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形神理探源(一)

点赞:4430 浏览:150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形神关系是绘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它直接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面貌,中国绘画形神理论深受中国哲学形神观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神、道、气、精、意等哲学美学范畴出发,探析中国绘画形神理论发展的源头,以求找到它的哲学根源.

【关 键 词 】 形神 道 气 精

本文为作者科研课题《中国绘画形神理论发展演变及其成因初探》结题成果论文.

作为再现艺术,形神关系是绘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神关系也一直是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讨论核心问题之一,它的演变、发展、深化,直接影响了中国绘画发展道路.

1、中国绘画形神理论发展述略

作为空间艺术,我国绘画在先秦及两汉时期,处于重形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传神论”,可以说中国画处在“形神并重”的阶段,但是,魏晋玄学的“重神轻形”思想已经深深影响了文学艺术,埋下了中国画强调“离形得似”的因子.唐代张彦远提出了“以神驭形”的理论,是魏晋玄学、中国古代佛、道形神观在艺术上的反映,也预示了宋代文人画的兴起.

在艺术实践上,唐宋时期,中国绘画写实风格达到顶峰.宋代文人画兴起、“逸格”地位的提升,在理学、佛学理论的大背景下,欧阳修、苏轼等人在绘画上提出“形神分裂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形神观在艺术上的必然反映,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因此,元明清时期,文人写意画大兴,这是中国绘画“形神分裂论”在绘画实践中的反应.

中国绘画形神理论形成发展有它的必然性,它形成发展的动因也是复杂的,我们只有把中国绘画的形神论放在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对中国绘画的深层影响,从历史的纵向去分析不同时期中国绘画实践、中国绘画形神理论以及同期中国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形神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互相影响,才能理清思路,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必然性.

2、“神”、“道”、“气”、“精”、“意”的内涵


2.1何为“神”

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课题,形神关系在中国哲学领域曾引起了长期的广泛的探讨和争论,进而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发展面貌,中国古代艺术的形神观和中国古代哲学形神观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探究古代艺术形神观,我们首先应该从哲学形神观入手.

形神关系问题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课题,要了解它,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何为“神”?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神”的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衍变的过程,它的含义是丰富的,概括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人们把闪电、雷鸣等人类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称之为神,由此引申出自然界各种奇特现象的人格化主宰,“天神”.许慎《说文解字》释“神”为:“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再进一步,“神”的概念,被引申为能体玄知几、把握客观规律的与人的与形体相对的人的精神、思想、意识能力,如《周易·系辞上》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需要指出,在这里神的涵义又可以进一步具体解析为两点,一即人把握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力”,也即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能力.二即人通过高级神经活动的主观能力,把握的客观规律道,体认、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成果.这种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体认、把握的客观规律源于客观世界中的客观规律“道”,但又不等同于客观规律的“道”,已经戴上了人为的痕迹,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凸显出来.

2.2何为“道”

首先是道,道和神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何为道?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道”首先是道路的意思,如《论语·阳货》所说:“道听而徐(途)说.”;由此引申为“道“是代表宇宙间抽象的准则、规律.与具体事物的“器”相对,如《周易·系辞上》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再者,“道”代表字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在《老子·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话有二层意思.一是:道是一种无质无形、无声无息,物质与非物质混和成一体的客观的存在.二是:道是天下万物以至于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母体”.

对道和神的涵义进行比较,我们发现,“道”和“神”都具有“客观世界中的客观规律”这一层涵义,也就是说,在指代这一层涵义时,它们可以互换的.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当神落实到作为生命个体的人身上,并作为能体玄知几、把握客观规律的与人的与形体相对的人的精神、思想、意识来讲时,它和它和自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之意及“客观规律”道,是有本质差别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认识主体和作为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客观规律”、“道”是人通过高级神经活动认知的客观对象,而人的精神、思想、意识是认知结果,它源于客观规律道,但绝不等同于客观规律道,但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却对于这一认知过程没有进行分析、区分,相对于西方的逻辑思辨哲学,中国哲学强调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观念中,神和道这两个本身意义和内涵差别较大的概念被混同起来.

中国绘画形神理探源(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3气、精、意的内涵

那么,何为气?传统古书中,气的含义约有三种:一、自然界实存可感的气.《说文解字》:“气,云也.”二、指生物的呼吸和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生命力、活力.《玉篇》:“气,息也.”即呼吸出入之息.《礼记·祭义》:“气也者,神之感也.”三、有精神、信念、智慧等意义.如孟子的“浩然之气”,或一般所说正气、邪气、理直气壮之气,都属这一类.

再就是“精”,精是什么东西?《管子》认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在《管子·内业》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因为有一种“精气”的流注和贮藏而充满生机:“凡物之精,化则为生.下生生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何为“意”?一般指冥思而得的哲理性感悟,道意.成玄英《疏》说:“意,妙理也.”“意”是无形无迹只可心会的义理,是纯主体的精神,正如彭吉象《中国艺术学》中所说:“在先秦哲学与魏晋玄学中,意是纯主体的精神,是悟道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体悟、感受、思想,是主体对宇宙万物之道的理解,是一种直观把握到的精神意识.”

当“精”被引申为“精神”之意,它和“神”、“意”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重合了,即“能体玄知几、把握客观规律的与人的与形体相对的人的精神、思想、意识”.

3、小结

通过以上对精、气、神、道等概念含义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它们的涵义是复杂多义的,有相通、相近甚至相同之处,在不同的语境下又有不同侧重的解释.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哲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不注重分析,强调整体系统的把握世界,人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时候必然采取一种感性、直观地表述方式.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问题.

在中国哲学形神理论中,神的涵义如此丰富,并延伸至绘画领域,因此在中国绘画形神理论中,神的涵义也是丰富而复杂的.中国绘画所追求的神,既可以指代绘画中的客观对象(人物、动植物、景物)之神,还可以指代画家的主体之意,主客互融、情景交融的意境,以及宇宙的客观规律道,并非仅指画中客观人物、景物之神,因此,不会过分专注于于画中客观人物、景物之形,而是注重通过笔情、墨韵,通过想象、概括、夸张、变形,来表现主观之意、客观之道,绘画的表现性得到加强,在写意画中尤为明显.在以后的篇章里我们将从中国古代认识论的角度探究中国哲学、美学里“神主形从”的美学观点,从艺术与哲学、科学的区别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中国绘画形神理论演变的轨迹.

参考文献

[1] 盛广志.《管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2] 转引自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胡秀芬(1975—),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学位,讲师,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