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特色建设促进医院

点赞:5028 浏览:1834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时至今日,河源市中医院已走过27个年头.27年来,几代中医院人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从当初仅能提供门诊怎么写作发展到现在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院.正如河源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张佐畴所言,医院能在白手起家、百业待兴的漫长历程中,步履艰辛地存谋发展,靠的是振兴中医、艰苦奋斗的志气、勇气以及争气.如今,凭借这份振兴中医、艰苦奋斗的志气、勇气、争气,河源市中医院走出一条医结合的特色之,为河源300多万百姓筑起一道健康长城.搬迁一年来,该院走出一条医结合的特色发展之.

改善规模扩大就医更舒适

下雨天,漫步在河源市中医院新修建的中医药文化连廊上,放眼尽是绿荫古树,偶见零星红花,几分诗意,交相辉映.道是中医风景,却似闲居美墅,又似到仙乡.

此等美景,在很多老中医院医务人员心里,是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在位于老城区学生的老院,门诊诊室因办公场所窄小,常常显得“人满为患”,住院病区更是超负荷运转,就诊坏境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很多次想到中医院看病,都是到了门口又折回社区医院或诊所找别的医生.”市民黄女士说.如今,有了如此舒适的就医,黄女士的就医首选便是河源市中医院.

温馨的就医是医院文化建设和形象的外部标志.患者就医需要一个舒适、整洁的疗养,职工也需要在一个安定、舒心的下工作.在市委、市的重视下,在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河源市中医院新院项目于2009年初立项,当年9月正式动工,并在第23届世客会开幕前夕落成门(急)诊大楼.而后陆续住院大楼、康复医学楼、放射影像楼、制剂大楼等,最终在去年4月24日实现整体搬迁.

尽管是搬至河源市人民医院的旧址,但这对所有中医院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医院占地面积由1600平方米扩大至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6600平方米扩大至2.5万平方米;业务科室设置由12个增加到18个,住院病区由3个增加到9个,住院病床由180张增加到320张,内科、外科、骨伤科等科室的病床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外,还专门划分小车、摩托车停车区域,使得车辆进出、停放有序.河源市中医院领导班子结合实际,以病人为中心,把改善就医坏境、提高怎么写作质量放到重要,在原本的建筑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打造快捷、方便的就医流程,精心营造出舒适、安全、和谐的就医.

在着力提升群众就医的同时,河源市中医院还注重把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融入医院建设之中,通过展现中医药的历史和精髓.宽敞明亮的门诊楼,2根铸有《伤寒论》精华内容及中医特色植物的砂岩雕刻石柱,仿佛讲述着一个个传奇、生动的中医历史典故;具有中医药气息的文化连廊,楹联吊牌、中医名家、养生保健、中医康复等中医文化框更是扑面而来;中药房里一排排装满中药的小格子和四周镂空的雕花装饰,古朴的美感油然而生;国医堂入口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装修装饰,处处体现中医药文化,体现着人文、和文化底蕴等内在特质.

打造特色专科就医更放心

35岁的李勇(化名)是东源县人,去年因高血压诱发脑出血险些丧命.在广州南方医院抢救后,中风后遗症十分严重,嘴角歪斜、无法行走和说话,就起来都成问题,生活不能自理.病情稍稳定后,去年6月,李勇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市中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经河源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专家会诊后,李勇被诊断为中风偏瘫后遗症.该科医务人员针对李勇的情况,为他制定了医结合诊疗方案,除了神经内科方面的常规治疗,先后对其进行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站立平衡、针灸、肢体气压治疗、运动疗法、器械训练等,训练其步行、言语及平衡功能.经过努力,李勇的病情明显好转,现在不仅能够自行走,还回到公司上班.

这个案例只是河源市中医院打造重点专科建设的一个缩影.以康复医学科为例,近年来医院一直围绕打造名中医、打造重点科室战略,进一步强化中医专科建设,在此背景下,针灸科去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医专科创建单位.

院有专病专科,科有重点特色.发挥具有中医特色的重点专科是市中医院发展的一大举措.目前,该院有省级重点专科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创建单位1个、省级重点专科创建单位1个,还有肛肠、皮肤、妇科等特色小专科18个.在优势专科领域,围绕临床诊疗,不断推进继承创新,比如康复医学科研制贴敷药品,在三伏、三进行天灸治疗;住院病区推广开展注射、中药灌肠、中药湿敷、熏蒸等10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国医堂推出中药香囊等,让患者就医有更多选择.


优化怎么写作流程就医更方便

在医院门(急)诊大楼二楼正对电梯出口的墙面上,可以看到占据一面墙的宣传板,有医院主治医师以上的专家介绍,在每一张照片下方都标明专家的姓名、基本信息及专业特长等内容,方便患者自己选择医生.

为了尽可能多给病人提供优质怎么写作,河源市中医院优化各种怎么写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将原先设计在住院部6楼的手术室挪到2楼,并按照医院标准增加1间百级、1间千级、1间万级及2间十万级的层流手术室,确保手术质量与安全;在门(急)诊大楼、综合楼及住院部均设立缴费窗口和药房,方便病人按就诊科室就近缴费、取药,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将门诊采血、验血等科室与住院部分开.此外,在各大楼之间修建了中医药文化连廊,挂上中医历史文化、中医保健知识、中草药辨识图等;在全院覆盖无线网络,提供导医、直饮水等便民怎么写作.目前,河源市中医院的中药饮片处方占总处方比例达到60%以上.在国医堂,中草药的使用率达80%以上.一直被人们调侃为“慢郎中”的中医,是如何受到百姓青睐?港澳台、珠三角的人又为何慕名而来?河源市中医院制剂中心推出的代煎中药怎么写作是其中一大因素.“3月份,有近千人次的患者选择中药代煎怎么写作.”制剂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熬出合格的中药,该院工作人员会依药材而定,一般先将药材浸泡半小时,再熬制40到50分钟才分袋装好,再通知患者前来取药.

