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历史(上)

点赞:24602 浏览:1165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几年因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通过深入交流,知道他们父辈都是我国抗日爱国的名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作为较为特殊的群体经历坎坷,经过特殊年代的洗礼和成长,如今都成为各行各业杰出的人物.

倾听他们口述的历史,走近他们的人生,追忆半个多世纪的时代缩影.

屈令婉,台儿庄保卫战31师写作技巧参谋长屈伸将军之女

原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师

我是在团结湖公园青年公寓8号院,一间装饰得非常漂亮的房子里见到屈令婉的.

屈令婉长得很像她父亲,一张国字脸,两条浓浓的黑眉毛,透出军人特有的英气.她让我坐在大厅的沙发上,自己从茶几、地板上翻出一摞摞材料给我看.那都是有关她父亲屈伸将军的材料,有照片、复印件、书籍、信件,甚至还有屈伸亲手写的稿件.

我当然晓得屈伸这个名字,他是国民党军队一名爱国的抗日将领,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保卫战,在2005年纪念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之际,总书记曾亲自颁令,授予98名抗日将领的英雄勋章给他们的后人.屈令婉作为屈伸之女,就得到其中宝贵的一枚.从前几年开始,台儿庄纪念馆从揭幕仪式到几次纪念活动,都邀请屈令婉去参加.

我们的交流,是从屈令婉给我讲述的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开始的.她讲到自己的祖辈也算是一个很富有的家庭,有自己的作坊、商铺,只是到了她爷爷这辈,家道中落,陷于贫困.她的爷爷本是一名画家,但在那个年月,靠艺术吃饭注定是要挨饿的.为了养家糊口,他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就在她父亲屈伸刚生下来不久,爷爷连累带病身亡.奶奶悲痛欲绝之余,一个人承担起了还清债务的繁重劳动,给人当帮工.但终因不堪巨大的生活压力,在屈伸刚满两周岁时,在家里上吊.所以,屈伸可以说从小就是个孤儿,是几个叔伯和村里人拉扯大的.

屈伸刚满12岁就入煤窑当了童工.后来,他遇到好心人,在于右任先生的帮助下,他考入三原省立师范读书;不久,又进入杨虎城办的三民军官学校受训.1926年,15岁的屈伸被派到西北军第十二师孙连仲手下当学兵,从此,踏上军旅生涯.后来的事,尤其是1938年他们31师保卫台儿庄的抗战经历,因为史料记载得比较详细,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父亲一生的愧疚

屈令婉说,自己出生在1936年,战火纷飞的河南巩县.当时父亲正在外面带兵打仗,很少回家,除了自己,上边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母亲负担起了全家的重担.屈令婉清楚地记得,她刚出生没多久,日军的飞机就开始轰炸河南巩县,日军的大部队也开进了中原.当时县城里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逃亡的人群.屈令婉的母亲就担着扁担,一头筐里放着全家的铺盖家什,一头筐里盛着被吓得哇哇大哭的屈令婉,逃出了巩县县城.也正是因为连年的战火硝烟,频繁的车马劳顿,让忙于公务的屈伸无暇顾家,直到生完屈令婉,在事隔十年以后,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才于天津又生下三女屈令娴.次年,又在陕西老家生下最后一个小儿子屈令谋(解放后改名曲柯).

14年抗战结束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平平安安地聚到一起,随着孙连仲的部队抵达北平,屈伸也带着全家来到了这座闻名古都.屈令婉记得,当时,他们家就住在某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那个院子很美很大,中间有检测山,有花园,还有养鱼的鱼缸.也就在这时,屈伸的老上级号称是台儿庄战役中“民族英雄”的原31师师长池峰城,暴露出他人性的弱点,天天打不算,还与下级军官争夺女人,结果因为抢走了人家老婆,被告上法院,这在当时的北平是很轰动的一件事.屈伸看不惯国民党军官的胡作非为,开始与地下党有了联系,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后来因为他的联系人丁山被捕,押解到南京后被残忍地杀害.这时屈伸的行踪有暴露的危险,于是带着家人回到老家陕西省三原县城城关,配合陕北延安做情报工作,直到解放.


