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经贸回眸

点赞:32333 浏览:1541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风云事件>>>

中欧、中美纺织品谈判一波三折

配额的取消令欧美等国大为不悦,他们一直担忧:中国是否有朝一日会“垄断”全球纺织品市场?

在看到2005年头两三个月中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激增的情况下,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纷纷对华纺织品设限,中方为缓解紧张的贸易氛围,曾于5月20日宣布自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然而,美欧并没有接受中方的诚意,仍一再对中国纺织品进行设限.中国政府对美欧的设限行为没有一再退让,于5月30日宣布取消81种纺织品出口关税,这个举动震动了美欧,也牵动了全球纺织业关注的目光,也由此引出了中欧、中美的纺织品谈判之战.

6月11日凌晨中欧就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问题签署了备忘录;美国国内纺织制造业和国会部分人士的涉足甚至咄咄逼人之势让中美政府的谈判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僵局,11月8日一纸《中美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的正式签署总算宣告了中美纺织品谈判的谢幕.相对于欧盟的果断与诚意,美国的迟钝与苛刻实在叫人无奈!

表面上,纺织品摩擦是一种经济纠纷,实际上,它已经牵涉进了太多的政治因素;与其说这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还不如说这是一场志气的斗争.可以说,此次“碰壁”给中国纺织品企业敲响了警钟:如何苦练内功提高纺织品技术含量等已经迫在眉睫.

然而,此协议中的“数量限制”成了众多企业揪心的问题:从协议签订日到协议执行日的这段过渡期纺织品如何协调以及出口的数量如何分配?事实上,也只有将这些具体问题解决后,协议优势才能转化为出口优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进程全面启动

2005年7月1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7000种商品开始削减关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降税进程全面启动,这也是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9个自贸区谈判的首战告捷.在2010年,建成后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拥有20亿人口,经济规模达到2.4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共同体.

龙永图评价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将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此次的区域合作将激活东亚经济一体化,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大突破,并对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然而,也有专家发出另一种声音,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启动只是一个开始,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蓝图实施的进程中,日益壮大的中国和作为一个经济体的东盟将会掀起自贸区主导权之争.此外,选择开放性还是紧密性的自贸区机制也是中国与东盟难于解决的难题.另外,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合作能否协调并进,也将影响到中国―东盟自贸区今后的发展方向.

从整体来说,东盟各国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经济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合作,拖慢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步伐.

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市场

从2005年8月1日起,中国大陆对台湾15种水果零关税措施正式实施.各地海关凭经海关总署认可的台湾地区签发水果产地证明文件的有关机构和民间组织于2005年8月1日后签发的、能够证明水果原产于台湾地区的产地证明文件,对菠萝、番荔枝、木瓜、杨桃、芒果、番石榴、莲雾、槟榔、柚、枣、椰子、枇杷、梅、桃、柿子15种享受零关税的台湾水果验放手续.

小小水果搭桥过岸,谋求冰雪消融之机.此次的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市场的措施乃经贸之举,背后的浓厚政治意味更耐人寻味.

早在2005年3月4日,国家主席明确指出:“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事关广大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

这番讲话不久,4月和5月,台湾地区国民党时任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到访大陆,进行了50年以来两岸首次的破冰搭桥之旅接力赛.前番讲话与后番来访让人不难猜测出,台湾水果零关税措施是大陆方面为连宋大陆行准备的一份诚意十足的迎宾礼.中国政府表达了诚意,台湾果农也欣然笑纳,找到了解决台湾水果滞销问题的契机.给人民实惠才是两岸经贸往来的最大目的.

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市场,必然会促进两岸的经贸往来和互动.内地特别是沿海地区的运输行业闻风而动,竞相扮演台湾水果流通大陆的主要物流供应商的角色,他们是此番经贸举措的另一受益者.

中国企业掀起跨国并购

2005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迭起,集聚了全球商界无数的眼球.

