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景点中的汉语俗字

点赞:12605 浏览:555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为一种文化积淀,西湖景点的各类碑刻作品数不胜数,而这些碑刻文字中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俗字的大量存在.通过实地调查比较,我们将西湖景点中的俗字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增减构件

俗字每有增添笔画的通例,究其原因:或为区别形近字,或为美化字形,或为增加汉字的表现力,不一而足.

区别形近字者,如黄龙洞景区售票窗口有“”一匾,其“”较“”字多了一点.由于“土”和“士”字仅最后一笔长短稍异,极易引起混淆,为更好地区分两字,俗书便给“土”字加点作“”.清代顾蔼吉在《隶辨》一书就有“土本无点,诸碑士或作土,故加点以别之”的论述,汉代《武梁刻石》中也有“”字的例证.“黄龙吐翠”石牌坊上“吐”字增笔作“”,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除了区别形近字,为求字形的匀称、美观,书者在书写时也常会采用增加饰笔的方法,隋僧智果《心成颂》中就有“繁则减除,疏当补续”之说,《翰林要诀》也提到“映带:凡偏旁不相称者,屈伸点画以避之,太繁者减除之,太疏者补续之”,这些都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为后人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如万松岭敷文书院遗址附近“登峰”之“”字,较登字多一撇,与“”亦有所不同,这应该是为求字形的左右匀称而加饰笔形成的.《尔雅疏》云:“瓦豆谓之登,释曰:对文则木曰豆,瓦曰;散则皆名豆,故云瓦豆谓之.等《诗经大雅生民》云:于豆于.毛传云:豆菹醢,登大也.《公食大夫礼》云:大羹不和实于.者,汁,大古之羹也.不调以盐菜以其质,故以瓦器盛之.郭云:即膏也.”此段凡七个“登”字,其五字均作“”.《刘梦得文集》也有“既太常第,又以词赋升甲科”的用例.又如西泠印社“规印”的印字亦增笔作“”.

另外,创作者还会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创造,以增加汉字的表现力.比如在紫云洞有一块“崖”刻石,“”写作“”,《说文》:“,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像回转形.”可能是创作者为了表现云气缭绕,极力表现云之多,于是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表“回转形”的“云”.

同样是一点,有的字却省减了一点,如“宝石流霞”之“”,瑞石古洞“栽药圃”之“”和中山公园“孤山”之“”字都缺少了一点,西泠印社吴昌硕纪念馆“一代宗师”之“”,黄龙洞对联之“”,为了结构的紧凑,都对笔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省减.

二、改换构件

由于有的字较为繁复,为了书写的顺畅,俗书常会将复杂构件改为形近简单的偏旁.如相传为米芾所书的“吴山第一峰”的“”字,竹字头写作了草头,这在俗书也是比较常见的.顾炎武在《金石文字记》卷四《义阳郡王苻碑》后跋就说:“余考汉碑隶书率以竹为艹,少有从竹者”.又如,宝石山上“宝石流霞”、“屯霞”和“栖霞洞”的“霞”字无一例外的写成了“”,右下部分的改变,应是受到形近“殳”字的影响.这种情况也见于古书,比如《法苑珠林》:“大有深悟末住栖霞”、“生灵终寝烟霞”(《四部丛刊》影明径山寺本),《分门集注杜工部诗》:“鸟雀荒村暮云霞”、“红鲜任霞散”(《四部丛刊》影宋刊本)等处“霞”字亦皆作“”.

除了形近构件改换,意义相关构件相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胜果寺遗址附近岩壁上的“”之“ ”字就属于“目”、“耳”换用的情况.《说文》:“,聆也,从耳、,壬声”,而在此处则将“耳”部改换成了同为人之感官的“目”部.成语有“以耳代目”、“以耳为目”,佛家也有“眼受色、耳受声” 之说,义虽不同,然可看出耳、目关系之密切,加之耳、目字形亦有相近之处,因此耳、目换用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此与《中文大辞典》收录的表“目欲卧貌,目欲眠也”义的“”只是一对同形字而已.西湖景点的俗字还存在“目”、“日”相混的情况,比如西湖“一茶一坐”中瞬间之“瞬”作“”,而在黄龙洞“葛岭接踪玄鹤青牛太上明传古洞”一联中本为从“日”之“明”,在此则为“”.《正字通》有“田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然则从明废可也”之说,这在汉代遗物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王舍人碑、石门颂、楼兰简、居延简、马王堆帛书“明”皆作“”,后世如东晋王献之《洛神十三行》、北魏《杨大眼造像记》、唐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代苏轼《三希堂法帖》等继之,在《宋元以来俗字谱》中则已将“明”字作为正楷.可见,汉之前以“明”为正字,至于汉则丧失了其正字地位,为“”所取代,再到后来“明”字又成为了正体,这一过程正反映了其在汉字史上正俗交替的变化.

