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衡?中国谎言

点赞:29707 浏览:1412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目前是在执行再平衡政策吗?货币在升值,中国人民银行四度提高利率,工资水平也在上升.这种种现象都显得中国终于开启了众人期盼已久的再平衡进程,但事实的确如此吗?已经出现了因消费上升引发的潜在经济增长吗?

世界银行于5月12日发布的《中国季刊》可能会让那些希望上述问题答案为“是”的人失望了.这一报告认为:

“随着宏观方面趋向正常化,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弹性.正常化归因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11年年初,消费增长减缓,房地产投资依然保持生机.政策重点还包括抑制已高达5.4%的通货膨胀率.”

既然中国正在做一切该做的事:提高工资、汇率和利率,为何会出现报告中的情况?为何再平衡没有带来更高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问题的关键也许在于人们混淆了名义变化和实际变化.例如,只看名义数据的话,显然货币在升值、利率在上升、工资在上涨,但名义变化并无意义.

汇率升值实乃表面文章

首先考虑汇率的情况.自从去年6月实施“浮动汇率”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约5%,日前,甚至自1993年的大贬值之后第一次突破了6.5:1的汇率.按年度计算,自从去年6月以来,人民币升值了6%.

但比货币的名义价值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是货币的实际价值,货币的实际价值还取决于通胀率以及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就通胀率而言,如果中国的通胀率高于美国,那么,即使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保持不变,人民币实际上仍是升值了.相对的,如果美国的通胀率高于中国,则人民币实际上是在贬值.

人们的直觉很可能是,由于近来中国的CPI通胀率高于美国,这表明人民币实际的升值幅度要超过名义升值幅度.上个月中国CPI的同比涨幅高达5.3%,远高于美国的2.7%.

但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分析有很多错误.对于评估真实增值幅度,最重要的不是美国和中国的CPI通胀率,而是对可交易商品的投入在上的增长.而中国的CPI统计几乎只关注食品,并不关注可交易商品.

因此,要进行精确的比较是很困难的,但实际上,两国在这一领域的通胀率差别并不大,但这样的分析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很多认为人民币升值速度比实际要高的评论是基于他们认为中国的CPI通胀率比中国要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至于生产力增长的差别,则分歧不大.中国工人的生产力增长率至少要比美国工人高出2~3个百分点.中国更快的生产力增长率意味着,人民币真实的升值程度,要低于名义升值程度.

如果综合考虑通货膨胀和生产力增长的因素,那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实际增值更多的结论就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有的分析人士就认为在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上在继续贬值.事实上,即使的确存在着人民币的升值,升值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此外,美元当然不是世界上唯一重要的货币.美元在最近几个月内对欧元和其他主要货币的大幅贬值表明,考虑到贸易因素的话,判断人民币升值与否更加困难了.结论要取决于考察的是哪一个时间段.

总之,这一切都表明,声称实行再平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升值――被高估了,甚至根本是错误的.人民币可能只有小幅度的升值,实际情况甚至可能是贬值.

利率与工资:不平衡更剧

确定无疑的是,利率自从去年十月以来上升了,看起来这似乎证实了中国正在执行再平衡政策.但实际情况仍然与此相反,尽管自十月起央行四次上调利率,贷款利率几乎上涨了1个百分点,但通胀指数上升了2~3个百分点(取决于所考察的物品种类),由此抵消了利率上升的作用.

换句话说,真实利率其实是在急剧下降.借款者可以付出比以前更小的资本来获得资金,而储户的银行存款则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损失.这一过程加速了财富从储户手中――他们主要是普通居民,转移到借款人手中的速度――他们主要是国有部门和企业部门.因此,利率因素不仅没有促进再平衡,反而是加剧了不平衡的状况.

此外,再平衡的另一要素工资增长本身并无异议,但结论却与人们设想的不同.过去数年间,工资水平经历了非常快速的上升,但由于通货膨胀的抵消,真实工资增长速度要远低于名义工资,而且,工资增幅最快的群体也正是受食品上涨影响最大的穷人.尽管如此,真实工资的上升幅度很可能仍要高于生产力增幅,过去几年家庭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上升.

工资是在上升,但其成因令人担忧.对于工人的需求主要还是由过去两年间持续扩张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刺激形成,而这种需求既是不可持续的,又是不健康的.但平心而论,工资上升总归是有利于中国的再平衡进程.只要这一趋势能够持续,导致中国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滞后于生产力增长的工资增长――就会得以逆转.

这一系列的调节过程产生了很有趣的影响.简要地总结一下,造成中国消费不平衡,从而妨碍中国经济长期繁荣的重要原因有三种:汇率、利率和工资水平.首先,低估的汇率在近几年并无显著变化,因此无助于再平衡;其次,过低的利率在过去几年更加恶化,进一步加剧了不平衡;最后迟缓的工资增长明显加快,因而有利于中国的再平衡.

很遗憾,并不能明确地衡量出三种因素产生的净效果如何,唯一的评估方法是观察居民消费水平及其与GDP增长的关系,并由此推测出上述政策对于再平衡的后果.如果前述世界银行的分析是正确的,居民消费增长减缓,这就表明利率下降的负效应超过了工资上升的正效应.

谁为伪“再平衡”政策埋单

上述分析必须考虑到政策的效应可能具有滞后性,因此要作出可靠的判断,可能必须再等待一段时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由于工资上升、利率下降,促使了经济体内部的财富转移.具体而言,更高的工资意味着财富从企业转移到家庭,更低的利率意味着财富从家庭转移到企业.因此,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承担了更多的代价,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则从中获利.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随着劳动密集型行业被挤出市场,资本密集型行业利润增加,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将从前者转移到后者.现实情况印证了这一不幸的推测,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正尽力提高工资,但仍无力阻止工人流向多为资本密集型的国有企业.

中国经济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型并非一个好的兆头.一方面,这违背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正如《金融时报》上一篇文章所言:

“中国工人的生产力在过去二十年间增长了十倍,但仍然不及美国这一数据的1/3,这抵消了中国工资成本仅为美国1/10的事实.”

再平衡?中国谎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货膨胀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资本密集型部门所占分量越重,中国经济就越依赖于廉价资本――这些资本常流向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实现再平衡的难度就越大.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或是明目张胆地增收各种税费,可以从居民收入中源源不断地吸取资金,再度进行挥霍式的投资.如此财富转移之下,倾向于中小企业和居民消费的再平衡只是黄粱一梦.

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决定了,除非彻底逆转投资的主导地位,再平衡就不可能实现.不管是现实观察,还是经验研究,都未发现这种迹象.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平衡的增长就将继续延续数年.但并没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居民消费的停滞不前能够说服政策制定者开始着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