解放以后,屈伸将军坐过牢,也回家乡务过农,后来又调到陕西省文史资料馆工作.他写的四万余字的《台儿庄大战纪实》就是应文史馆之邀,连夜赶写的.为了赶写这篇稿子,屈伸将军耗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终因体力不支,在完成稿子的第二年因病去世.当屈令婉提及此处,又是伤心,又是内疚,伤心的是父亲原本非常健壮的身体,完全是为了赶写这篇稿子累垮的;内疚的是自己不但没有帮忙,还老说风凉话.

据屈令婉介绍,她父亲写稿子那年是在1980年,刚粉碎“”不久,的思潮还没有退去.由于写回忆录这样的事情字数繁多,工程浩大,屈伸很希望女儿屈令婉帮忙,只要他口述,屈令婉记录就可以了.但屈令婉没有答应,还嘲讽父亲“你写国民党的那些东西干什么,你们不是早被打败了吗?”过去父亲也总爱跟她聊他带兵打仗的事,也都这样被屈令婉一笑置之.现在,屈令婉想起来,是十二万分的后悔.后悔这些明明都是很重要的中国近代史的史料,自己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连给父亲抄写这样简单的事都不肯做.屈令婉觉得对不起父亲,也正因为此,她在加入“民革”以后,才千方百计地想要为父亲做点什么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

“现在,我只要晚上一躺在床上,脑子里想的就全是过去父亲的这些事.一边想,一边掉眼泪,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等”

胡希琰,国民革命军整编第2师213旅旅长胡景瑗之女

原北京皮革公司会计师

我是通过《潮流》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知道胡希琰的伯父即是大名鼎鼎的爱国将领胡景翼,包括她父亲在内的他们胡家六兄弟,在过去国民党部队中也都是很有名望的将军级人物.尤其是胡景翼,在“”后出版的《胡景翼传》中,还有习仲勋亲笔写的题词.胡希琰说,她的伯父非常亲民,可以说是爱民如子.他们部队驻扎的村子,所有老百姓家的水缸都给挑得满满的,每家的劈柴都给码得像小山一样高.记得伯父回陕西富平老家探亲时,隔着多老远就下马来,对两边欢迎的乡亲不停地作揖致谢,有的小伙子震慑于他的威名,吓得往回跑,他就追过去给人家作揖;即使到了乡亲家,也要先冲着墙上挂的祖先画像烧香敬拜,很得人心.

可惜胡景翼死得非常早,1925年孙中山去世不久,他就病逝,时年仅35岁.胡景翼的病其实很微小,就是胳膊上长了一个疖子,后来越来越大,流脓流血,不得不在北京协和医院做手术,术后没几天就发高烧死了.胡家一直都不相信胡景翼会因一个疖子去世.他的副官说,就胳膊上这么一个疖子,是个当兵的自己都能割下来,根本不会危及到生命.因此,胡希琰怀疑,是德国医生或日本医生使坏,才断送了她伯父年纪轻轻的性命.

她父亲胡景瑗,也是很早就成为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如果说胡景翼跟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关系非常要好的话,胡景瑗则和的另一位著名将领贺龙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都属于豪爽仗义的人.当年,贺龙率领的部队开赴富平休整,当地许多保安团都不允许他们进入自己的地盘,只有胡景瑗大大方方地让他们在自己的老家庄里镇驻扎了下来,而且这一住就是八个月.在这期间,胡景瑗用家乡最好的酒菜招待他们,与贺龙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部队临走前,胡景瑗还动员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给他们捐献上百石的粮食.所以后来,贺龙看到富平也开始搞土地改革,把胡家的土地、财产都分光了,就安慰胡景瑗说:“只要有我贺龙吃的,就一定有你吃的.”

解放前夕,胡宗南害怕胡景瑗一家投奔(因为此时胡景瑗的几个兄弟都先后率部起义),就检测借西安要打仗了,留在这里不安全为名,劝说胡希琰的祖母带着所有亲戚朋友、部队士兵离开.胡宗南用了整整两个铁皮车厢,把他们统统发往偏僻的大西北兰州.后来,贺龙得到消息,在赶走胡宗南以后,又用自己部队的军用汽车,把他们全家从兰州拉了回来.因为用的是解放军的军车,这一路上遇着设卡的解放军哨兵,都一律放行.

