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文化成为英语学习的彩翼

点赞:20790 浏览:938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学习英语,关键是正确得体地运用这门语言,因此,了解英语的语言文化尤为重要.英语教学中,应渗透英语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 : 中学英语教学 文化知识 跨文化交际

中小学英语教学大多会走进一个误区:学音标、记单词、读课文、背句型、套用语法结构等,认为把知识学得死就是记得牢,考试时就能得心应手得高分.其实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而更好地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知识、发展交际能力,让语言插上文化翅膀,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一、情景交际中,渗透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有许多版本,如牛津版、译林版、人教版等,但各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鲜明特点,即“文化渗透”,也就是在教材相似度检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跨文化意识.

现行英语教材中屡屡出现文化差异的话题,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呼、致谢、道歉等,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应对“赞赏”的方式截然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这在中国文化中是礼貌和谦恭的美德;而西方人则会直率地说:“Thank you very much.”他们认为赞扬是值得的,受之无愧,理所当然地应当接受.再如,在中国,朋友间相互走动,如果恰好是在吃饭,则会邀请客人一起用餐,客人会客套地说“我吃过了”,很少坐下来一起吃.而在西方国家,客人会很随便,吃过了就直接说“No, Thanks”,如果没有吃的话,则会直接毫不客气地坐下来一起吃,他们认为直率比客套更重要.

让英语文化成为英语学习的彩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渗透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准确运用语言.如很多中国学生早上见到老师或者在英语课堂上,习惯向老师问候: “Good morning,teacher!” 可是在汉语中可以把教师当做一种称呼,而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应该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教师Sir/ Mr.或Miss/ Mrs.不可以用teacher;在英语国家的日常交际中,无论年长老幼,只要关系比较密切都可以直呼其名,而在中国绝对不可以,这些都是中西文化差异.

二、单词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

有些英语词汇在使用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融入重要且必要.所以我们在教学英语单词时,最好巧妙结合单词,点拨文化意义,从而融入文化知识.如“dog”一词,中西两种文化的“狗”的意义相差很大,中国人常用“走狗”、“丧家犬”、“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 、“狗嘴吐不出”等形容厌恶的人,带浓厚的贬义色彩.但是西方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a lucky dog”的意思是“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极为相似, “Every dog has his day”相当于中文的“每个人都会有得意之日”.

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就会产生语用失误.

三、挖掘教材内涵,吸收文化知识

目前中小学没有开设专门课程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只能根据教材内容,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例如,在教学“Food and drink”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西方人认为“吃饭”问题是无足轻重的,与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有天壤之别;他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嗜工作如命、视时间为金钱,他们守时、守约,总是行色匆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式样虽然简单,但注重营养;餐具的使用和中国人也不一样,中国人多使用筷子,而英国人用刀叉,并且刀叉的用法特有讲究:平行放置表示已经吃饱,呈八字摆放表示还没吃完.

另外,还可以借此话题简单介绍茶(tea)文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中国喝白开水也叫喝茶,而在西方国家,加了糖或茶叶才可以称之为茶.英语中的“black tea” 是“红茶” ,不可望文生义地译成“黑茶”.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又各有千秋.相较于中国人喝茶时的沉稳,英国人则多了份优雅.

再如,学到shopping时,告诉学生英国人购物不喜欢讨价还价,看中就写,否则走开,讨价还价会被认为没有风度、有份.而在中国购物时不会讨价还价会被认为是“笨”,花了冤枉钱,有被他人“宰”了的感觉.在这一单元中最常用的句型是“What can I do for you?”及“Can I help you?”此时,有必要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千万不要对年迈的老人说这两句话,因为西方的老年人大都不服老、不服输,要有人对他们这么说,他们会认为是说话者对他们的不尊重和看不起.而在中国,主动给予他人帮助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

四、营造节日氛围,体验异国文化

巧妙结合教材,结合中西方的重要节日,营造一定节日氛围,让学生去亲自体验中西方国家的不同节日文化,了解文化差异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学习Happy birthday时,让两组学生分别扮演中国人和西方英语国家的人,再现为同学过生日的情景和场面,或教师展示两幅不同的过生日的画面,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或分析感受中西方国家过生日的异同.尤其应重点关注的是,中国人过生日时收到礼物一般不当面打开,而西方人恰恰相反,无论他们收到的礼物贵重与否,都会当面打开并说“Thank you very much”,说明他们收到礼物时的喜悦之情和表达谢意.

教材中涉及许多西方节日方面的话题,且学生对节日文化比较感兴趣,教师可巧借这些话题,充分利用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介绍相关的节日文化背景知识,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设计形式活泼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学以致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融入不同的跨文化知识,让英语这门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