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深爱已久

点赞:3640 浏览:128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记者:请先简单介绍—下您的个人背景,尤其是您富有传奇色彩的学习经历.

柯孟德:我出生在法国巴黎.在高中时开始学习母语外的其他语言.这或许与我的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法国人有关.外语我主要学习的是英文、意大利文和中文,还学过一点俄文.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学习,因为我认为学外语可以让我学习到更多的不同国度的文化.大学毕业时我获得了英语、意大利语、中文的硕士学位,同时我还修了美术史的博士学位.因为深爱中国文化,我有过长期在中国工作的经历,现在我主要是在法国第二大博物馆一一自然史博物馆内从事针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相关研究工作.

记者:为什么会喜欢中国的文化,又是什么原因让您在数十年间都跟中国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柯孟德:学生时代学习中文时我看过很多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让我了解了中国那片土地曾经的文明,我被深深地吸引了.但当时我学中文很不方便,因为那时你们的国家还很封闭.我只好另寻办法.我们国家有一所学校是专门教授外国留学生法语的,我去那个学校试图遇见些中国留学生.后来,在那里我认识了两位台湾留学生,我与他们尝试交换知识,我教他们学法语他们教我中文,并告诉我中国的历史.我们慢慢地成为朋友后,其中有一位告诉我,如果我以后想要了解的更多,可以去台湾并可以住在他父母的家里.我非常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我真的就去了.去台后我选择了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工作,那是在1982年到1985年间.台北故宫有很多非常珍贵的中国古代藏品,比如我对中国的版画有兴趣,我要了解陈洪绶的版画,他的学生翻刻他的很多版画就藏在那里.那段日子我不光更好地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有了很多提高,也对当代的中国艺术产生了兴趣.经过那3年的学习后,虽然我回到法国工作了,但对中国的兴趣反而越来越浓了.几年后我开始频繁地前往中国,并在北京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经历使我认识了很多中国当代的艺术家和研究者.我也从刚开始的中国古代版画研究,逐渐扩大到研究中国的绘画、雕塑、民俗等多个领域,近20年来我研究的是当代与近代的中国艺术.

记者:中国的艺术圈最初知道您,是因为您作为一个外国的策屡人将中国的艺术家大力推广到海外.请谈谈您策划这些展览的理念,您又是如何选择艺术家的?

柯孟德:3年前我在法国巴黎策划举办过一场叫“中国近代百年绘画展”的展览,展出了中国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丰子恺、潘玉良以及走过20、21世纪的40位中国艺术家的97件作品.意外的是,不光徐悲鸿和潘玉良他们的作品法国人喜欢,现代的艺术家李锡奇、萧勤、陈庭诗的作品当时的反响也很热烈.那是第一次在法国如此全面、大规模地介绍中国的艺术家,法国人吃惊地发现中国艺术家风格的多元性.后来,我想我要有意识地继续向法国介绍中国艺术的多元化,介绍不同风格的中国艺术家,甚至是那些很前卫的艺术家.现在我所选择的艺术家很多,但风格与特点各不相同.另外我对创新也很看重,因为我们不是一个生活在明朝的人,我们需要贴近当下.这是我选择艺术家的理念.

记者:您与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关系甚好,您觉得同西方艺术家相比他们有什么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吗?

柯孟德: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古代艺术的关系,我发现中国很多当代艺术家是因为了解古代艺术,才能创作出风格尖锐、富于现代的作品.这是中国艺术家不同于西方艺术家的一点.中国有很多很前卫的艺术家,当你到他们家里会发现他们有很多古代的器物,他们同时还是家.我认识曾梵志20多年了,我最近去拜访他,看到他家里有很多东西,很多是东方古典的东西,而他的作品却是很具有艺术表现力、冲击力的,风格很现代的,我觉得中国当代的艺术家非常懂得“古为今用”.


记者:您会这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吗?平日刻意吗?

柯孟德:我不是家,因为我在法国的博物馆工作.西方有一个观点,在博物馆工作就不应该搞,要避免误会.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在中国认识很多艺术家,我也写过很多评论他们的文章,那时他们会馈赠我一些作品.我现在的藏品有欧洲的也有中国的,至少有几百件,来源多是如此.品类有素描、绘画、雕塑、版画等,但主要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记者:您很喜欢这些作品吗?

