个层次.而且在职称晋升名额分配方面,各高校基本都严重偏重教学、科研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导致编辑系列职称晋升要比教师系列慢的多.某些编辑部为解决这一问题,选择让编辑部的编辑人员走教师岗位,但却又由于编辑、教学一肩挑导致工作过于繁忙;尤其是在晋升教师系列的职称时,由于编辑人员要挂靠学校其他教学单位而受到排斥和不公正的待遇,不仅我们繁重的编辑工作成果得不到承认,甚至在相比教师有着更高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情况下也往往得不到晋升的机会.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型的编辑队伍,高校必须实现同工同酬.即应当给予相同科研水平的编辑与教师相同或者近似的待遇,给予编辑与教师相同的职称晋升机会,从而保证科研型编辑队伍能“培养的出,留的住”.

高校学术期刊科研型编辑人才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期刊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