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早期自制银元

点赞:12565 浏览:560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的机制币大致走过这样的历程:先是地方自发制造银元;再由政府批准,各省正式自制银元、自制铜元;最后由政府统一币制.

银两制的发展和西方银元流入中国市场的影响,最终催生了中国银元制的诞生,近代机制币终于取代了中国传统的银两和古钱,成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一种主要流通货币.

中国最早的自制银元是西藏的薄片银币.西藏早有用银的习俗,曾经使用过尼泊尔银币,后经清政府批准,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开始自制银币,当地称“久松西阿”(意即藏历13绕回第45年),制作、规格和面值均仿尼泊尔银币.正反面分别制有汉文和藏文“乾隆宝藏”字样,周边纪年.乾隆五十八年新制的银币,分为三等,分别重一钱五分、一钱和五分.后来嘉庆、道光以及宣统年间,也都制造过宝藏银币.此外,西藏地方政府还制造过“甘丹颇章”、“格桑章噶”等银币.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37~1866年),福建、台湾地区曾先后发行过六种军饷银币:道光年铸台湾寿星银饼、漳州军饷银饼、双如意银饼、笔宝银饼、同治元年嘉义寿星银饼、“谨慎”军饷银饼.这六种银币的重量分别有七钱二分、六钱八分等,不尽一致,“谨慎”军饷银饼还分有大小两等;币面除文字外,图案分别有寿星像、如意、聚宝盆、双笔和花押等.

咸丰六年(1856年),上海发行了机制银元,俗称“上海银饼”.分别由王永盛、郁森盛、经正记三家沙船商号制造.其中王永盛只有重一两的银饼,郁森盛、经正记分别制有重一两和五钱的大小两等.银饼的正背面均分别制有十六字铭文,正面为“咸丰六年上海县号商×××足纹银饼”,背为“朱源裕监倾曹平实重一两(或五钱)银匠××造”.

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机器局开制吉林厂平银元,分有一两、七钱、半两、三钱、一钱五个面值.正面制有“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字样,两侧有龙纹,背面记值.这是中国机制币中最早出现的龙纹,但发行量很小,并未取得成功.

中国早期的自制银元,既没有统一的名称,也没有规范的标准,制造技术落后,设备原始,主要靠人力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所以发行数量不多,遗存至今者更少.但它们是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发端,从钱币历史的研究,钱币打制技术的考证,钱币制作的时代特征等各个方面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文物价值.

小资料

戴志强,浙江绍兴人.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流通文物专家组成员,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国际博物馆委员会委员,国际钱币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理事、亚洲地区主席,国际钱币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钱币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

相关链接

解读“机制币”

机制币,顾名思义就是指机器打制的硬币,所谓“硬币”是和“纸币”相对而言的,在近现代中国,硬币主要指的是机器打制的金属钱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以及镍币、铝币、锑币、镁币、铅币等.

中国钱币的历史悠久,但古代中国的钱币主要采用浇铸的生产工艺技术,所以叫铸钱.西方钱币则主要采用打制生产工艺,开始是手工打制,工业革命以后,逐步演变为机器打制.在中国,采用机器打制的生产工艺来制造钱币,历史并不久远.中国机制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经历了晚清,民国,一直到现在.

中国的早期自制银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博物馆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中国近现代的机制币,既有政府发行,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的货币;也有地方发行,在某一地区流通使用的货币;还有的只是打制了样币,或少量的试制币,并未正式发行;有的则只有少量流入市场,随即便被收回,或者停止发行.它们是中国近现代机制币发行历史的真实记录,在中国钱币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的钱币学研究中,都是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物价值.


在钱币学里,钱币的主体应该是国家或地区正式发行的货币,包括主币和辅币.同时,还有货币文化的衍生物.中国的货币文化衍生物,在古钱中称为“压胜钱”,在机制币中称为“纪念章”.“币”和“章”最直观的区别是,“币”是货币,置有面值,是物物交换的媒介;“章”不是货币,不行使货币的职能,所以不置面值.中国的机制币者,一般不太注重“币”和“章”在职能上的区别,他们更关注的是文化元素,现在的存世量,以及它们的文物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