柯孟德:是的,我不是谁送我一件作品我都会要,我是有所选择的.遇到不喜欢的作品,即使有艺术家要送给我,我会有礼貌地拒绝他.我明白接受了这些作品,我会在以后天天看到它们,所以一定是我喜欢的作品我才会.我坚持这个理念,只那些能让我记住、喜欢的艺术品.

记者:中国当代画家中您更倾心于谁的作品?中国油画的发展时间不长,您认为当代谁的作品更为优秀?

柯孟德:我不说谁的作品好或谁的作品不好,我只回答你我欣赏谁的作品.任何一个艺术家他们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都会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但是要想做到作品吸引人是另一回事.中国画家刘小东,我们相识30年,我一直欣赏他的艺术作品,因为他很清楚一个人要在创作时把别人的风格变成自己的风格.有一些时期他的油画我认为受到苏联油画的影响,题材有农民、百姓等,可后来我观察他,发现他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与自己的特色了,现在你看到他的作品绝不会以为是别的艺术家的作品,他的作品个性是很明显的.另外,如果我们注意品味李新建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他有着新的感悟和狂热的.他画作上的人物有时以最简单的装备攀岩,以肢体语言与苍穹对话、以裸露的躯体暴露于冰雪覆盖的山峰之巅,疯狂举动下是他想表达挑战自然、挑战人体极限、挑战自我的创作思想.我欣赏中国这些有浓郁个人作品风格的艺术家.

记者:这次您受2012西洋古董·艺术品博览会之邀,就“是否中国和西方藏家对自己的藏品文物有不同的欣赏方式”作主题演讲,在您看来,中西方藏家在欣赏艺术品时有哪些不同点?

柯孟德:中西方两个社会不同,欣赏、分析的角度也不一样.一个很大的区别是:西方人欣赏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是看他的风格与表达,大部分家东西是由喜欢不喜欢、欣赏不欣赏这样的角度开始的.就像我刚说到的,我不喜欢你的作品时,艺术家也就不一定要送给我他的作品.可是中国的家太重视“知名度”这三个字,在意作者的名气大不大.我认为真正的家不一定只注意到一件作品它现在的,这件作品的艺术价值、内涵才是值得关注的.当你在意了艺术品本身,当你写了这件作品后,它带给你的快乐与艺术的享受是真切的.

记者:本次西洋古董·艺术品展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个风向标,标志着西方艺术品与古董对中国市场的全面进入与深度推广,您对这届展会怎么看?

柯孟德:西安曾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是世界的文明古都.现在西安又举办这样的展会,我觉得举办这样活动的人非常有眼光,他们—方面知道人们新的兴趣所在,另—方面也考虑到了如何让中国藏家更好地接受这些藏品.我看到他们在展馆搭建和组织沙龙等活动上都下了功夫.我听说还要办第二届这样的展会,我希望他们在下一届展会上可以邀请到一些欧洲的世家来,因为那些藏家从小就见过文艺复兴、中世纪和侣世纪的作品,藏品高端,当他们的藏品来参展时,不仅这个展会的质量会提高许多,也会有更多的中国藏家对西方的古董艺术品能产生兴趣.

记者:您认为中国藏家会像接受自己国家的古瓷器、青铜器那样接受西洋古董艺术品吗?

柯孟德:现在不是中国人能不能接受的问题,而是已经接受了.十几年前,我有很多中国的朋友就专门到法国写他们喜欢的古董艺术品,然后寄回中国去.十几年过去了,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认为,要想让中国人更快地接受西方的古董艺术品,除了要有人组织这样的展会外,还要有报纸、杂志、电视台作有关的专题内容推介才行.

记者:最后,对于想介入西洋古董艺术品的中国藏家,您有什么建议?

柯孟德:我建议在评价一件西方艺术品时,要兼顾其材质和工艺这两大方面,这是认识西方古董艺术品的关键.同时我观察到中国藏家现在主要关注的还是西方的传统油画和家具,我建议除了这两个品类外,应多关注那些更当代的绘画及雕塑作品,有好的作品还应该写一些.尤其是年龄在30~40岁间的艺术家这10年间创作的作品,你不一定要写很多,但要写些精品,这些作品的价值以后一定会展现出来的.

对中国,深爱已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博物馆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责编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