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点赞:6597 浏览:188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论断,关系到我们今后目标的实现.本文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关 键 词 】城乡;一体化;“三农”;途径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怎样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呢?

一、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必然选择

早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国提出了“两个趋向”,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援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两个趋向”,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也是符合工业化一般规律的.在一定时期内,资源是有限的,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决定了有限的资源必然被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产业方面.

有关研究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就是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主要标志有四各方面:人均GDP为700――1500美元,农业在GDP总值中的份额为25――15%,农业人口就业份额为55%――30%,城市人口份额为35%――50%.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这个阶段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而我国在2004年时人均GDP按当前汇率计算,估计达到1400美元左右,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4:86,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1.8%.2012年低,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2.57%,财政收入突破?万亿元.这就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如果从道义或角度讲,工业过去剥夺农业太多,现在有义务对农业进行补偿.但实际上,工业反哺农业还有其自身的原因,是工业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工业要摆脱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就必须激发或扩大农村市场,而要激发或扩大农村市场,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和对农业的投入.也就是说,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需要来看,必须城乡通盘考虑,总体规划,互为资源,功能互补,共同繁荣.为此,去年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上适时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类科技所能预见的高度,农业仍是基础产业,农村发展的好坏,决定着工业、商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农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起来.由于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那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现实中就是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融合.这就意味着要破除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分割壁垒.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目标,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还对四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准确的描述,即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使“四化”这个整体系统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过去我们一直提工业化、城镇化并举,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造成的结果是大量的资源向城市集中,落后的农村几乎永远得不到改善.如若长此下去,就很可能会使中国陷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陷阱,尝不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馅饼.所以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国跳出陷阱的重要举措适时地提出了.

二、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而农村小康是全国小康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以及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原因等造成了城乡差距较大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两者之比为3.10:1,差距明显.二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一定差距.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1%和40.8%,说明农村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和用于个人发展方面的支出与城市居民相比有一定差距.另外,2011年我国还有贫困人口1.28亿,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村居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怎么写作差距较大.近年来,国家大幅增加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2012年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1.228万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9.2%左右,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与城市的差距较大,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怎么写作差距比较明显.四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大.无论是保障体系的完整性,还是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城乡之间都存在明显差距.

总之,在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建成全国小康社会,应当按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对城乡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并将重点放在发展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从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内需拉动的坚实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怎样理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目前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城乡一体化有可能把我们目前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的主要方面都贯穿起来,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首先,城乡一体化是攻克我国目前改革难题的助推器.1949年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6%,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钢产量是美国的0.2%、日本的5%,不到世界的2‰,按人均算不过0.25公斤多.1952年我国的工业水平实际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于1910年的俄国,如果按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1949年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体为100年至200年间.基于这种现状,为了尽早实现工业化,我国实行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在这种经济结构体制下,为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也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当时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两三倍的差距比例.改革开放之后,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是1985年之后,在城乡分治的思维模式和城市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又一次的出现了以城市和工业为重心的发展倾向,从此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体制不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这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一样,二元体制也走到了自己的尽头.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旨在城乡二元体制,打破城乡分割壁垒.

另外,我们经常说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也就是说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政治改革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见到成效.推行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不仅是我们经济进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阶段的需要,也是我们行政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

其次,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途径.目前,收入分配已成千家万户所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处理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上,经过了从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到效益和公平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二次分配更要注重公平,再到效率和公平放在同等重要地位,首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这样一个过程.从政策调整的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分配不公的最大因素是城乡收入分配不公.因为我国城镇就业的劳动者大部分来自农村,也就是农民工,他们占中国就业职工的比重非常大,但是他们缺乏谈判能力,在分配中处于弱势,承受着不公待遇,究其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造成的.因此,推行城乡一体化会化解城乡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最后,城乡一体化为我们解决住房这个棘手问题提供一条路径.我们现在说住房有问题,房价高,说的是城里房价高,农村住房并没有纳入到这一问题当中来.如果我们推行城乡一体化,把城市和乡村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实现城乡政策平等、产业互补、待遇一致,也就是说让农民在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待遇等生活质量方面与城市形态不同类但等值,既能享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方便,又保存着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田园式”生活.这样会吸引一大部分人到农村生活工作,也会减轻大城市的住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