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诒:为了中国的“哈佛”

点赞:3536 浏览:98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3月12日,73岁的丁祖诒因病在西安逝世.

2011年12月29日晚,丁祖诒来到西安翻译学院“唱响2012”元旦文艺汇演现场,这是他与他的学生见的最后一面.晚会上,丁祖诒唱了一首他最喜欢的歌—《相逢是首歌》:“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等”

他还将新院长沈久福介绍给学生,并给了沈久福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个拥抱,满含着无法言尽的托付.25年,伴随着一所民办大学从无到有,再到全国规模最大、教育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丁祖诒与他的一批又一批学生相逢、离别,一起分享苦难和成功.13万学生,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不过,他托付给继任者的除了自己的学生,除了翠华山下那一片校园,还有那个他一直追寻的梦—让西安翻译学院成为中国的“哈佛”.

高考落榜生登上大学讲台

1957年,就读于南京第十一中学(南京最好的两个中学之一)的丁祖诒高考落榜了.这一结果不仅使他自己觉得意外,老师、同学也觉得非常意外.

丁祖诒曾获得过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优胜奖,以他的实力,考一个名牌大学是手到擒来的事儿.事实上,他的高考成绩单也非常优秀,每门成绩都在90分以上(百分制),得到了清华大学的青睐.这样的成绩,怎么会落榜呢?

真正的问题出在了政审上.丁祖诒家庭出身不好,父亲被定性为“历史反革命”后领刑10年,他自己在中学阶段也有所谓的“言论”,而且还有为老师辩护的行为.那个年代,家庭出身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丁祖诒怎么会逃过呢?

可丁祖诒不甘心,第二年,他在第十一中学边代课,边复习,准备继续参加高考.熟料,因为此前的“言论”,他竟以一名临时代课老师的身份顶替了该校正式教工的“运动指标”,受到“留团查看”的处分.他的档案中则多了一份“据说此人系第十一中学开除分子”的材料,当地派出所没有查实,就加盖了大红公章.

这份材料,彻底击碎了丁祖诒的大学梦.

后来,在十一中老师的推荐下,丁祖诒成为南京电磁研究所的练习生.不久,研究所迁往西安.

在研究所工作期间,丁祖诒除了继续提高高中时学的俄语水平,还自学了日语、德语,并在西北大学办的夜校班学英语.他觉得一个高中生要在知识分子成堆的研究所出头,学好外语或许是一条捷径.

有了一定的外语基础后,丁祖诒开始用“丁坦”这个笔名在国内多种刊物上发表翻译文章,国内多家“译丛”杂志纷纷聘请他担任“特约翻译员”.

但是,丁祖诒对他的大学梦一直念念不忘.在一所业余大学—一机部机电学院,他用3年时间完成了六年制本科高压电器专业的学习,并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然而,别的同学毕业后都有了称心如意的工作,他却被下放到高压电瓷厂装配车间“劳动锻炼”,罪名是“重复五七年向党进攻”.而真正原因是,他揭发了单位个别领导以权谋私克扣徒工工资等问题.这一次,他的团籍也被开除了.

此后,被丁祖诒揭发的那位领导确实因腐败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但丁祖诒的劳动改造却已成定局.

1973年,政治形势有所宽松,丁祖诒被调入西电公司所属的一所职工子弟中学,当上了一名外语老师,同时兼教数学.

高考恢复那年,一位学生家长找丁祖诒给他的孩子辅导功课,结果,这个孩子考进了西安交大.第二年,又有几个孩子在他的辅导之下顺利地考进了大学.在西电公司电缆厂负责职工业余教育的王新民慕名找到丁祖诒,请他用业余时间为职工子弟办一个高考补习班,也算为职工解后顾之忧.

补习班最初的授课地点是在车间的一个会议室,第一天100多人听课,第二天就增加到200多人,最后,补习班设在了电缆厂子弟小学,扩大为12个班.

丁祖诒借去南京看病之机,在病床上完成了一部30万字的《英语常用词用法手册》,并四处借钱自费出版了这部书.书卖得很好,不仅走俏于西安市的高中生、大学生中,就连南京市的各个中学也纷纷.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为他敲开了走向大学讲台之门.

1983年初的一天,丁祖诒得知西安石油学院面向社会招聘英语教师,便拿着他的书上门应聘.那时能够出书的人并不多,再加上试讲效果也不错,丁祖诒被顺利录取.

从高考落榜到登上大学的讲台,丁祖诒等了整整26年.

外语培训班变身民办大学

上世纪80年代,外语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人们称为高考、求职、升职、出国的“敲门砖”.面对扑面而来的外语热,头脑灵活的丁祖诒一边在大学当老师,一边在校外办起了外语培训班.

丁祖诒聘了两名工作人员,在一个只有两间房子的院子里,挂起了一块“西安外国语联合培训部”的牌子,一间教室,一间办公.