3月9日,联想以17.5亿美元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PC)业务尘埃落定,成为了加入世贸后中国本土企业成长为跨国企业的重要探索.联想并购此番唱罢,一旁上演的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的天价竞购美国上市公司优尼科的惊天大戏愈演愈烈,可惜这场能源之争最终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功亏一篑,于8月3日悲壮落幕,虽败也英雄.在国人还在为中海油扼腕之际,中石油以总报价约为41.8亿美元要约购写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所有上市股份,在最后一季度成就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中国的能源战略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喜悦和失望一同滚滚而来的跨国并购浪潮,淘出了一个事实,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资本实力和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逐日膨胀,并开始对并购IBM、优尼科这样复杂的大型企业产生浓厚兴趣和强烈信心,他们更多地从能源战略布局上进行考量.

毋庸置疑,进行跨国并购已成了不断壮大的中国企业寻求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企业开启了国际并购市场的新时代.

值得关注的是,参与并购的中国企业如何在国外经济保护主义中奋勇突围,规模扩张后如何拿仍十分有限的整合和管理的能力去处理后续整合的难题.而TCL跨国并购遇挫的例子也让其他已经进行或意欲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暗自心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管理,我真的准备好了吗?

欧盟绿色“双指令”引发中国家电出口危机

2005年,中国遭遇贸易壁垒实在太多,就在纺织品摩擦正处于白热化进程中,欧盟双指令的出现无疑让中国出口企业雪上加霜.

2003年2月,欧盟颁布了《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简称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WEEE指令规定:自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气电子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按其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承担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RoHS指令则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和聚溴二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两指令所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10大类且多是中国主要的出口电子电气产品.

显然,欧盟双指令的出台引发了海外市场绿色技术壁垒的“升温”.

“双指令”将大大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同时也大大削弱中国家电进军欧盟市场的优势和竞争实力,一些达不到“指令”要求的生产企业和低技术产品将被排斥出欧盟市场,中国的家电出口必将受到新一轮的震荡.

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估计,短期内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直接或间接受到的影响超过100亿美元,包括企业制造成本上升,增加出口检测及进入流通市场等环节成本.

然而,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审视,欧盟“双指令”的出台提出了新的环保要求,这对提升中国机电商品的整体竞争力是具备积极效应的,同时还将促使中国制造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及有利于让中国出口商品摆脱低价是惟一竞争优势的形象.

全球铁矿石谈判无果而终

能源始终是一个牵涉到国计民生的话题,全球铁矿石谈判无疑紧扣无数钢铁厂商的心弦.

自2005年4月1日起,中国钢铁业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2005/06年度(2005年4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每吨进口铁矿石上涨71.5%”的天价,创下了亚洲铁矿石史的最高纪录,这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0月24日,牵动中国众多钢铁企业神经的铁矿石谈判在青岛拉开了帷幕,谈判以无果而告终.12月8日,日本钢厂开始与澳大利亚的哈默斯利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等全球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就2006年铁矿石举行正式谈判,中国钢铁业对谈判密切关注.

尽管中方竭尽全力、一再强调铁矿石应该下降,但谈判前景似乎不容乐观.业界普遍预期,由于分歧太大,2005年谈判难度空前,很可能要到2006年3至4月才能最后确定.事实上,“10月份中国与三巨头谈判的无果以及12月份三巨头谈判对象向日本的转移”已表明,三巨头仍可能采取以往战略:与较易谈判的对手――日本先行确定,并按国际铁矿石谈判的惯例,以此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终合同价.

2004年,中国曾为此无奈地吞下苦果.

然而,国际贸易专家、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博士认为,作为目前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也是铁矿石疯涨最大“受害国”的中国,目前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如何掌握对大宗进口商品的主动权、如何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以及如何加强进口宏观监控,即如何提高进口综合效益的问题.

直销两条例推动中国直销业法制化进程

40年代,极具商业天赋的犹太人卡撒贝创立了神奇的商业模式――直销;50年后,美国直销业所销售的商品已占零售总额的45%.许多经济学家预言:未来全球60%的商品将通过直销模式进入千家万户.

然而,当直销遭遇中国,一切都面目全非.

重庆“欧丽曼”案、山东泰安“爱博美娜”案、武汉“新田”变相案、北京“欧亚伟业商务网”变相案等这一切都让直销成为中国的洪水猛兽.

1996年至1997年,国内直销业遍地开花,逐渐失控;1998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禁止经营活动的通知》,对我国直销业全面禁止.

但是,就直销本身而言,它毕竟是一种科学的商业模式,并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全面禁止并非长久之计,妥善疏导才是应有之策.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作为入世承诺,直销开放被纳入中国政府的政策议程.

