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律师贾明军:听内心,寻找蓝海

点赞:5683 浏览:1920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8年前连牙疼都没钱看病的年轻人,现在年收入过百万元,开着豪车、住着别墅,过着低调而奢华的生活.他就是很多正在闯荡的年轻律师耳熟能详的一段励志故事的主角――上海沪家律师事务所创办人贾明军.

了解贾明军的故事,你或许会说那是另类,但也可能会说那是传奇.

现在的贾明军,头衔已经主动去掉了很多,比如:上海沪家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上海市律师协会民事法律研究委员会主任等.或许,他的名气与实力,已不需要太多注释.他成功的计算式是这样的――

中专+自考

对于一位在全国知名的律师而言,贾明军的早期履历确实很难找到让很多人“稀罕”的亮点.1976年出生的他,在1990年的时候考上了河南中原石油学校.这只是一所中专学校,他选择了这所学校的石油工程专业学习.

谁也没有料到,此后的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得如此之快,这一定程度上让贾明军后来不得不几度回到校园,既为了提升学历,也为了增长能力――现在,他也不时地到各大高校去,但已经不是求学,而是给大学生以及在职研究生们讲课.

中专毕业后,贾明军被分配到了山东东明县中原油田采油六厂采油二矿采油四队,做一名采油工.“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有石油,我的心里乐开了花等”这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曲,可以作为历史的缩影,彰显了石油工人的光荣与梦想.毫无疑问,贾明军也曾为自己的采油队打出一桶桶原油而激动,只不过,他心中还有更大的梦想.

要不要做一辈子的石油工人?

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也意味着要默默地准备:在油田工作时,这个年轻人没有像其他工友一样下了班就打牌、聊天,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法律科目的自学考试.之所以选择法律科目,贾明军坦言当时看到了很多港台剧,比如《法网柔情》《一号皇庭》等,因为觉得律师很神气,就学了法律科目.

自学法律颇有成效,他最终还通过了律考.那时候,律考考试通过率不到10%.何况,他只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石油工人.

贾明军在考上律师资格后才发现,通过律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并不是通过律考就能实现的.他最直接的尴尬是,压根就没有人接受这个从石油行业转到法律行业的年轻人.

很多年后,贾明军回忆起这段经历都还有些“耿耿于怀”:“通过律考后,我毫不犹豫地主动申请下岗,然后当律师去了.但发现连个实习的律所都不好找.因为招聘单位都要问一个常规的问题,‘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有什么关系’?这对一个石油中专加自考法律的年轻人而言,实在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1997年,贾明军来到北京参加人才招聘会,一家家地投简历,处处碰壁.甚至在碰了“几鼻子灰”以后,他只好“下岗再就业”――上培训班学打字,准备以后当打字员.

小城-都市

正所谓“天道酬勤”, 贾明军的执著和努力被家乡的一家律师事务所主任知悉,在1998年年初,他进了当地最好的律师事务所――河南濮阳飞鸿律师事务所.他先从实习生做起,因为不易,所以他格外珍惜实习的机会.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拖地、擦桌子、打扫指导律师的办公室,上班认真向指导律师学习办案业务、跑案件,下了班偷偷躲在所里唯一的“高级”电脑房里苦练康柏586.不过,在入行3年之后,他也发现了不适应之处.

2001年的一天,贾明军在与客户推杯换盏时,刹那间陷入了迷茫与困惑,眼前熟悉的一切突然变得陌生,思维仿佛穿越到一二十年后,想象着自己那时的样子:一切似乎都没有太多变化,除了口袋里的钱会再多一些,或许还会更胖一些,还可能挺着一个更大的“将军肚”.

蓦然间,他发现这并不是自己追寻的人生,成为一名律师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不会因此带来长久的成就感.“离开此处,到一个新地方去!”仿佛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

恰逢上海世博申办成功,浦东开发区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这对律师业也是一个机会.于是,贾明军选择了上海.不过,这个地方也和北京一样,并不容易进入,尤其是相对封闭的律师圈子.

2001年,25岁的贾明军从家乡转战上海,希望有所改变.但现实又一次打击了他.他曾经拿着100份简历,从上海海运学院出发,沿着浦东大道走,见到一座写字楼就进去找律师事务所投简历,从陆家嘴的金茂大厦到浦西的淮海路都去了,结果石沉大海.后来有人提醒说,你找的都是好地段,入职条件高,不如去杨浦、虹口这些不太好的地段试试.结果,还是没单位要他.

婚姻律师贾明军:听内心,寻找蓝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婚姻家庭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多年后,他不无自嘲地用“一无关系、二无创收、三无学历”的“三无人员”来形容自己.无论是现在还是10年前,很少有律师事务所愿意接收这种人.即便是其他行业,也没有合适的机会让他留下,只能铩羽而归.

2003年,他第二次来到上海.不过,一开始也还是不顺利,甚至有一次“惨痛”的经历:有一天,因牙不好引起头疼、发烧,去诊所的话估计要100块钱.但是他看不起病,只能在家里躺着,怕家人担心又不敢对家人说等

不过,幸运之神还是降临了,他的执著和真诚感动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和他签订了聘用合同.终于,他打入了梦想中的上海律师界,成为沪上6000余名律师中的一员.