起初,他与旅游部门合作,义务开办了西安地区首届导游培训班,4个多月之后,全班50名学员有43人顺利通过了陕西省旅游局组织的导游证考试.

初战告捷,丁祖诒信心大增.接着,他又招收了4个业余外语口语班和4个导游大专班,还办起来西北首家意大利语的导游班,以及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培训班.丁祖诒的培训部在西安的名声越来越响.

培训部规模不大时,丁祖诒在石油学院与培训部两头跑.后来实在忙得不可开交,他就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借调到西安市翻译协会.

丁祖诒停薪留职不是简单地不领工资,作为留职的一个条件,他还要给学校返还工资.石油学院一度将他返还工资的标准提高到百分之二百,甚至百分之四百.这实际上就是让他在回校任教与自谋生路之间做出选择.

经过一番挣扎,丁祖诒选择离开了石油学院.为了这一选择,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仅大学教师的职位没了,三室一厅的房子没了,“旱涝保收”的福利待遇没了,妻子也与他离了婚. 其实,当丁祖诒带着一家三代七口人搬进一间15平方米的小房子时,他的心里已在酝酿一个大计划—办一所民办大学.在他看来,高考落榜生就如同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给他们添上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大学继续深造,同样会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他把帮助高考落榜生重返大学校园,视为“第二希望工程”.

1987年9月,西安翻译培训学院(以下简称西译)在西安西郊热处理厂招待所的一栋两层小楼里挂牌成立了.

1988年春季,西译第一次招生录取了300多名新生,再加上从培训部转来的学生,共计有600多人.

到了秋季招生,丁祖诒更是卯足了劲儿.他亲自带人到汉中市招生,在一所重点中学门口,对方听说是一家民办高校,连门都没让他进.最惨的是,由于招生介绍信上公章不全—少盖一枚骑缝章,他还被当做骗子“请进”了汉中市局.最后还是一位学生家长给他解了围.

那一年,西译在汉中招了270多名新生,整个学院共招到全日制大专新生600多名.

学生多了,食宿又成了问题,丁祖诒赶紧又租了两处地方,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第二年,在西安市团结南路,丁祖诒又租下一幢五层楼,并投资60多万元盖起两幢二层楼,西译拥有的校舍超过了5000平方米.学校还装备起供40个班级使用的现代化教室,建起了听音室、录像室、语言实验室、英文打字室、微机室,还有一个供数千人同时使用的无线听力系统网络.

到1990年,西译已是一所拥有2000多名全日制在校生的民办大学,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外语类民办高校.

这时候,拥有属于西译自己的校园,就成为丁祖诒最大的心思.

翠华山脚下建起美丽校园

现在回头去看,丁祖诒在距离西安市中心以南28公里的长安县太乙宫镇建校园,的确是一项创举,但在那个时候,他走的却是一着险棋.

首先是经济风险.丁祖诒购写新校址总共需要花费630万元,首付50万元,如果不慎造成违约,单是每天的违约罚金就是千分之三.而他要将新校址上的一个旧工厂改造成大学,还另需投资1000万元.

按照国家政策,民办学校投资人把办学积累用于写地建校舍,这部分资产将来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况且,丁祖诒此前几年办学的积累在如此大的资金需求量面前,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其次是学生流失的风险.当时不管公办还是民办,所有的学校都在市区里,西译要从市区迁到远郊,有人便分析生源至少要流失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对以后的招生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还有一个风险,就是职工队伍能否稳定.职工们离开市区去远郊住集体宿舍,一家老小谁来管呢?

这些风险,丁祖诒当然也考虑到了.他先是苦口婆心地做职工们的工作,以学院的发展远景打动他们.接着就是筹钱,他率先停发自己的工资,然后四处求人从银行贷了60万元,最后一招是给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请求家长将1000元的学费提前预付,算是对学校的支援.

1994年1月3日,对丁祖诒而言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鞭炮声中,他将“西安翻译培训学院”的校牌挂在了新校园的大门上.西译从此有了自己的校园,结束了靠租房办校的历史.这在中国民办大学里也是首创.此时,这所学校已拥有近5000名学生.

上世纪90年代,全国民办高校有500多所,如今还幸存的不到20所,西译便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西译还从一个外语类大专学院晋升为综合性本科大学,并拥有了学士学位授予权.

在中国民办教育领域,西译创造过“三最”—招生数量最大、在校生规模最大和就业率最高,迄今,无论是其规模,抑或实力和特色,也依然占居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制高点.

丁祖诒常说:“有能耐年年将近万名学生招进来,就要有爱心将他们送出去,否则,搞那么多创新、那么多管理、那么多宣扬干什么?”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丁祖诒将学生“送出去”的成功.


中国公办大学的一个特点是专业分得过细,丁祖诒将其形容为“单专业”,学生进校门是这个专业,出来还是这个专业.丁祖诒则为西译学子规划了一条“复合型”求学之路,以和公办大学错位发展.

