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东周秦汉时期膏泥墓葬

点赞:5162 浏览:168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山东地区的膏泥墓从其时间延续上来看其跨越时间较长,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早期,从其空间分布来看,膏泥墓集中分布于山东东南部地区,在山东半岛地区也有少量发现,在鲁北广大地区则罕有发现.

关 键 词 :山东地区,土(岩)坑竖穴,膏泥,葬俗文化

墓葬中封填膏泥现象膏常见于土(岩)坑竖穴墓中,膏泥作为一种特殊的填土覆盖于棺椁之上隔绝空气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从全国大范围来看,膏泥墓在湖北、湖南及安徽,河南南部地区的楚墓及受楚文化影响的墓葬中有大范围分布,秦墓中也有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家将膏泥封填于棺椁上的这种现象作为土(岩)坑竖穴墓描述的一个方面来提及,单独针对墓葬中封填膏泥现象及以墓葬中封填膏泥作为划分标准将这类墓葬单独列出进行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就此略作浅论.

一、山东地区东周秦汉时期膏泥墓葬发现概况

根据考古资料可知,山东地区发现的膏泥墓葬有上百座之多,具体资料如下:沂南西岳庄M1,沂水东河北墓,栖霞吕家埠M1、M2,沂水刘家店子M1,临沂凤凰岭墓,郯城大埠M1、M2,新汶凤凰泉墓,新泰郭家泉墓,新泰周家庄墓,莒南大店墓,沂水略疃墓,莒南文疃镇东上涧M1、M2,栖霞杏家庄M1、M2、M3,海洋嘴子前M4,沂水上常庄墓,沂水马兰村墓,沂水埠子村墓,临沂银雀山72M1、72M2,临沂银雀山73M4,临沂银雀山76M9,临沂金雀山周氏墓M10、M11、M13、M14,临沂金雀山民M2、M4,临沂银雀山畜M3、M7,临沂银雀山97M8、97M10,沂南县侯家宅墓,沂南县宋家哨墓,山东日照海曲M106,济宁郊区潘庙M53,诸城县城西郊杨家庄子墓,山东定陶灵圣湖M2.

从其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膏泥墓集中分布于泰沂山脉以南地区,且呈现出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在山东半岛地区也有零星所见,而在鲁北和鲁西南的广大地区则鲜有关于膏泥墓葬见诸报道.具体到单个墓地墓葬数量来说,新泰郭家泉,周家庄,凤凰泉三地墓葬数量最多且墓葬年代跨度较大,从春秋早中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临沂金雀山银雀山及日照海曲地区在西汉时期膏泥墓分布又呈现集聚的特点,但是其时间跨度不大,主要集中在西汉早中期这一时间段内.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膏泥墓分布则较为零散,以一两座形式出现为主.

二、山东地区东周秦汉时期膏泥墓葬演变分期


依据墓葬数量变化规律,我们大体可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出现接受期、流行期、暂衰期、复兴期、渐消期.

出现接受期,时代为春秋早期,膏泥封填墓葬现象在山东地区已经出现并被使用.只是从墓葬数量及形制来看,数量较少,形制较为单一.见诸于报导的只有沂水东河北墓、沂南西岳庄M1、栖霞吕家埠M1、M2等为数不多的几座墓葬.

山东地区东周秦汉时期膏泥墓葬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墓葬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流行期,时代为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膏泥封填葬俗在山东地区已推广流行开来.从墓葬数量上来看较之前期有着明显增多,从墓葬形制来看各类形制皆有发现.如,沂水刘家店墓、临沂凤凰岭墓、莒南大店墓、郯城大埠周代墓、栖霞杏家庄墓、海洋嘴子前墓、莒南文疃镇东上涧墓、新泰周家庄墓、新泰郭家泉墓等.

暂衰期,时代为战国晚期至秦代,无论从墓葬的数量还是分布形制来看都呈现出急剧减少的趋势.现仅在新泰周家庄墓葬中见到.

复兴期,时代为西汉早中期,膏泥封填现象又开始呈现出增长趋势,数量较之前期有着明显的变化,只是从其分布的形制来看,多为乙型、丙型墓葬而不见甲型墓.主要见诸有临沂金雀山汉墓、临沂银雀山汉墓、日照海曲汉墓等.

渐消期,时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膏泥墓葬封填墓葬只见有零星的几座,且封填形式位置与以前有所不同,如定陶圣灵湖M2,封填的灰膏泥位于墓葬核心封土下部,厚约0.5-1.5米覆盖在墓坑上部积沙上,与以前封填于墓坑及棺椁四周的习惯有所不同.

三、山东地区膏泥墓葬族属性质界定

依据历史时期,我们将其划分为东周与秦汉两个时期.

1.东周时期

从墓葬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鲁东南及山东半岛地区主要是东夷活动的腹心区域,分布有莒、向、郯、h、莱等诸小国.莒、莱为东夷大国,虽先后亡于齐、楚两国,但是作为一种已经形成的文化,当受到其他文化冲击时,往往会顽强的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将自己中固有的传统继承延续下来.根据头向向东特点及根据山东地区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该区域仍为居民仍为东夷土著居民性质,说明其并未受到商以来,外来居民不断迁居于此的影响.

2.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山东地区膏泥墓葬的分布位置仍以鲁东南地区为中心,其他地区则有零星分布.就前文所讲,根据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本地居民的族属仍大都属于东夷土著居民性质.

通过上述材料判定,山东地区膏泥墓葬的墓主应为东夷土著居民.

四、对山东地区墓葬中封填膏泥现象产生原因

从前文可知山东地区墓葬中封填膏泥的现象至迟在春秋早期就已经出现,关于其出现的原因不外乎于自身独立产生说和外来文化影响说两种观点,其中这里的外来文化指楚文化也当无异议.

我们对战国时期乃至秦汉统一国家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楚文化在鲁东南地区的影响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这一点从临沂地区汉代土坑墓与两湖地区汉代土坑墓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中可以得到确凿的证据.刘延常等诸先生将墓葬中封填膏泥的葬俗作为楚文化对山东地区影响的先声,我们对此表示认同.

注释:

[1]陈显丹:《我国古代墓葬的防腐措施》,《四川文物》1986年第1期.

[2]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

[4]杨爱国:《先秦两汉时期陵墓防盗设施略论》,《考古》199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