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点赞:4451 浏览:122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队伍现状、实现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障碍,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健全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解决辅导员角色定位,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实施正规管理.

关 键 词 :专业化;职业化;路径;高校;辅导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07-03

近年来,教育部领导及各高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从实际工作来看,辅导员队伍中“人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工作缺乏动力,没有成就感,缺乏职业理想.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队伍现状、实现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一、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

辅导员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就是指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掌握学生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辅导员专业化是辅导员岗位对辅导员内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侧重于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和业务发展,体现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应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其本质上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是塑造灵魂伟大工程,具有其自身特殊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辅导员必须实现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才能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职业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在职场中专用的语言和行事规则.辅导员职业化是辅导员工作成为一种具有基本理论指导和专业技能要求的专门化职业,而这种职业要求辅导员有明确的从业规范和职业要求,包括职业资质、职业标准、规范、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相关制度与法律保障等.辅导员职业化是辅导员岗位的外在要求和条件的保障,它更侧重于辅导员队伍内在的激励和长期的发展,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达到辅导员职业资格要求,通过严格的考核、晋级、淘汰等完善机制,长期保持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稳定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作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多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表明,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专业化做基础,其队伍素质就必然参差不齐,职业化水平必定不高;没有职业化作保障,专业化发展就缺乏动力,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受极大影响.因此说,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二者相互促进.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中功不可没,在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下辅导员队伍也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当前中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1.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晰,职责不明确.辅导员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学生日常管理,前者是核心,后者是辅助.但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只管不教”的现象,辅导员的核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随着队伍的扩大而加强,反而有弱化边缘化的倾向.一方面,很多高校对教学和科研工作极为重视,不少高校将学生工作定位于“管理”,而不是“教育”,只要学生不出事、不闹事,辅导员工作就处于次要位置;另一方面,高校不少职能部门,认为辅导员是办事员、是学生的“保姆”,凡与学生相关的事情,学校的各个行政管理部门都找辅导员,繁重的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不清晰,使政治辅导员长期处于学校管理的底层,相应地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得不到重视和落实.职业认同感低,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单调、乏味,导致逐渐不热爱本职工作,甚至排斥工作,工作缺乏动力,这是目前辅导员队伍暴露出来的问题.

2.辅导员队伍结构失衡,包括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知识结构失衡.年龄结构方面.目前高校辅导员从年龄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工龄相对较长,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三四十岁以上的辅导员,他们中大多数人工作比较负责,工作既有灵活性又有原则性,但长期的职业倦怠使得对学生工作缺乏动力,热情下降.另一类是为了满足高校扩张的需要招聘了更多的是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与学生比较容易沟通,工作有朝气,但普遍缺乏人生体验和工作经验,做学生工作还不能得心应手,而且这部分辅导员还占较大比例.高校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上面出现断层,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培训机制,一方面让新晋辅导员尽快掌握相关知识与能力,进入职业角色,另一方面对工龄较长的辅导员制定各种激励措施,激发工作积极性,形成老人带新人,互帮互助的和谐局面.

层次结构方面.从中国目前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分布上看,本科学历占绝大部分,虽然近年由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对学历层次要求提高,但硕士所占比例仍不大,博士更是少之又少,与学校专业老师比差距明显.专业技术职务上,初级以下的占大多数,中级、副高级比例偏低,高级职称的更是凤毛麟角,与学校专业教师相比具有明显劣势.

知识结构方面.许多高校在辅导员的选留时一般都比较倾向于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并不把所学专业看做首要条件.即便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科班出身,此专业所学与辅导员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还有很大差距,也不完全具备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咨询、辅导等相关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能力,所以在处理各种学生问题上往往也是力不从心. 3.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尚未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前景何在?在大学里,一般而言,做了三四年辅导员以后,必然考虑换其他岗位,或从事研究,或转做行政,很少有人会将辅导员看成是职业,更多的是一份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辅导员工作与同期工作的本校教师相比,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如缺乏独立的职称序列、缺乏合理的薪酬标准和待遇政策.有的高校把辅导员职称评定依附教师系列,但该系列是依据教师而非辅导员的职业特点,辅导员一般没有课时,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工作,在职称评定时不占优势,逐渐就会加速辅导员从认识上、实践上脱离该岗位.另外辅导员待遇也普遍低于同期入校的专业教师的水平,再加上由于没有连续、终身的独立专业标准,许多辅导员都不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很难安心本职工作,绝大部分选择这一职业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4.辅导员培养、培训机构和机制不健全.目前中国高校一个普遍情况是多数新上任辅导员来自各个专业领域,多数未经过任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培训就直接进入工作状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高校对辅导员这个职业的难易程度认识不够,认为不需要任何技术与技巧,工作轻而易举,所以学校对辅导员也疏于培养,没有建立健全的培训机构与机制.即便有偶尔的培训项目,也是小打小闹,不成体系.很多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与方法都是自身在慢慢积累,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对学生问题处理往往不能得心应手.没有系统的培训,使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5.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中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是校、院两级条块管理.在人事上划归各学院直接管理,日常工作的安排、考核在学校学生工作处,任用、选拔、提升、流动由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处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导致了上下层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职能部门在对辅导员进行考核、选拔、提升时并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这种管理体制一方面辅导员在学院承担着大量的造成学校的各党政管理机关,如组织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另一方面院系则从自身的工作角度出发,让辅导员承担了众多的教学、管理和行政事务.千头领导加上大量烦琐的工作让辅导员们疲于应付,工作成就感低,模糊了辅导员的职业定位.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路径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及信息网络的盛行等等都对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应与时俱进探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路径.

