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治理需要新思路

点赞:12856 浏览:563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对于网络谣言,管理部门要深刻查找这些谣言背后的社会原因,有效疏导社会不满情绪,这才是根治谣言的有效策略.

最近,关于网络谣言的认定标准以及是否应该将其入罪,是否应该动用刑事、行政手段加以治理,在网友中引起广泛争议.其实,如果过度采取刑事、行政手段来治理网络谣言,将会对正常的舆论生态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网络谣言治理需要新思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问题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网络谣言的产生与扩散有一定的社会土壤.一条谣言的产生,除了造谣人主观恶意故意造谣,还有一些是出于讽刺现实的目的而人为创作的.就谣言的传播而言,一条谣言之所以被广泛传播,众多接力式传谣者中,除了一些明知是谣言出于发泄私愤或娱乐需求的目的故意传谣外,还有相当一些人属于对谣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或半信半疑,或深信不疑而传谣,有的传谣者参与谣言传播不仅没有恶意,甚至还出于助人为乐或者积极行善等善良目的.

一条谣言传播得越广,参与传播的人越多,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信任这条谣言的人越多,毕竟,对于明知虚检测的东西不会有那么多人故意去传播.而人们对谣言的信任越广越深,或者谣言对民众的迷惑越广越深,则说明这条谣言与民众的心理倾向存在某种程度的契合.按照传播学中的“既有倾向”理论,受众对于与自己既往的主观心理倾向越是一致的事情,越容易接受.而对于与自己既有的主观心理倾向相矛盾的事情,或者拒绝接受或者进行自我心理辩解来消除这种矛盾,总体倾向于拒绝接受.

从某种程度上说,受众对于一些负面社会问题,比如涉及官员腐败、社会矛盾等问题的谣言积极参与传播,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受众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态度,或者虽不信任这类谣言,但出于发泄某种情绪参与传播,或者因为此类谣言符合了他们心目中对于某些社会问题的心理预期而出于某种“正义感”参与传播.

以往治理谣言,往往从提高公众的鉴别能力、增加信息透明度等出发,这些按照谣言的生成原理所采取的措施,的确是治理谣言的必要手段.但是,很多谣言的产生不是凭空的,也不是少数几个人恶意中伤的结果,尤其是一些影响较大、传播面较广的谣言,绝不是仅仅一两个造谣者能够掀起巨大波澜的,一些全国性、全民性谣言的生成与传播往往是有深刻社会原因的.很多谣言是社会问题情绪化的产物,而这种情绪化的广泛扩散是符合民众心理预期的结果.有一些人鉴别能力高,不相信某一谣言却加以调侃式扩散.故意以谣传谣的人,也有可能是出于情绪宣泄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些所谓的谣言是符合社会预期、符合民众心理期待的,而民众参与谣言的传播仅仅是为了宣泄被压抑的社会情绪,那么,管理部门就不能只将这些谣言简单扼杀,仅仅通过对造谣者打击压制,甚至提升为刑事处罚完事,而是要深刻查找这些谣言背后的社会原因,有效疏导社会不满情绪,这才是根治谣言的有效策略.

在中国古代,管理机构的人员就有民间“采风”的习俗,通过“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来达到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目的.其中所采的“风”,即民间歌谣,并不全是事实确凿的,有的并不排除“谣言”的成分.但是,古代官员民间“采风”的目的是观察其中的民间情绪,吸收其中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合理成分,而不是为了打击那些民间“造谣”分子.

如今网络发达,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发展,面对来自众多网民的网络之“风”,一些官员想到的不是“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不是透过这些民“风”来“照照镜子、洗洗澡、正正衣冠”.这样不但不利于自身改过自新,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也不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根本措施.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