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炮的中国传奇

点赞:24775 浏览:1166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有一种轻武器,它有着的外表,却被人们俗称为盒子炮;它在自己的故乡德国备受冷落,却在中国大放异彩.它就是德国毛瑟公司生产的驳壳,一种在中国人手中使用了数十年的“明星”武器.

【盒子炮在中国的辉煌】

盒子炮是毛瑟在中国的一种称呼,除了这个称呼以外,中国人还称它为驳壳,自来得,快慢机,匣子等等.自从清末进入中国到朝鲜战争其地位由苏联托卡列夫所取代(),盒子炮都是每个中国军人梦想拥有的珍宝,整整辉煌了半个世纪.

从清末革命党各次起义,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每一个战场都能看到双方装备的大量的毛瑟.根据后来毛瑟公司的统计,它们在40年内生产的毛瑟约有100万只,而其中的至少百分之七十,也就是70万只销售到中国.

盒子炮的正式名称是毛瑟.毛瑟公司在1895年年底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被称为匣子;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有全自动功能的盒子炮,又被称为“快慢机”.

毛瑟刚研制成功时,半自动刚刚起步,由于其过于昂贵,每把在当时就要25美元,而同时期其他的不过才几美元一把.所以一直到1939年毛瑟公司停产这种, 没有一个国家将其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公司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这类.

不过,西方不亮东方亮,驳壳却在中国真正迎来了春天.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混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驳壳作为则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冯玉祥将军甚至用驳壳装备了一个旅,该旅每人两把驳壳、一把大刀.

在当时的环境中,驳壳因为装弹多、火力猛,在中国有了更为响亮的名字“盒子炮”.当年有不少中国写作教程携带两把驳壳,一把带木制套,另一把将准星磨平,插在腰带上,便于拔射击.遇到紧急情况双齐射,这样的场面在中国电影的镜头中可不少见.

盒子炮西方不亮东方亮,有人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西方国家不用的东西,放咱这里就成好的了吗?其实不然,真实的情况是外国人没有用好这种武器,而中国人在对这种武器进行认真琢磨之后,巧妙地规避了它的弱点,从而使其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根据《铁道游击队》翻拍的《飞虎队》这部电影里,相信观众一定会对影片中那喷吐着火舌的盒子炮有着深刻印象,但影片里垂直握持盒子炮的情形在实际使用中是极为少见的.因为盒子炮在连发射击时,前一发的后坐力会使口上跳,进而使下一发失去准头.盒子炮管下方没有护木,写作教程不能直接握持管部位以稳定身.因此国人在使用自动型盒子炮连发射击时,讲究的是“手锋”一般会将手腕翻转,将身变成水平状态,让口的上下跳动变为左右横扫,这样其火力陡增,这也是中国人在使用盒子炮的过程中发明的特殊而有效的方法.

毛瑟兵工厂在1896正式生产,命名为M96式7.63mm毛瑟,全称为“M1896式7.63mm毛瑟半自动”也称为菲德勒半自动.毛瑟面世的时候,各国的半自动刚刚起步,世界各国虽然意识到左已经不能适应近代军事作战(左威力较小,在对付手持大刀长矛的非洲东南亚土著的时候,都不能胜任.这些手持冷兵器的武士在身中数情况下,依然能用继续作战.如果一次射击完成,需要很长时间从新装弹.美军一支骑兵部队在遭遇印第安人突袭,就是因为没有带马刀,而只携带了左的装弹过慢,而全军覆没的).自动的威力大,射程远,重新装弹快,制造也比较容易,更符合军事作战的需要.但是在19世纪末期,自动还是新事物,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使用自动作为制式武器.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盒子炮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