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点赞:4389 浏览:158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其职业倦怠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其个人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文章以某高校专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途径.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职业生涯

高校辅导员是作为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线,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同时,辅导员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和模糊的角色定位常常使辅导员身心疲惫不堪,随之引发身体和情绪上的疲惫状态,成为倦怠现象的高发人群.辅导员中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但影响了学生、辅导员本人和学校的发展,也制约着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文献回顾

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较早,20世纪80年始职业倦怠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国外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各种工作因素对于职业倦怠的影响,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表现为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方面.由于国外没有辅导员这个职业,因此也没有相关研究成果.陈奎庆认为工作负荷大、考核设置不合理是的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认为辅导员由于工作超负荷、职业特征等因素造成了职业倦怠,应通过重视其心理健康情况和自我发展等方面解决倦怠问题.苏英姿认为,辅导员因为角色定位混乱、工作无边界,使得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状.单筱婷借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还很少,大部分研究都是将职业倦怠作为一个独立的现象进行研究,没有突出其与社会的联系,也未能与构建和谐校园联系起来.辅导员作为一门职业,应该从职业生涯角度对其职业倦怠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对应职业生涯各个阶段倦怠原因的对策.本文就是以和谐校园为视角,从辅导员职业生涯为切入点,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产生原因

辅导员产生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强度大,时间不固定,工作时间长;职业生涯发展不明确,晋升机会少,发展空间有限;工资待遇不高,不能和工作强度相符;工作得不到重视,感觉是被忽视的群体.

(一)职业生涯发展初期.对于刚从事辅导员职业的1-4年的刚入职的新辅导员,在职业发展初期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期望过高、择业选择不当等几个方面.早些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高校从事教师的职业,可以面临目前严峻的就业竞争和高校招聘教师门槛的提高,这条道路已经行不通,想进入高校只能从事辅导员职业,也就造成了被动从事辅导员职业的情况,这样就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职业生涯发展中期.辅导员在结束职业生涯发展初期的适应性问题之后就来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中期,这个时候大多数辅导员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职业生涯发展中期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可能迎来职业发展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也有可能出现职业危机.如果在这个阶段已经即将实现或者已经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就会产生成就感,工作也会有干劲,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产生职业挫折感.

(三)职业生涯发展后期.高校辅导员一般在40岁以后就进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后期.在职业生涯的这一阶段,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必然导致辅导员工作热情降低、甚至产生离职倾向.之所以在辅导员职业生涯后期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高校晋升岗位有限,适合辅导员晋升的职位更是很少,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辅导员基本上晋升无望,必然产生职业倦怠.其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且变化不多,周而复始,使得自身很难进一步提高,所以工作业绩也处于停滞状态.再次,由于职业发展方向的不完善,导致辅导员自身容易失去动力,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途径

(一)提高辅导员自身能力.首先,加强辅导员政治理论学习,树立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远大理想.强化辅导员道德修养,在各方面做学生的榜样.其次,加强辅导员业务培训的系统化,做好岗前培训、职业道德培训、职业素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系统化培训,全面提高辅导员自身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最后,要提高辅导员心理素质水平.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关系密切,尤其需要得到重视.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整体年轻化,年轻也就意味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也就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所以,社会和学校都应该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情况,采取措施提高辅导员心理素质水平.

(二)做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发展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

路径1 辅导员

(科员级) 辅导员

(副科级) 辅导员

(正科级) 辅导员

(副处级) 辅导员

(正处级)

路径2 辅导员

(助教) 辅导员

(讲师) 辅导员

(副教授) 辅导员

(教授)

路径3 辅导员

(科员级) 学校其它部门

其中路径1是高校中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中最普遍的一种发展路径,这种路径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适应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和终身化的发展趋势.路径2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另一种重要路径,由于辅导员在身份上定位为教师,所以可以按照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路径3适用于转岗辅导员.

(三)优化考核和激励制度.优化辅导员考核机制,做好辅导员激励工作是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克服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目前,我国各高校都有对辅导员的考核的一套方法,一般是以是辅导员工作目标为导向,对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但是辅导员和教师以及管理干部相比,工作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对辅导员的考核要多角度和多层次进行综合考核.在辅导员激励方面,物质上高校应该在辅导员晋级、津贴、奖金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