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县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点赞:28762 浏览:1324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是解决农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边疆地区农业县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普遍滞后,本文通过对文山州富宁县农业科技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 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44-01

一、存在问题

1.农技人员流失、离岗严重,非专业人员涌入现象普遍存在

一方面,由于农技人员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晋升空间小,部分农技干部想方设法跳出“农门”,离农弃农人员增多,而同时非专业人员不断调入.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底,全县进入农技推广队伍有21人,离开队伍有37人.另外大量农技人员被抽调到非农岗位,从事行政事务,离岗、“占编不在岗”现象普通存在.特别是年轻干部,大部分都被乡镇政府或县级部门抽调,仅乡镇农技站技术员长期被抽到非农部门上班的就有40人,占在职人员的28.2%.同时,农技岗位很难引进和留住专业人才,不断有如“教师”、退伍军人、部队家属等非专业人员涌入,挤占专业编制和专业岗位,特别“人权、物权、财权”归乡镇管理后,此现象更为严重.目前,全县农业系统有专技人员159人,占在职人员的67.4%;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77人,占在职人员的32.6%.


2.队伍“断层”情况日益严重,农技推广队伍怎么写作能力不断弱化

一是“知识断层”.由于科技人员获得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知识陈旧,缺乏创新,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乡镇农技员极少参加县级以上业务培训,县级大部分农技人员也少有机会参加进修和正规的培训,知识储备、更新远远跟不上发展需求.

二是“技能断层”.年轻农技人员有较新的农业理论知识,但安排到乡镇农技部门就业后,长期被抽调从事非农业工作,脱离农业实践,脱离推广队伍.随着老一代技术员退休,新老接力将中断.

三是“怎么写作断层”.表现在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目前,实施高端技术研究的都是大学科研院校,其与基层推广、与农户相脱节,很好的研究成果因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断层”,在“最后一公里”断了线.

3.农技推广队伍不断被“弱化”,逐步“边缘化”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但大部份是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农民的扶持上,对农技队伍建设的投入却很少.农技人员工资收入长期增幅小,办公条件差,大部分乡镇农技站的办公用房已成危房,交通工具为个人购写的摩托车.另一方面,农业部门无资金,责任大,权利小,工作被动,缺少办法,难以取得显著成果,领导逐步忽视,农业逐步变成“弱势”部门,基层农技人员变成弱势群体,农技推广队伍不断“边缘化”.

二、成因分析

1.对基层农技推广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1.1长期忽视农业.对抓好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都十分清楚.但在市场产品供应短期内相对充裕的今天,政府领导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大型项目建设上,放在抓财政收入上,放在容易出政绩的工作上.有的领导从内心里就认为,农业生产是其它地方的事情,本地只要埋头发展经济就行,重视农业也仅成口头重视、会议重视.

1.2认为农技推广队伍可有可无.农技推广行业的特殊性,农业技术与其它行业技术相比,在普及对象与传播方式上有很大差异.首先,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因此推广农业技术必须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尽量让广大农民群众听得懂、做得到;其次,农业生产最终效益高低,不单取决于技术,还要受当年年景(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农户自身栽培水平、市场等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这就使有的领导错误地认为搞农业“普通农民都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进而认为农业有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并不重要.

2.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严重不足

富宁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政困难,很难安排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更谈不上安排专项资金考虑农技队伍建设.现行的制度是,一切工作经费从项目中来,没有项目就没有经费.尽管农业部门也争取了不少项目,但项目资金大头都是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放在企业发展上,真正投入到“种养殖业”上的数量十分有限,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项目资金农业部门无支配权、无监管权,也就没有“话语权”,资金使用处处受制于人,有时甚至强制受制,致使农业部门在开展工作时缺乏必要的“手段”. 这是导致“农业弱”、“农业部门弱”、“基层农业部门更弱”的又一重要原因.

3.农业部门自身建设严重滞后

3.1推广体系尚未健全.我县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基本建立起县、乡、村农技推广体系.但随着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与农产品供应状况的逐步好转,在后来的基层改革中,农技推广人员逐渐被视为地方财政的“包袱”,乡镇农技中心管理主体随意变更、管理权时收时放,推广经费一再削减,工资增长明显低于其它行业,村级机构被撤销,原有的推广体系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虽经努力情况有所好转,但村级机构恢复,乡镇农技站元气大伤,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保障不力、基层队伍不稳等问题依然根本性转变.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到农业部门自身建设,进而给正常的农技推广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边疆县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农业科技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2基层农技队伍素质亟待提高.随着农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基层农技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技能弱化、整体素质下降,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与农民群众新的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非常突出.其主要原因与近年来产业发展变化快、农民需求变化大,但基层农技人员因经费紧张、生存困难,接受培训少、知识更新难有关,同时也与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条件艰苦,缺乏激励、成长机制,缺乏编制、经费、安全保障、人员难以流动更新、技术推广后继无人等因素有关. 3.3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全县13个乡镇农技站,除了剥隘、者桑抓住移民搬迁工程新建外,其他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目前已是严重危旧房,部分推广站至今没有办公用房.同时,缺乏必要的办公设施、检测设备、电脑和交通工具等,更没有公用交通工具,进村入户怎么写作全靠个人购置摩托或步行,办公条件差,效率低.

3.4激励机制不健全,工作动力不足

一是缺乏成长激励机制.过去,乡镇农技人员属“农技干部”,有“身份”,有机构与编制,在编在岗,可以交流、提拔、任用.但现在乡镇农技人员人定在乡镇,进城必考,交流、提拔、任用路子基本被堵死,致使很多乡镇农技站,无论是普通技术人员还是负责人,都觉得心里不“踏实”,感到做事再多,在社会上仍然低人一等、前途无望,因此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在自身建设、公益推广上,都很难有长远的规划与打算.二是县级单位编制限制过死,使用不灵活,长期空编.全县核定编制252人,其中县级100人,乡级152人,现实有人数236人,其中:县级站106人,超编6人;乡级站130人,空编22人.三是中高级职称岗位应用不活,高评低聘普遍.乡镇年龄结构较小,中高职称人员少,中高级岗位闲置造成浪费.县级人员年龄偏大,评得中高级职称人员多,但岗位紧缺,高评低聘,全县高级职称岗位聘用率67%、中级职称岗位聘用率42.5%,岗位闲置浪费严重.而评而聘不上又严重打击工作积极性.

四、建议

1.切实提高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稳天下平,农业是一项基础工作,农业科技人员的缺乏并非一、两年形成的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8年一号文件强调:“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确保必要的经费通过3至5年的建设,力争使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各级政府要确实转变作风,在思想上、政策上、行动上给予重视和支持,切实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推动农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2.切实提高对农业科技工作经费的投入

借国家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契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新建、改建农技站,完善设施.目前,富宁县农业部门没有试验示范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等工作的多个环节,都需要政府工作经费的支持.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让农业科技人员从想干到有条件干和要干好.要重视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立项、评审和评奖,提高农业科技奖项的比例,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农技中的才能作用.

3.完善县乡专业技术评聘制度

应结合实际完善职称评聘制度,最大限度通过职称评聘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和推广体系的建设

农业生产在加快发展,农民的需求也日趋提高,而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以前学的都是大宗粮油作物的知识,年龄老化、知识陈旧是农业科技队伍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为此,应加强对科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业务培训,提高科技人员适应新形势下工作技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