而面对各方利益的权衡与博弈,尤其是从保护相对弱小的民族直销企业出发,我国的直销立法陷入“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两难困境:为规范直销市场,就必须设定准入标准;而设定准入标准,企业又无法进入市场;不进入市场,企业就难以发展壮大;而不发展壮大,企业就无法达到准入标准;取消准入标准,市场又难以规范.

最终,在强大的内部和外部压力下,千呼万唤的《禁止条例》与《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出台,并分别于2005年11月1日和12月1日生效.但是,政府和企业的分歧最终没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政府“稳定为主”的诉求占了上风,世界直销业通行的商业法则和精髓“团队计酬”最终未被放行,直销的魅力和行业竞争力打了折扣.

无论如何,两条列的出台都标志着我国直销市场正式开放,并步入法制化轨道.然而,我国直销市场的规范与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难解世贸僵局

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于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世贸组织149个成员国的5800多名代表和2000多名非政府组织代表围绕着多哈谈判议题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磋商.

其实,世贸僵局由来已久.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次部长会议,启动了以“多哈”命名的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结果却在勃然兴起的反全球化压力下惨淡收场;2003年9月,墨西哥坎昆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亦以失败告终,各成员国商定的多哈回合谈判结束截止时间又被向后推迟了两年;直到2004年7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此轮谈判的关键性议题――农业和非农贸易达成框架协议,谈判才重回正轨.

2005中国经贸回眸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纺织品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因此,这次会议曾经被寄予厚望.

作为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把此次香港会议作为加速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发射台”.

在拉米的积极推动下,香港会议18日晚通过《部长宣言》,各成员就发展议题达成了共识:发达成员和部分发展中成员2008年前向最不发达国家所有产品提供免关税、免配额的市场准入;发达成员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补贴,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农产品出口补贴.

尽管香港会议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协议,但在协议的具体细节、其他议题如非农产品及怎么写作业开放等,仍未有实质安排,这与世界各国的会前期待大相径庭.其中,最大障碍仍是美国和欧盟在农业贸易问题上僵持不下.

从1999年11月的美国“西雅图风暴”爆发至今,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运动就与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形影不离.“DOWN DOWN WTO”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反世贸组织者的共同口号.

也许,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仍将遥遥无期.

CEPA补充协议促进内地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

毫无疑问,对港澳的开放“早于世贸、优于东盟”,体现了“一国两制”下的两地合作之优势.

如果说,2003年6月29日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加速了内地与港澳贸易一体化的伟大进程.那么,200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则为这一伟大进程吹响了新号角.

根据《补充协议》规定,内地对《第二批内地对原产于香港的进口货物实行零关税的产品清单(现有生产产品)》中列明的原产香港的进口货物实行零关税,香港受惠商品范围进一步扩大,已基本包括了香港现有生产的全部产品.

另一方面,《补充协议》大大缩短了有关企业享受零关税的时间,使香港企业更快受惠.按新规定,只要经双方共同确认后,即可享受零关税进口.

CEPA的签署,被西方国家看成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一国两制”的信念所在.它为全世界一切想跨入香港―广东这个“金三角”、迈进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同时也为寻求“走出去”之路的国内厂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尤其,在近两年香港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CEPA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将给香港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它既符合香港经济转型的需要,也符合内地加速对外开放之需要.

风云人物>>>

薄熙来:“硬派部长”展现大国气度

“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们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在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达到白热化之时,薄熙来的这句话让中国所有的纺织企业都倍感鼓舞.

2005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

1月份开始,我国外贸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放缓;商务部内外贸部门依然条块分割,亟待整合;中美贸易纠纷、中欧贸易关系、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又接二连三地出现.

作为主管部门领导,薄熙来压力重重.

显然,从2005年开始,随着入世后过渡时期中国各主要领域所做的对外开放的承诺陆续进入终点阶段,中国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中国的商务外交时代已经到来.

正基于此,在整个国际经贸大环境下,薄熙来开始驾轻就熟地扮演着肩负重任的中国商务外交使者角色.而他在维护国家利益上所表现出来的强硬,在纵横捭阖的商务谈判中所表现出的机智,让国外对手都称之为“硬派部长”.

