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影像的构建策略

点赞:30004 浏览:1417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传播学经典的实证研究范式面对媒介化的社会缺乏足够解释力和预见力,在意义如何分享问题面前也无能为力.本文对个案“家风是什么”影像进行系统性的话语分析,寻找媒介仪式实现社会整合的生成机制.

【关 键 词 】符号;话语;仪式

为了响应“走转改”的倡导,央视新闻频道特别增设“走基层”专栏.“家风”是“走基层”专栏为迎接2014年中国传统民俗――春节而策划的特别调查版块,集中期为7天(如表一所示).“家风”调查在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联播》等栏目都有播出平台.本文以央视《新闻联播》中“新春走基层”版块――“家风是什么”(以下简称“家风”)为研究对象,聚焦媒介仪式中的编码问题,从符号角度考量高语境文化中的媒介话语建构.

媒介影像的构建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风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鉴于“家风”调查网络视频资料散布、汇集难度大,本文选取在央视网存储较完备、且极具典型性的《新闻联播》中有关的“家风”调查为研究样本.“家风”集中播出时间为1月31日~2月7日(正月初一~初八).为了考察源流,本次研究适当扩大样本容量:1月30日“走基层”关注的归家的旅客;2月7日为“走基层”对“家风”的8天进行总结评论:出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共识最大化”、“社会价值体系”等话语;2月8日视野放大,不在局限于“家风”而是放眼整个社会“冷暖”和媒体,提出媒体的责任.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家风”专栏的序列特点

与本次研究宗旨关联度较高的是集中期和转折期;就单期而言重点关注影像和编后语部分.

中国文化包括传播具有高语境的特点.为此,笔者对集中期和转折期进行了内容的详细分析和记录(见表二、表三).

表二 集中期的影像记录

对“家风”栏目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影像媒介的话语构建策略:

一、基调先行

在本系列节目的第一期的开篇解说词和“编后语”两部分集中对议题起设置和推进议题.笔者记录发现:“家风”专栏的起点是家风,而落脚点是社风――社会风气.在转折期中,主持人的开篇词强调家风可以不同,但是民族传统是一样的而且会沉淀在心里.

表三 转折期的影像记录

二、角色缺位

电视话语系统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因为要面向受众传播信息甚至表达理念,所以实际上包含四种角色:采访者、被采访者、年青一代和更为广阔的社会大众.

前两者都在影像中有直观的体现,而年青一代在“采访空间”内是被议论和指涉的对象,实际上处于缺位状态.通过对集中期56个场景统计分析(见表三),发现:从年龄上判断:估计40岁以上的为45位;20岁左右的6位;10岁左右的为1位;从性别上看,男性为44位,远超过女性.

这些特征反映了了对男性话语的重视,因为在中国的语境中,男性在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的仍担负重要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中老年是多数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和使用者,因而具有较多的发言权.从统计情况看年青一代在受访者处于比较缺位的地位,也许因为媒体认为他们没有开篇词中提到的“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精气神儿”.基于基本的社会事实,节目呈现的对象表现出明显的代表性.

三、影像诱导

影像是会说话的,它以某种形象对受众产生对整个社会共同体的的想象.

进一步分析集中期影像可以看到:语境身份涵盖医生、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出版界、企业界、艺能界、知识分子、作家、名人之后、海外华人、港台同胞等;话语多涉及忠厚老实、谦卑、传统、不忘本等,表现出高度的近似性.分析转折期的影像可以发现:从言说者统计学特征男性5位,年龄上50岁左右的约占6位;从言语环境即场景看显然加大了西部的采访力度,增加了藏族同胞,重庆市民,也也对往期网友的参与和互动进行回顾;从话语言说上看,已经跳出了单个家庭的家风的思考,强调“借鉴”“团结”.

影像有一个从家庭认同到社会认同的引导过程.在20140205期第9~12个场景中的语言和言说者的语境身份有所改变.他们有了新身份:赞同者、倡导者、思考者.在特定语境下,国家意识形态 (下转94页)(上接第96页)机器开始发挥作用,传媒开始询问受众对待节目的态度.

四、评论点缀

评论是对影像的升华解读,直接体现影像意图.这里变现为新概念的引入,讲受众带入不同的视野框架,修正原有的视觉符号.集中期的20140205第9~12场景就是明证:质询受访者对节目的态度和期望.这种新概念的进一步深化,还要看这一期的主持人和特约评论员的最后评论,统计一下这段文字稿中的文字频数:“我们”出现21次与“他们”出现2次、“相同”出现3次与“不同”出现4次.“我们”显然,从语义上讲,是比“他们”的距离感更小,增加亲切感.这种电视直播看似面对面的交谈实际上在塑造者“我”和“他”的关系,“我们”的关系.


媒介影像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视觉符号操作和话语表达的“镜子”,经过前期铺垫和集中展现一步步实现整合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