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就是“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即使主专业是外语,也要同时辅修诸如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旅游、涉外文秘等涉外专业.同时,还要掌握办公自动化、网络知识、礼宾礼仪、现代公关、外贸函电,甚至汽车驾驶等多种现代技能.学校甚至还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考取相关专业的各种上岗资格证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取得全国统考的外销员证,学习国际会计的要取得会计证,国际旅游专业的要取得导游证,涉外文秘要取得秘书证,计算机应用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等等.

西译一直以来都高调宣布,他们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其背后的秘密就是“复合适用型双专业”.2010年,国家权威部门对全国民办高校2005—2009级毕业生所作的工资水平抽样调查表明,西译毕业生的“个人平均月工资”和“商务英语专业平均收入”两项均居外语类民办高校之冠.

研修院模式制造高薪翻译

民办院校一般都是宽进严出,在生源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有的高职录取分数线已降到不能再低的程度.但是,丁祖诒却要反其道而行之.

2008年,丁祖诒破天荒地对自己的生源“连砍三刀”:停招面向初中毕业生的5年制高职,停招外语基础相对薄弱的“三校生”;停招计划外自考专科生.2009年,西译开始力争将全部三本新生纳入二批本科院校的招生计划中.丁祖诒说:“我就是要试试,哪怕我今年一个也招不着,不然民办高校永远都会在三本的行列中徘徊.”

丁祖诒过去是烧七八十度的水,现在要烧九十度的水了.

不过,西译并不排斥落榜生,从10年前开始,西译为落榜生就规划了另一种培养模式.

2003年9月,西译成立了五年制的翻译研修院,从每年录取的计划外自考生中选取100名外语基础好、高考总分高、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前提是要自愿放弃国家的自考本科学历和学位. 这个旨在培养同声传译人才的研修院最大的特点是,任何人都不能讲汉语,吃饭的菜单都是英语的,即使校卫队的人也必须说一口英语.这一切,就是要人为地营造出一个英语环境.丁祖诒很乐观地说,“具有了同声传译的本领,还需要就什么业?还需要给别人打什么工?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创业,挂一个牌子‘同声传译,每小时2000元’.”

研修院出来的不少学生果然不同凡响.美国蒙特雷翻译学院是专门为联合国培养会议翻译的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亲自到西译挑选学生到他们学校读硕士学位,第一次就录取了8名.香港理工大学已连续3年录取了三批硕士研究生,共计80名.第一批17名毕业生已在香港就业,月薪2万到3万港币.

2003年之前,西译的毕业生主要被三资企业聘用,有着连续16年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被聘用一空的记录.近年来,西译开始向毕业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就业平台和深造机会,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十余所大学纷纷与西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西译应届毕业生考研、出国深造或劳务成为又一潮流.

据说,在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背景下,西译对到6月份还不能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每人每月600元的基本生活费直到就业.多年来,从没一个学生领过这笔钱.

2009年,西译的17名师生获得了国家公派去东欧留学的机会,这在中国民办院校尚属首次.副主席到保加利亚访问时,到机场欢迎的中国学生中有6名是西译的学生,习副主席听说后脱口而出:“我们是老乡.”

争议中坚守造就“魅力先生”

西译创办25年,走出的毕业生有10万名,还有3万余名的在校生;为国家积累了数十亿的公益性资产;提供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

但关于丁祖诒的争议却一直很多.比如,他在学校实行“全日制全住校全封闭”的准军事化严格管理,就曾经引起学生的反对.1995年秋,有新生不习惯这种管理方式,熄灯后在宿舍唱《国际歌》,还高喊“!要自由!”以示.

丁祖诒:为了中国的“哈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丁祖诒并不理会,在他看来,学生有情绪,要发泄很正常.三天之后,他向学生解释:全封闭管理是为了对得起家长为你们付出的血汗钱,为了让你们更集中精力在学习上.他认为这种管理办法是有效果的,证据之一是三资企业都很喜欢西译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更习惯和更能遵守三资企业的严格管理.

西译还有“十不准”,其中一项是不准谈恋爱,这也曾受到学生诟病.丁祖诒却说这是为学生父母着想.“好不容易花了那么多钱供子女上四年大学,都让谈恋爱谈掉了,能学到什么知识?”

丁祖诒获得过很多褒奖,譬如“魅力先生”、“东方之子”、“华人百杰”、“亚洲名人”以及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中国最具责任感教育领袖、“中国民办终身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等,多达60多项.其中,最具争议的则是2004年由美国五十州高等教育联盟授予他的“中国最受尊敬大学第十名”,以及“中国最受尊敬的校长第二名”.

方舟子经过调查认定,这是一则付费广告,并非出自《洛杉矶时报》记者采写的报道,同时,方舟子还揭露其颁奖机构为草台班子.

2004年11月8日,《环球时报》发表了署名“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唐勇”的文章—《中国大学排行榜哪里来》(副标题为《西安某校排名第十,本报记者查无实据》),该文章被《西部发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