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点赞:2529 浏览:632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同内国际市场需求.


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少,溶解氧高,增氧机开启少,生长速度快.因而节省电费、饲料及药费等养殖成本每公斤2 .0元,且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达到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际标准而售价同比每公斤高1.0元,从而使每公斤虾增加利润3.0元左右.按照平均亩产850公斤计算,每亩增加利润2000元左右.

技术要点:

1. 池塘消毒

(1)池子要求平整、不渗漏、大小适中,水深合适(土池1.8~2.0米,高位池2.0~2.3米),装配增氧机.

(2)上一茬养殖收成后,铺膜池应洗池,土池或沙池应晒池,老化池塘撒上生石灰再暴晒,生石灰用量每亩80~100公斤.

(3)清除杂鱼、杂虾和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药物,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2. 进水处理

虾池进水时,有条件的经过滤、沉淀,条件不够的需经80~100目筛绢网,以减少杂鱼、杂虾及其卵子进入养殖池.一次进水至水深1米,可使养殖前期不用添水,减少与水源的交流.选择低毒高效的水体消毒剂(如二氧化氯),合理进行水体消毒,以既能有效消毒灭菌,又对浮游单细胞藻类影响不大为目的.

3. 水质培养

已养殖多年而没有清淤的池塘(肥塘),宜施用无机复合专用肥,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施用量为1~2公斤/(亩·米).新开发的池塘、铺膜的池塘、沙质底的池塘和清淤彻底的池塘等,宜施用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也可自己进行科学配比施肥,掌握原则是:肥料元素为可溶解态,氮磷比大于10︰1,其他元素适量.

一般来说,放养虾苗之前5~7天施肥,放苗后5~7天追施1次即可,以后可发挥有益微生物降解转化有机物的作用,来增加养殖水体的肥度.

4. 虾苗放养

(1)虾苗选择:选择健壮、活力强、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和完整的虾苗.每批苗经水生动物防疫检疫部门检测,确保不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

(2)放养密度:依据池塘条件、养殖时间,控制合理的放苗密度.一般来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放苗密度,高位池每亩8万~10万尾,土池每亩5万尾.养殖斑节对虾,高位池放苗每亩4万~5万尾,土池每亩1万~2 万尾.

5. 饲料投喂

(1)饲料选择:关注饲料的营养、加工工艺、诱食性和利用率等指标,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出口备案品牌的配合饲料.

(2)投喂管理:放苗的翌日即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每万尾虾苗日投饵量为0. 06公斤,以后每天递增10%.放养15天后,应在池塘四边设置饲料观察网,每次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观察网上饲料的摄食情况,来调整下一餐次及第二天同一餐次的投喂量.

对虾的投饵量,应根据对虾的个体大小、养殖密度、水温、天气变化情况、水质、底质条件、对虾健康状况、生理状况及对虾摄食情况等进行灵活调整.做到腐败变质的饲料不投,水质不好时少投,对虾发病拌药饵时少投,对虾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天气不好时少投,残饵多时少投,无残饵时多投,养殖前期少投,中、后期多投,规格差异大时多投.

日投喂次数原则上是前期少、后期多.养殖前期每天投喂2~3次,中期每天投喂3~4次,后期每天投喂4~5次.放养后的第一个月,投喂时尽量做到全池均匀投撒,养殖的中、后期投饵应沿虾池四周均匀投喂.养殖全程要严格控制摄食时间,体长6厘米以下,应控制在2小时;体长6~10厘米, 应控制在1.5小时;体长10厘米以上,应控制在1小时.

视对虾生长状况和季节变化,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活菌、中草药、免疫蛋白、免疫多糖和蜕壳素等免疫增强剂和营养强化剂,以增强对虾的体质和抗病力.

6. 管理措施

(1)封闭与半封闭控水养殖:前期全封闭,放苗前进水1米深,放苗后30天内不换水和添水;养殖中后期半封闭,中期逐渐加水至满水位,后期视水质变化和水源质量适当换水.实行有限量水交换原则,一次添(换)水量约为养殖池塘总水量的5%~15%,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稳定.

提倡水源经过沉淀或过滤、消毒以后,再进入养虾池塘,避免水源带来污染和病原,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设置蓄水池.

(2)水质监测:除日常本场实验室检测水质外,每一养殖周期至少将养殖场用水水源及养殖池水质送有资质检测中心检测1次.

(3)水质调控:使用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光合细菌和EM菌等,通过生物净化方法来调控水质.

定期施放芽孢杆菌复合制剂,降解养殖代谢产物,促进优良浮游微藻繁殖,抑制有害菌繁殖,促进有益菌形成优势,改善水体质量.放苗前施放芽孢杆菌制剂以后,每隔7~15天需追施1次,直到收获,用量可为首次用量的50%.

不定期施放光合细菌或EM复合菌剂,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因子,以达到减缓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分解有机物、净化水质的作用.

不定期施放中、微量元素和腐殖酸专用肥,补充微量元素,促进浮游微藻繁殖,保持水质稳定.

(4)适时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养殖中期以后,每隔7~10天施用养殖环境调节剂、沸石粉等,吸附、分解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天气变化时,施用养殖环境调节剂、有益菌.pH变动时,使用腐殖酸类制剂如爽水灵调节.下大雨,pH太低时,可以适当使用石灰水泼洒.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要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对虾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5)合理使用增氧机:视养殖密度合理安装和开动增氧机,保证水体循环和有效增氧.

(6)采用混养等措施预防疾病:利用石斑鱼、黄鳍鲷等凶猛性鱼类捕杀亚健康对虾群体,防止病害水平传播.利用鲻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圈养于中心集污区,再次利用不可溶解性残饵、粪便,或抽吸至岸上晒干送给附近农民. 中国农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