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的中国

点赞:1717 浏览:44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在仍在世的人中,对于美国1971年向中国打开大门,以及接下来中国对世界敞开大门,没有人比基辛格功劳更大了.现在基辛格写就了《论中国》,内容流畅而迷人,有历史,有回忆录,最重要的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前提、方法和目标做出了透彻审视. ——《华尔街日报》

《论中国》用国际视角、世界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他写到了中国历史的泪点,他触到了中国人民的痛处,他勾勒了中国这个古老而年轻国家的挑战与未来.深度解剖和客观论述让这本著作成为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每一个曾经或正在思考中国命运的人不可错过的书!

书名:《论中国》

作者:亨利·基辛格 (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亨利·基辛格,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论中国》是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基辛格的中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美关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在漫长的动荡历史中,中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驾驭有可能会打乱大同世界的平衡.潜在的敌人比比皆是,帝国永远不可能享有绝对安宁.如果中国注定只能有相对安宁,它同样暗含相对的不安宁--为此需要对中国的十几个邻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它们的历史和追求的目标与中国迥异.在陷于冲突中时,中国绝少会孤注一掷,而依靠多年形成的战略思想更符合他们的风格.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中西方的这一对比反映在两种文明中流行的棋类上.中国流传最久的棋是围棋,它含有战略包围的意思.棋盘上横竖各19条线,对弈开始时棋盘上空无一子.对弈双方各有180枚子可用,子与子没有差别.两位棋手轮流在棋盘任何一点上落子,占据有利地形,同时设法包围吃掉对方的子.棋手在棋盘各处同时展开厮杀.棋盘上每落下一子,对弈双方的实力对比就略有消长,双方都在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并同时应对对手的棋.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结束时,棋盘上双方的地盘犬牙交错,一方常常仅占有微弱的优势.对于一个外行人,从棋盘上并不总能看出哪一方是赢家.

而国际象棋的目标是全胜,目的是把对手将死,即把对方的王或后逼入绝境,令其走投无路.绝大多数的国际象棋比赛靠消耗对方实力或偶尔靠一着妙手取胜.唯一的另一种可能是双方握手言和,即双方均无希望取胜.

如果说国际象棋是决战决胜,围棋则是持久战.国际象棋棋手的目标是大获全胜,围棋棋手的目标是积小胜.下国际象棋,棋盘上双方的实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摆在棋盘上.围棋棋手不仅要计算棋盘上的子,还要考虑到对手的后势.下国际象棋能让人掌握克劳塞维茨的“重心”和“关键点”等概念,因为开局后双方即在中盘展开争夺,而下围棋学到的是“战略包围”的艺术.国际象棋高手寻求通过一系列的正面交锋吃掉对手的棋子,而围棋高手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手棋子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练就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

同样,中国独具一格的军事理论也与西方截然不同.它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战乱时期,当时诸侯混战,百姓涂炭.面对残酷的战争(同样为了赢得战争),中国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种战略思想,强调取胜以攻心为上,避免直接交战.

孙子对战争的理解和论述既没有欧洲一些战争论著中的,也不颂扬个人英雄主义.《孙子兵法》冷静的特点反映在卷首: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