西湖景点中的汉语俗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财经学院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书写变异

汉字从甲骨金文发展到楷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传写过程中的变异也是不可避免的.如“吴山第一峰”的“峰”字作“ ”,两字右半部分不同,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后世传抄翻刻时,文字不断“当代”化的结果,张涌泉先生据敦煌写本考证,指出唐代前后俗书“”旁或写作“”.另外,草书楷化也是俗字产生的重要原因,吴山瑞石古洞有“翠壁”刻石,其“翠”字之“卒”作“丰”字,在赵孟的作品中就有“”字这种形式,《宋元以来俗字谱》引《太平乐府》之例,“翠”作“”,这种字形通过简写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和“”字就相差无几了.又如“”字,瑞石古洞“三光聚处,真明见一点,灵时夺化工”作“”,将中间并列的三个“口”以相对简省的“”部代替,下半部分的“巫”根据草书简省作“”,而紫云洞“灵鬼灵山风马云车历历”则作“”.此外,黄龙洞“投钱去取因缘”之“”,“黄不竭”之“ ”,“葛岭接踪”一联之“”,这些都是据草书的字形,简存其主要笔画的轮廓楷化而成.

四、构件易位

上古汉字的字形结构一般比较随便,其上下左右不甚拘泥.清代严可均《说文校议》云:“六书大例,偏旁移动,只是一字;左右上下,随意配合.”但汉字经过隶变之后,结构相对得到了固定,字形基本定型,然而在俗写文字中却仍然保留着不少字形结构变化的现象.瑞石古洞“翠壁”刻石中的“壁”字就是改变了“土”的位置,写作“”;吴山“垂峰”、“鳌峰”、“驼峰”之“峰”皆作“”;湖心亭“风来水面集群流”一联之“”,通过构件的异位,将原来左右结构之字改变为上下结构.相反,上文“葛岭接踪”一联之“岭”则将上下结构变为左中右结构.而葛岭“已卯之秋”之“火禾”则是根据小篆之形,改换左右构件的位置而成.孤山“放鹤亭”之“”,也将原本在左上居一角的“宀”部,扩大而置于整字之上.《洪北江诗文集》:“白不来白鹭”、“支公迓客亦随”(《四部丛刊》影北江全书本),《乐府雅词》:“晚山千万叠别两三”、“故时猿侣未见,心先许”(《四部丛刊》影旧抄本)等处“鹤”亦作“”.

五、音近更换

由于字形的演变,原来的形声结构变得模糊起来;或者由于语音的变化,原有的声旁失去了表音作用,使得人们无法从原来的字形上看出表声的偏旁,于是便改原字的形旁为声旁.如南山路上有“林霭漫步”一块刻石,其中的“漫”字写作“”.关于俗书之所以改“曼”为“”,据《说文》,“曼”为从又冒声的形声字,但是经过楷定,字形已失去了其表音的作用,而古音“曼”、“”同音,故以“”之俗字“万”代替形近之“又”,从而换用新的声旁来加强字的表音作用.关于“曼”、“”相通,《古文苑》亦有“又 其 .注:郑本:云即漫,以通作曼.漫漫,水之弥茫处也”之说.


除了以上的归类,在西湖景点中还能发现众多日式简字的影子,如:感花岩石刻“岁寒松竹”之“”,《汉字标准字典》就将其解释为“日本汉字”.再如,紫云洞“灵鬼灵山风马云车历历”之“”,“黄龙吐翠”之“”,“九光开圣殿洞章朗诵清时送步灵声”之“”,钱王祠牌坊“德馨今古”之“”,“倚石看云”之“”等.

“”之为“”,《隶辨祭韵》已有收录,《干禄字书》云:“、、,上俗中通下正.”《五经文字》亦云:“、: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省.”“”作“”,《隶辨》已有“从,从二禾,碑变从林.今俗因之”之说.“卒”作“”,魏碑已见,《龙龛手镜》亦有收录,李世民《温泉铭》也有“”字例.“”字在《隶辨偏旁五百四十部》中分别有“碑变从少”、“隶讹从少”之说.“”于汉《武荣碑》、《郑季宣残碑》等碑中已见.“倚”之为“”,在王献之的《洛神十三行》中就有实例,颜真卿《争坐位稿》、任询《吕徵墓表》、吴《离骚》等作品中亦作“”.可见,这些字虽和现行的日式简字相同,却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汉语俗字,日本承其用罢了.

总之,西湖景点中的汉语俗字,虽然不符合现行的汉字规范,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汉字风貌,在一定意义上正展现了西湖景点的文化内涵.

本文为浙江财经学院课题“西湖景点中的汉字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在课题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承蒙何华珍老师具体指导,谨此致谢.

(通讯地址:310018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