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一策”让服刑人员成为有用之才

点赞:6141 浏览:200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2年的春天似乎要比往年来得晚一些,田野里的油菜花还是零零星星的,开得并不耀眼.空气里还有一丝丝寒意.3月6日,记者走基层来到了四川省金堂监狱采访.监狱坐落在离金堂县城不远的小土坡上.从威严的大门看进去,路上填着新土,监狱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

金堂监狱集中了一批职务罪犯.近年来,金堂监狱一直在探索推行“一犯一策”的人性化管理模式,着力营造服刑人员悔罪自新的良好氛围.

高墙里的“诗人”——监区会谈室.

一个身着浅蓝色囚服、中等身材、戴着帽子的中年人,笑嘻嘻地走了进来.监狱民警告诉记者,他就是因为职务犯罪而被的李名.

李名坐在记者对面,有些腼腆,还带着一丝书生气.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5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跟着母亲长大的他,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勤奋学习是他唯一的选择.他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1982年顺利大学毕业.在工作中,因为在文学方面的突出表现,不久进入了四川省的一个二级城市市委宣传部工作.2003年,他又被调任市政府副秘书长.

当记者问他:“今天坐在这里,你觉得最对不起的是谁”他的眼睛里不经意闪过一丝忧伤.

“最对不起的是我的母亲,还对不起组织.组织培养了我,我今天却进了监狱.

“刚进监狱时,我极度颓废,想到这么长的刑期,一切都无望,这辈子完了.于是在劳动、学习之余,我总是不停地绕着监区行走.想急切地走出牢门,走回原来的生活.那时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排解苦闷,走路成了我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式.我知道这样是徒劳的,但我每天依然迷茫地不停地走.

“除了走路,我还常常伫立在一个晾衣服和鞋的平台上长久眺望.监狱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一条大路就是那扇门.从这个门走出去,就可以走回家乡.家乡是自由的,是温暖的.现在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自由,权贵和金钱对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针对李名的这些行为,金堂监狱的民警们看在眼中,想在心里:不能让他就此消沉下去,只有寻找更为适合他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才能实现监狱对服刑人员的改造.

民警找他谈话,对他说:“这样走是走不出去的,望也是望不出去的,因为你的心里也有一道墙.只有打开了心里那道墙,你才能走出去.你不是喜欢文学创作吗,为什么不拿起笔把感触写下来.警示和教育社会上的人呢”民警的一席话,点醒梦中人.

此后.李名不再消沉,坚持每天写作,将对过去的反思、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未来的展望,用文字记录下来.到目前他已经创作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都是关于他在监狱里的反思和思考,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规劝在领导岗位上的人,把握好自己,不要迷失了自己.

李名的文字是真诚的、朴素的,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情感饱满.就是这种真诚,为他的文字赋予了感染力.很快.李名的文章就在许多报刊上发表,近年仅《四川文学》就发表了他五六部中短篇小说,大众文艺出版社在2009年8月正式出版了他的诗集《清江诗稿》.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和狱友合著的《狱中感悟》文学作品集,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李名创作、编导的情景剧《炼狱》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他在其中担任主演,在全省巡演中取得了很好的警示效果,还因此立功.

如今,李名因良好的表现已获得两次立功、七次记功、无数次行政表扬,减了两次刑.他很开心地告诉记者:“目前,我已经减刑了4年又10个月.”

狱中的藏学“专家”

一监区有名藏学专家,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藏学是一门净化心灵的学科,在监狱里研究,颇有些禅意.一个人为什么到了监狱里,才想到了净化心灵呢

席军,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就是藏学.入狱前,他曾经是一个县委书记.2008年10月,因职务犯罪被判入狱,在金堂监狱.

席军语速平缓地告诉记者,当初进来,心里非常想不通,跑项目是要花钱的,至于怎么花的,他心里是有苦难言.不管咋说,他都要负领导责任.

席军还说,你不知道一个县委书记的权力有多大,关于经费和人事,表面要开常委会集体决定.但最终就是书记一句话决定.我听惯了阿谀奉承的话,高高在上.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一些有目的的所谓的朋友,打着礼尚往来或者人之常情的旗号,一次又一次的来.一次不收.两次不收,还可以说得过去,但不断的来,谁也抵挡不了诱惑.这些人个个都是信誓旦旦,声称你知我知不会有事,殊不知,都是些唯利是图的人.

在监狱里,席军非常地消沉.随着在监狱中的不断教育改造,民警不断鼓励他,让他人尽其才,又让他燃起了希望之火.

在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读研究生时就对藏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监狱里除了劳动,余下的时间只有这些藏学书籍陪伴.

席军不但和另一名职务犯罪人合作出版了《狱中感悟》文学作品集,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最近他写的一篇藏学研究性文章也被国家权威选本收入.


“不管是在监狱里,还是监狱派往外地作警示教育.我都积极参与.”席军说,他在警示中反思.在反思中思考,在思考中改造.如今他已减刑了2年又10个月.

“专利”赎罪

董磊是个天才!

像李名和席军这样的职务犯罪的服刑人员.在金堂监狱有不少,他们在服刑期间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改造的动力.入狱前的董磊拥有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建筑的双学位,曾获过四川省政府的科技进步奖.

董磊在交通系统工作多年.顺风又顺水.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金钱面前没有站稳脚步,犯了受贿罪.

到了监狱后,董磊萌发了把过去在外面没时间搞研究的东西重新拾起来的想法.第一个想到的是在施工中遇到的水下浇筑混凝土屡屡失败的难题,过去水下浇筑混凝土没有一个标准,都是靠人来估算.而施工中经常遇到测算和实际施工时的误差,这样一来工程的损失相当巨大.于是,他请监狱民警帮助他搜集资料,自己潜心钻研,研制出了“水下浇筑导管埋置深度显示仪”,对水下砼桩基等浇筑工程进行施工控制.并于2009年11月11日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一犯一策”让服刑人员成为有用之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此后,董磊又与监狱里另一名曾是“神偷”的服刑人员共同研制出了让所有开锁匠都直呼不能的“双锁芯弹子锁及其钥匙”,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迄今为止董磊已经收到了数十封来信,想购写他的专利,特别是水下浇筑混凝土的专利,具有相当高的市场价值.

金堂监狱教育科对服刑人员参与成人自考也相当支持,所以董磊报考了美术教学专业的自考,通过了全部的考试,只缺出狱后参加面试就可以获得学位.另外,他还在攻读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自考学位,想利用服刑这几年,把这两个专业都拿下.而与此同时,他在狱中的另外两个产品,正在积极地进行专利申请.

“一犯一策”让罪犯重生

监狱是一个特殊场所.金堂监狱从创新教育上充分发挥每个服刑人员的特点和专长,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劳动改造.几年以来,共有130多名服刑人员,参加了创新教育的专项科研活动,到现在已经有几十项取得了国家专利.同时监狱还利用服刑人员在基建上的特长,请他们把好基建上的合同关口、招投标关口、质量关口.为金堂监狱改扩建工程节约了1200多万元,工程质量上也得到了提高.

对于金堂监狱职务罪犯的管理,很多地方的监狱都来学习经验,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服刑人员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监狱里找到方向.依然为社会做贡献.于是应运而生了“一犯一策”的管理模式,确定“三责任”人,每个月对他们的服刑情况进行评级和记录,每个季度作出综合评价,每年进入综合的记录.每个服刑人员的情况,监狱和有关部门都了如指掌.

目前金堂监狱有多个个性化改造小组,监狱先后确认了职务罪犯课题研究项目53项.金堂监狱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工作,激发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热情,由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文中服刑人员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呼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