提到军车,胡希琰说他父亲其实也犯过错误.曾经有一次,她父亲借用贺龙的车,看望正在监狱里的两个犯人,《西京日报》的记者和一个姓李的人士,都是作为反革命被起来,不久就要被决的;可这两个人又都是她父亲的故交.贺龙得知这件事儿,双手叉着腰,第一次向胡景瑗发了很大的火,“你这个人你搞啥子名堂吗?明明知道他们是反革命,要掉脑壳的,还借我的车去看他们.”

胡景瑗也不服软,说:“正因为他们没几天活头儿了,要被杀了,我才去看他们,我去看看死人又怎么样啊!”贺龙听罢又笑了起来,“好了,好了,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再以后不许再借我的车用.”两个人又和好如初.

胡希琰在讲这段趣事时,逼真地用贺龙的腔调,学着贺龙的姿态双手微微叉腰,右手指向前方,摆出一副训斥别人的架势.别看她气势很凶,脸上却带着笑,显出对父亲与贺龙元帅不一般的兄弟情的由衷羡慕和欣赏.就在这一刹那,我忽然觉得面前这位已头发花白的老人,如果解放前就投笔从戎的话,一定是个英武的女将军.

果然,胡希琰说她刚刚两岁时,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就曾抱过她,并告诉她的家人,让她长大后一定去参军,她将来也会成为一名女将军的.

胡景瑗相信了李贞的说法,没有让胡希琰学女红等家庭妇女的技能,而是把她送到洋学堂去读书,又把她送到西安女高中学习.毕业以后,胡希琰直接参加了部队.这一路似乎都遵循着胡家的愿望在进行着,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全国解放了,国民党残余部队被赶到了台湾.虽说胡家兄弟六人跟高级将领一直保持不错的友谊,又先后率部起义,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注定了胡希琰从此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尘封的历史(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师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从防空兵到经济师

胡希琰参军之时,正赶上抗美援朝,她积极要求奔赴前线,却被分在了后勤组,负责分发一些服装、军用物资之类.胡希琰刚开始并不愿意呆在后勤组,她十分渴望能像自己父辈一样上战场,当不了将军,最起码也得是一名连长.后来,指导员给她做工作,她才慢慢安定下来.然而,随着板门店协议的签署,她并没有去成朝鲜,经过学习培训,成了我国第一批防空兵.毕业以后,本来胡希琰应该被分配到防空兵军区,但就因为她的家庭与国民党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而被搁置下来,把她下放到军区下属的团部.她的部队就驻扎在景山公园内,那是1952年.

可是,防空兵在全国刚解放时是一个特殊的兵种,急需人材,胡希琰又是第一届防空兵毕业生,按照国家的政策,她只能在军区一级的单位工作.无奈,在她干满三年后,上级就把她转移到地方,复员到西城区政府工作.她在区政府只工作了两年就赶上1957年反右运动,又因为家庭问题受到牵连,下放到大兴农村劳动.在反右运动期间,胡希琰回了趟西安老家,看望了父亲.父亲告诉她,李贞女将军也在北京,你可以去找她.于是,回到北京后,她就拿着父亲的介绍信,找到住在椿树胡同的李贞将军家.李贞见到她非常高兴,留她吃饭,给她讲过去与她父亲交往的许多往事,并说贺龙还曾认她做自己的干女儿.提到她马上就要下放劳动,李贞告诉她:“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多和组织上沟通,不要有思想负担.”

后来胡希琰积极要求进步,每年都写入党申请书,没有受到各种运动太大的冲击,都跟李贞将军的教诲分不开.

真正到了农村,胡希琰发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让她受了不少罪.由于她从没干过农活,再加上又要向组织积极表现自己,她只干了一年,身体就完全累垮了,两边肾下垂而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当时大夫让她天天做双腿向上牵引的运动,想把肾恢复到原来位置,并说如果不这样做,允许肾继续下垂的话,会疼痛得要命.但胡希琰没有住院,又跑出来继续参加工作.也正好赶上北京市急需人材,她就被调到北京物资局工作.这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全国物资都出现紧缺,来物资局申请物资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办公室.有关领导见此又不放心了,认为物资局是国家重要的部门,胡希琰这么一个有历史问题的人在这里工作不合适,但因为她复杂的家庭关系,哪里也不敢接收.这样她就被调到了北京皮革公司.胡希琰来到这个与国家命脉毫无关系的皮革公司,总算安定了下来,当上经济师,一直干到退休.

(编辑 , ,王文娜)

 ,wangwenna@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