其实,早在担任大连市长期间,薄熙来和足球、服装就被市民誉为“大连三宝”.他外形俊雅、谈吐风趣,成为众多记者眼中的“传媒宠儿”.

这个让大连人永远都引以为荣的魅力市长,正在转变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张“金字招牌”.

周小川: 中国的“格林斯潘”

将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相比,并不为过.

他们同样具有平易近人的微笑,娓娓道来的学者风范,深厚的艺术修养,谨慎的语言风格以及精妙的金融调控艺术,更重要的是,两位都同为各自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每一句话都足以掀起金融界的轩然大波.

2005年,周小川的名字与人民币汇率改革、国有银行改革两大词汇交错在一起,凡提两大改革,必提周小川.在中国货币政策承受过多外界压力的一年,周小川深知中国央行的职责和自己的使命,在众多场合,他不厌其烦地巧妙而渐进地阐释浮动汇率制与国有银行的改革,“渐进性改革”的思维构成了周小川进行货币政策调整和改革的主要特征.

周小川认为浮动汇率就是给人民币加了海绵垫子,能防守吸能,也能出手进攻.这个形容正好也反映出他能力的多面性,有张有弛的抗压性,逐渐娴熟的调控能力,谨慎而风趣的语言艺术.

中国的金融改革任重道远,非朝夕能成.人们对周小川这位领军者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在2005年的完美表现,也因为他在公众面前展示的从容和自信.

龙永图:一语激起千层浪

“我们不必刻意追求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我不太相信什么自主品牌,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花过多精力.不可能有一个美国的品牌,也不可能有一个日本的品牌,当然不可能有一个完全中国的品牌.”在提倡科技创新、自主品牌的2005年,龙永图的这句话无疑让他深陷舆论风暴.

也正因此,社会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舆论界纷纷斥责龙永图主张“中国不要自主品牌”、批评其为“卖国贼”,甚至引发了炒得沸沸扬扬的“何龙之争”.

就字面上理解,或许龙永图的意思就是全球化首先就要化掉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从此刀入库马放南山,只需与跨国巨头分享全球化的红利就可以了.可能,许多人都会为龙永图这种没有进取心和自信心的话语而备感悲哀,甚至还认为他的观点会影响到一些正在积极创新的勇者.

然而,反对声音之外却还有一部分人佩服龙永图的勇气,认为龙永图发出的“我们不能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不是一种“卖国论”,而是给集体浮躁的中国汽车行业打了一针“清醒剂”.

无论批评也好支持也罢,龙永图的发言,至少折射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魏家福:“双浆驱动”中远巨轮

2005年11月14日,全球第二、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与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之一的荷兰TNT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共同组建一家合资物流企业,开拓全球物流市场.根据计划,合资企业将于2006年投入运营,中远集团和TNT各占50%股份.

2005年6月30日,在全球航运市场波动和全球股市低迷的背景下,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2.2亿美元.由此,中远集团旗下已控股和参股了七家上市公司,中远集团近年来以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双浆驱动”的发展模式也越发清晰起来.

继2003年公司实现利润超过30亿元后,2004年又实现利润超过120亿元,进入利润过百亿元的企业前10位.今年上半年,集团已实现利润108.1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005年11月15日,魏家福获得比利时国王颁发的莱奥波德二世国王勋章.

邓中翰:世界第一的“中国芯”

2005年11月15日,邓中翰创建并率领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中星微电子首次成功将“星光中国芯”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首家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IT企业在美国上市,是中国企业在2005年原始创新、发展核心技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动作.

邓中翰成功引用硅谷创业运作模式,首批资金为信息产业部以风险投资方式直接投入的1000万元.全球的电脑摄像头中,每10个中就至少有6个是采用中星微电子公司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

2005年,邓中翰领导开发设计出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被三星、飞利浦、惠普、索尼、罗技、创新科技、富士通、联想、波导、TCL、长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这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第一次在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达到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05年起,在邓中翰领导下,中星微电子公司启动了数字电视领域的“星光”数字电视多媒体芯片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工作,目前核心技术研发已经获得阶段性突破.

2005年3月28日,邓中翰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邓中翰还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傅成玉:海外并购震惊世界

2005年6月,傅成玉领导下的中国海油所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起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竞购优尼科.

