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考试泄密引发的

点赞:32309 浏览:1535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并报道的各类资格考试泄题事件、高考泄题事件、研究生考试泄题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其所折射出的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人才选拔机制、监管体系漏洞,以及升学、就业公平竞争等问题,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讨论和质疑.考前泄题、考中、考后等等,这一系列关于考试的负面消息,让人们再次反思考试制度的公信力到底该如何维护.

[关 键 词 ]考试泄密;监管;诚信;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08-01

2012年12月22日进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结束之后,一些考生表示,开考前1小时,大学英语四六级便在网上传播.这已经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连续第七年、第十四次疑似泄题.

事实上,除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近年来,无论是中高考、自考、考研等学历考试,还是司考、医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等资格考试,泄题事件均时有发生.甚至,学生行为已经蔓延为一种全球性的诚信灾害,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容忍甚至认同的氛围,在国外,有人竟因此将之称为文化(cheating culture).

一、考试机制弊端催生“产业链”

仅就考试本身来说,一个考试往往涉及多个流程,从命题、组题、印刷、运输直至考场监管各个环节都可能会泄题.从近年来的考试舞弊案例来看,出题专家外传信息、印刷人员偷印答案、运输人员拆封试卷、监考人员里应外合等泄密手段五花八门,考试流程的复杂提高了舞弊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考生宁愿铤而走险,使得考试拥有巨大的需求市场,这也成其屡禁不绝的温床.可以说从考试诞生之日,泄题的顽疾就伴随产生,如今已形成一个能够获得巨大利益的“产业链”.

二、古今中外各国的考试舞弊与防弊

(一)我国古代科场中的防弊措施

考试作为历史上各阶层向上流动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和舞弊行为联系在一起.古代科场中,诸如冒籍跨考、替、怀挟、割卷、通关节等等,舞弊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科举考试中的舞弊与防弊是一对矛盾,为了整治科场风气,选拔真正良才,历代统治者制定了极为严格的考录制度.

由考试泄密引发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从宋代起,就开始实行贡院锁院制度,即考官在考试前数日就被锁宿于贡院之内,不许其与外界来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防止请托之弊,从而很好地防止考题的泄漏.明代的乡、会试中对考官、场官的设置又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如明代规定:“会试,御史供给收掌试卷;弥封、誊录、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检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此外,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在士子交卷后,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化的试卷校阅制度,以保证客观、公正的凭文决定去留.作为复查性制度,复试、磨勘在清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复试之法在清初得以采取,到嘉庆、道光时期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磨勘制度得以确立是在顺治二年(1645年),它的基本原则为:“首严弊幸,次检瑕疵.此外字句偶疵,念系风檐寸晷,不妨宽贷.”

(二)国外对学生行为的处罚

在国外许多大学,一般制定有一种类似于纪律守则般的荣誉行为规则,以应对各种学术上的不端、行为.在美国,具有荣誉行为规则的学校有100余所,斯坦福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在斯坦福大学,对于荣誉行为规则的初犯者,给予停学1/4学年和40小时社区怎么写作的处罚;对于“无可挽救”的行为,学校给予开除处分.而且在斯坦福大学,任何处罚都将经过由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组成的陪审团的听证,学校里还设有处罚办公室,负责监督、协调和发布对学生的一切处罚决定.

三、对我国防治措施的再思考

(一)呼唤法律出台

考试之风,愈演愈烈,几成社会顽疾.考试寄托了整个社会关于公平的梦想,试题泄露等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的感觉,考试中的违法犯罪问题,已经到了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的地步.没有专门法律的严格界定,单靠比照套用《刑法》中泄漏国家机密等罪名的办法,显然无法解决国家考试实践中的很多现实复杂问题.比如,出现考题泄露,究竟属于特别严重的情节还是严重情节,单位将担负什么样的责任等等问题,都需要法律给出一个规范的说法.期望能够通过启动新一轮《刑法》修正程序,将罪入刑,这是现实中国考试实践的迫切需要.

(二)建立诚信考试体系

针对考试泄题舞弊等现象,也不应该存在“立法依赖症”,而应该在现有的法制框架下,在监管惩戒等方面加以改革完善,加快建立健全全社会范围的个人诚信系统,并将考试诚信作为重要一项纳入到该系统中.

从2004年起,教育部持续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开展“诚实守信,诚信高考”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所有考生签订“诚信高考承诺书”.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对于促使绝大部分考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具有良好作用.2007年,在组织签订“诚信高考承诺书”基础上,教育部进一步对全国考生实施“诚信档案”管理,对严重违规行为,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供高校、招生单位乃至将来的用人单位查询,从而把对考生的诚信教育从道德层面提升到了制度层面.

诚信考试必然要仰赖于诚信社会.维护和发展诚信考风,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风尚,有利于促进诚信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建立诚信社会,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可以为诚信考试提供坚实的社会保障.维护诚信,必须标本兼治,既需进行诚信教育,以法治考,更要治理不良社会环境,以诚治考.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