1.加强学科建设,健全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传统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最贴近辅导员岗位的要求,但实践表明,二者的差距还是很大.辅导员给予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从工作范畴来看,涉及形势政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学生党建、学生团建与社团管理、社会实践指导、班团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学习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引导、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与管理、学生管理与违纪处理、学生资助、安全教育与意外事件处理、学生就业指导等等多个方面,这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1],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党建等.为此,可以开设政治辅导员专业,制定专门化的辅导员培养方案,建立清晰、明确的学生工作知识与技能,形成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辅导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明确岗位职责,解决辅导员角色定位问题.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国家文件就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已由以往单一、简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向现如今的以怎么写作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内容的教育者、管理者、怎么写作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及一些怎么写作工作,但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与范围.让辅导员能够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逐渐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3.加强制度建设,从进口、发展、出口等环节提供基本的保障.(1)规范选拔制度.严把“入口”关,不断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来,在选拔过程中,要重点抓好选择标准和选拔方式两个环节.选拔标准,即“成为辅导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解决的就是“选什么样的人”的问题.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中来”.可制定实施辅导员资格认定办法,凭资格证上岗.在选聘时,要多层面、多渠道选拔,避免长期以来由本校选拔留校“近亲繁殖”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拔方式.辅导员的选拔工作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等相关单位按辅导员任职条件及笔试、面试考核等相关程序具体负责选聘工作.要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结构,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2)完善培养培训工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学制定辅导员培养培训规划,逐步构建岗前培训、日常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骨干培训、学位提升等等分层次、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应建设科学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建立质量评估制度,并注意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分类培训.”[2]学校应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培训培养工作力度,编制辅导员工作手册和培训教材,制定并实施培训规划,应拓宽培训渠道,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重点举办培训会和交流会,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学生处定期对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作为辅导员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3)健全考核、激励制度.考核包括个人自评、学生评价、校院考评等综合评价,对于辅导员的工作量,上无限制,超过标准工作量的给予与工作量对等的物质报酬,经考核达到优秀者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岗位津贴和辅导员特殊津贴,同时授予“优秀辅导员”称号.学校根据实际,将辅导员的收入纳入到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辅导员的工资、福利、校内津贴等待遇,不低于同期教学、行政人员的待遇.可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福利方面也应给予辅导员一定的倾斜.如为居住在学生宿舍的辅导员发放住勤补贴,为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状态的辅导员给予通讯补助,为晚上和周末值班的辅导员发放加班补助等.(4)完善科学发展机制.“辅导员既可作为教师又可作为党政管理干部,既可以按照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根据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晋升相应的行政职务”[3].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设置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专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聘用资格实行指标单列、序列单列、评审单列,其任职资格由教育部门统一组织评审.学校结合实际,在本校教师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范围内,合理设置辅导员评聘比例.


4.实施正规管理,促进辅导员队伍整体功能的发挥.辅导员队伍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使辅导员队伍陷入多头领导的困境.许多高校辅导员人事编制在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在人员的使用管理上有决定权.但和辅导员有关的待遇、职称等二级学院却又不承担相应责任.许多时候,辅导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这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非常不利的.鉴于此,辅导员队伍可以交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管理,即人事编制放在学生工作处,由学生工作处统一安排工作任务,进行培训、考核,制定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及各种奖励办法等.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二级学院起监督作用,负责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议.辅导员的职称评定、晋升等工作由学校统筹,人事处负责,学生处把关.理顺管理体制,实施正规管理,可以改变多头领导的现状,极大地激励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辅导员队伍整体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