虽然这次收购未获成功,但它为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今后走向海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有限公司市值增长66.8亿美元,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并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在今年第三季度,中海油经营业绩上升至一个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截至2005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收入达148.7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 30.8%.2005年前9个月,有限公司的总收入增加了44.2%,升至397.5亿元人民币,创下新纪录.中国海油主推的液化天然气(LNG)、石化、炼油等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广东LNG项目投产,新增装机容量可达2100万千瓦,并满足1500多万户家庭燃气所需;惠州炼油项目计划年加工原油1200万吨,生产优质汽、煤、柴油700万吨左右,可供400多万辆汽车使用.

2005年,中国海油继续积极开展扶贫援藏、捐助希望小学、母亲水窖、健康快车和向受灾地区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投入达3700多万元.

目前,中国海油正加紧实现上下游各板块业务全面发展,通过走向海外,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机制,为全面实现建设国际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李彦宏:纳斯达克上市缔造百度神话

随着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8月5日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中,疯狂攀升的股价创造了百度神话,而这个神话的总导演百度CEO李彦宏也凭着接近十亿的身价一举跃进2005年度中国IT行业富翁排行榜.

毫无异议,年仅36岁的李彦宏是2005年度最耀眼的财经人物之一.国内著名学府毕业,留学美国,工作硅谷,携风险投资适时海归,创立公司到美国上市,一切顺理成章,成功水到渠成.

而事实上,李彦宏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精明而稳健的晋商风骨,还成就于他精准而大胆的眼光.这位长相儒雅的山西帅哥拿着原计划六个月就能花光的200万美元,精打细算地硬撑过最初创业的一年,并一直专注于中文搜索领域,力排众议地推出竞价排名,开创了真正意义上属于互联网的收费模式,从而使百度从数十万的中小企业网站里挖到了第一桶金以及接下来的第N桶金,最终成就了百度登陆纳斯达克的神话.

搜索领域已烽烟四起,站在风口浪尖的百度已面临微软MSN、GOOGLE、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的内外夹击,对低调的李彦宏是否能继续保持百度的强劲势头,人们充满了兴趣.

尹同耀: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随着2005年的“创新、品牌”一跃成为汽车行业焦点话题,尹同耀的出现就显得意义非凡.

有人说,奇瑞不是最大最老的汽车企业,但是在自主创新上却是最优秀的企业.在发展速度上,从2001年第一款车正式上市,奇瑞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成功挺进中国企业500强;2005年又以全年出口轿车 18000 余辆的骄傲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在技术创新上,2005年奇瑞率先在发动机这一汽车行业“芯片级”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质的突破――推出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技术含量最高的自主研发发动机ACTECO,并且已经成功装配到了奇瑞新东方之子上,成为B级轿车首次使用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在产品创新上,奇瑞这几年推出的新品,其型号之丰富、销售之火暴、与国人审美心理和消费习惯之契合,都大大超出许多人的想像.

其实,这些年来尹同耀带领奇瑞走得并不轻松;尽管如此,他还是凭着一颗“中国心”、一种骨气和勇气走过来了,因为他深知:产业最根本的东西还是品牌、是研发、是资本,企业只有抓住根本才会具有无比的潜力.也许,尹同耀只是一个范例,但是他不应该是一个特例,中国汽车行业需要自主创新,更需要“尹同耀”这类的汽车人.

常德传:谱写“1〉2”的青岛港不等式

常德传领导的青岛港先后四次刷新集装箱作业世界纪录:集装箱效率世界第一;矿石接卸效率世界第一;进口矿石吞吐量居世界第一,“十五”期间占全国进口量的21%;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十五”期间占全国进口量的18%.由常德传创造的科学的用人机制和广阔平台,培养了中国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

2005年,常德传带领青岛港走节约型、内涵式发展之路,就是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创出两个青岛港的业绩.2005年,青岛港的年设计通过能力为1亿多吨,集装箱年设计通过能力225万标准箱,而实际完成的全年港口吞吐量将超过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00万标准箱,逼近650万标准箱.常德传带领青岛港人将“1〉2”变成了现实!

在港口生产增长14%的同时,青岛港综合能源单耗累计同比下降4.7%.常德传带领青岛港人把青岛港打造成为了资源节约型的世界级大港.2005年,青岛港对国家GDP的贡献约 578亿元,为社会创造了45万个就业机会.

2005年,常德传获得了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