勤奋×团队

虽然到了他的梦想之地,不过,要适应上海的环境也并不容易.好在,上海的优点就是机会多、重实力,有关系可以活得很好;没关系的,只要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也可以活得很好.在上海待了7年后,贾明军再说这句话时已经斩钉截铁,因为他自己的奋斗个案足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

在办了居住证、律师执业证以后,他首先遇到的是案源问题.起初,贾明军选择的是房产律师;之后,他又选择了婚姻律师.这个看起来有点儿琐屑的婚姻法领域不仅让他在上海“吃上了饭”、站住了脚,最后还让他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航者.

多年后,贾明军还是很感恩于第一家接纳他的律所――金世永业(上海)律师事务所.他感慨地说:“我就是在这个所开始精习网络、练习接待客户的能力的,这里培养出了我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的品性.”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值得他学习的好律师.

总结自己过去的几年,贾明军还是感慨到上海的头几年自己是多么的勤奋,“我2003、2004年工作的时候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走,加班都在办公室睡,连大年三十都没回过家”.

现在的贾明军其实已经可以过得非常从容.不过,他的反省精神又让自己不太安心于这么舒适的生活.他说:“最近,我接触了另外几个所的年轻人,发现他们真是很拼命.”贾明军从这群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当初自己的影子.

2004年1月,贾明军又跳槽到了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协力所是上海市有名的律所.在协力所的这段时光,不仅是他业务上突飞猛进的时间段,也是他大开眼界、从思想上进步的一年.尤其是2004年7月4日,贾明军作为电视台的特邀嘉宾,与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一起“说事”.节目播出后,案源剧增,贾明军的收入也一下子高涨起来.

其实,在协力所,他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律师行业是需要团队作战的.“我出道做律师以来,一直是单打独斗.是协力所的团队作战,让我领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且,协力所律师大腕云集,即使在今天,我们有些律师同行在聊起来的时候,都戏称协力所是律师界的黄埔军校”.

2005年8月,贾明军参与创办了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贾明军坦言自己在管理上做得不好,做业务和做管理毕竟不一样.

蓝海÷红海

2006年9月,贾明军又创办了上海沪家律师事务所,以婚姻家庭为怎么写作特色,成为全国首家专业婚姻家庭业务律所.也正是这个选择,让贾明军奠定了此后他在上海乃至全国律师界的地位.

经过缜密的考虑,具备独到眼光的贾明军开始致力于婚姻案件的研究.2003年10月,他与《法制日报》联系,在其“婚姻律师信箱”中担任点评律师,并在上海本地各种媒体上发表婚姻家庭方面的文章几十篇.渐渐地,律所的婚姻案件开始有所增加.到当年年底,他就写作技巧婚姻案件二十余起,创收十几万元.2004~2005年,成了他全力打造婚姻律师品牌的两年.此后,他迅速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至今,贾明军十分庆幸当初选择了这个领域,这个领域也成就了他;同时,他也改变了这个领域.到了2008年的时候,贾明军感觉自己在婚姻法业务领域中做到了“尽头”――经过5年的专业发展,他似乎看不到婚姻律师将来发展的远大前景,只是满足“小康生活”而已.但一年后,他突然发现,婚姻法与公司法、证券法结合的企业家事法律业务,完全是婚姻律师业务的“蓝海”,且处于初步发展期,前景可谓广阔.于是,他从2009年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断地学习.他不仅取得了SAC证券从业资格,而且还将其应用到了案件中.

这一次转型,让他尝到了从业以来最甜美的一块蛋糕.

“我们现在的重点就是盯上上市公司高管、大股东的离婚官司.”贾明军很冷静地计算着他的案源与业务量.现在,中国海内外的民营上市公司超过3000家,每家公司10个高管和大股东,那就有3万人.按照平均10%的离婚率,也有3000人.哪怕是1%的业务可以放到沪家律所来做,也有30起案件.不要小看这不多的数量,它们背后可是亿万计的财富.

尤其是,这些公司高管或者大股东的婚姻案件都涉及股权分割.这一块是以前离婚案件非常少见的,也几乎没有律师精通于此.贾明军和自己的团队就这样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啃”了下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律师怎么写作不存在绝对的专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极致是法律复合交叉业务的综合技能应用(比如,企业与家事业务,就是婚姻法、证券法、公司法、财税法的结合应用).

贾明军还凭借《婚姻、继承对上市公司股权影响》的课题获得了上海市静安区政府的资助,并先后在上海交大EMBA、上海财经大学EMBA、中国人民大学EMBA、CCEO企业家培训等机构授课――他全日制的教育履历只是到了中专就结束了,而如今却走上顶级高校的讲堂.

除了课堂,贾明军还果断地杀入婚姻法律领域的图书市场.自2003年来沪至今,贾明军已经出版业务专著多部,其中的《婚姻家庭纠纷律师业务》一书被全国律协推荐为律师业务指定用书,成为业内从事该领域律师的必读教材.

5年来,沪家律所发展稳定、影响力不断延深,已初步形成专业品牌的竞争优势,并且已基本完成从“律师个人品牌”向“律所集体品牌”的转变.对贾明军而言,他早年期望的那种功成名就或者名利双收的状态已经不是工作的重点,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自己是否快乐,是否喜欢这种工作方式.

最近,他时常忆起14年前在做工人的时候,他常常在落日下巡井,口袋里装着一个小收音机,听着善田芳老师的评书,走过滩涂戈壁,与觅食牛羊作伴;也常常想起那一群性格豪爽、意气风发的工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你身处哪一个阶段,快乐和苦恼如影相随,希望和迷惘似影相伴.”贾明军感慨道.

或许,正如苹果集团教父乔布斯说过的:“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11年11月下半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