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本科的国际模式与中国路径

点赞:25800 浏览:1182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技术本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以升格、衍生、新建与合作为主的四种模式.如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可以借鉴技术本科发展的国际成功模式与经验,在利用我国高等教育已有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少数办学质量高的高职院校升格和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合作等路径来发展我国的技术本科.

关 键 词 :技术本科;国际模式;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苏敏(1978-),女,山东临沂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职业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5-0049-04

一、技术本科的内涵及发展的必要性

(一)技术本科的内涵

技术本科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它培养的是通晓相关专业与领域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和相关领域的技能,能将科学研究与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善于综合多领域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1][2]这类人才是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桥梁式”人才.这里涉及到几个概念需要加以厘清,即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4年制订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中明确,“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的培养目标是包括“技术员”(technician)和“技术师”(technologist)等技术型人才,学习内容着重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应的技能训练;“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skilled personnel),学习内容“着重于实践训练”(the emphasis is usually on practical training).也就是说,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3]技能型人才更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不做过深、过宽的要求,动作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与之相比,技术型人才除了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外,其知识基础更加深厚,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严密的逻辑,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

技术本科的国际模式与中国路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由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有交叉重叠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分别培养这两种人才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TVE).我国多使用“职业教育”一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同义.但是,从现实来看,我国更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狭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有所忽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鉴于我国的习惯用法,下文提到的“职业教育”如非特别说明,均是指包含了技术教育在内的广义的职业教育.)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虽然国外没有“技术本科”的专门称谓,且叫法多样,但是均以培养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起沟通作用的“桥梁式”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4]其在内涵和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技术本科教育.

(二)技术本科发展的必要性

技术本科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从国际上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技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技术员的专业教育,设置在高级中等教育层次和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应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职业岗位对智能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很多国家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技术本科教育便应运而生.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迅速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许多原有产业和新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产生了大量应用高新技术或具有复合性特征的新的职业岗位,扩大了对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并能进行独立操作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专层次的高职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并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提出要求.可见,发展技术本科已成为我国的现实需求,采取何种路径发展技术本科是我国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技术本科发展的国际主要模式

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对于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原来仅仅面向某一岗位或某一技术的专科高职,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部门和复杂工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开始发展技术本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几种比较成熟的模式.


(一)升格模式

升格模式顾名思义是指专科高职升格为技术本科.这里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专科高职院校整体升格为技术本科.德国是典型代表.随着德国企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三年制的专科高职已经不能满足需要.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高等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4年制的应用科技大学.1976年德国《联邦高等学校总法》颁布实施后,应用科技大学的地位得到确立,即应用科技大学和其他大学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应用科技大学改变了传统专科高职仅仅关注适应某一岗位能力的目标,要求能胜任多个岗位,在强调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的同时,强调具备开发创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在人才培养上重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制中有2个“实习学期”在企业锻炼是其重要特色.[5]另一种升格模式是专科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本科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对《学校教育法》的修改,部分以培养生产一线实践性技术人员为目标的五年一贯制高等专科学校在自身基础上又开设了两年制的专攻科,专攻科的毕业生可获得学士资格.同一时期,美国部分社区学院开始单独授予学士学位.由于社区学院开设的学士学位专业和课程多数集中在高职领域,可界定为社区学院的技术本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