而在上班族中,免煎中药颗粒也越来越受青睐.据了解,市中医院通过招标,引进了389种标准化小包装免煎中药颗粒,它不需煎煮,即冲即服,能免去煎煮中药的过程,方便又省时.此外,为方便市民就医,在河源市和市绿都公交公司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开通了经过市中医院的公交线,市民搭乘10车可直达市中医院,还可乘坐3、5、8、9、11、102于老城区望江楼站下,沿滨江西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 新医改不断推进就医少花钱

医院要发展,道如何走?面对压力与挑战,历届市中医院领导班子没有在压力面前,而是选准发展道和方向——突出中医特色,走医结合之.

始于2009年的新医改,如今已经迈入“深水区”.众所周知,“以药养医”、“红包逐利”是当今医患矛盾、看病难的突出表现,而市中医院的领导班子,尤其是2011年年初新任院长殷汉华上任以来,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要,敢于拿高价药“开刀”,明令医务人员收受“红包”,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实在在让利群众.

医改新政的实施,让市中医院更加坚定了发展,那就是——靠技术,尤其是中医特色技术.通过发展特色中医,市中医院将每门诊人次费用控制在150元以下,出院病人平均费用控制在7700元以下;将西、成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控制在39%以下.同时,严格控制各科室抗生素的使用,要求在门诊病人中,使用率不得超过30%;在住院病人中,使用率不超过60%,也就是说,在100个住院病人中,使用抗生素的不得超过60人.

“谁敢向制度挑战,我们就处罚谁.”市中医院领导班子的决定,表达了医院采取措施,严抓临床合理用药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决心.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肖智青表示,现在医院手术室都是层流净化手术室,条件好了,减少了很多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科室根据抗生素使用指南,不用内固定的手术,一律不用;需要内固定的手术,一般用2—3次的抗生素.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对医院长远发展,也是好事.从去年医院发展形势来看,市中医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加大非药物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给医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提高了疗效,降低了费用,增加了医院收入的含金量,带动了医院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赢得了患者好评,得到了认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大丰收.“发展中医药事业,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怎么写作水平,也是为民的一种体现,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便利的中医怎么写作,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市中医院院长殷汉华说.

班子齐心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

为了医院的发展,在搬迁至新院后,市中医院的行政科室并没有占据医院最中心、最好的,而是偏居一隅,安置在最简陋、最角落的地方,为的是给患者让出更多的空间,让出更多的方便.这虽是个小细节,但足以表明市中医院有一个勇于、敢于担当、善抓机遇、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打理一家医院,并不是在经商,而是做事业.”院长殷汉华说.据了解,该院领导班子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把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怎么写作第一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医院搬迁的整个过程中,搬迁和日常诊疗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赢得全院职工和社会好评.有了这么一群真抓实干的班子,河源市中医院很快完善了各项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为中医特色保驾护航:增加党办、科教科、预防保健科、院感科等职能部门;强化首诊负责、医师和三查七对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科间会诊、病人收治等工作;使用中药饮片、医院制剂的励办法;重点专科发展规划;中草药招标采购,公开招标,选取质优价廉的药品等.该院领导班子力往一处使,经过一年努力,医院作风建设大大加强.

狠抓特色建设促进医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药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中医特色科室发展态势良好

“单从生产总额来说,3月份就生产了产值近20万元的中药制剂,对比去年同期增长50%.”河源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工作人员蔡勇科说.中医院要发展,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是关键.中药制剂用药量大幅增长,表明了医院走中医药特色的子是正确的.经过多年发展,市中医院骨伤科已初步探索出医结合的特色.拿最简单的骨折患者来说,很多市民还是倾向于到该科门诊接受诊疗:大多数能用小夹板固定,同时配以中药内服外敷和西医治疗,相对于动辄动手术的西医院来说,这种无创治疗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更重要的是,小夹板治疗骨折,疗效显著,收费也不高.如今,市中医院骨伤科已成为该院的龙头科室:有自制骨科制剂16种;搬迁后被细分成3个病区,骨一区以治疗下肢创伤为主,骨二区的优势是治疗脊柱、关节、骨病;骨三区的优势是上肢骨折、手外科,使骨伤科逐步向专科专病方向发展.成功开展一次性小切口双侧全髋关节置换、股骨远端不缺损腓骨移植内固定、游离足趾再造拇指等高难度手术,其中最高龄的手术患者94岁.

在骨伤科大步发展的同时,市中医院内科也不甘示弱.秉承“中医有优势,西医有特色”发展思,该科创新开展了多种中医的外治法,增加了中医的治疗手段,如中药封包治疗颈椎病、坐骨神经痛,贴敷治疗脾胃病等,在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和糖尿病等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如此,内科还拓展了中医经典理论在专科疾病中的运用,研制出三龙通栓片、养阴生津片、十子益肾片、金杏感冒止咳颗粒等一系列具有独特疗效的内服外用等近10种中药制剂,如今又着手温肾补肺化痰片、加味止咳片、心脑脉络通片这3种中药制剂的研发,计划在年内投入生产.此外,该院肾病专科、肝病专科、糖尿病专科和肛肠专科,以及一些中医特色科室也相继形成良好发展态势.

全新装备为医院发展增添筹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老话了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的辩证关系.随着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以前遥不可及的医疗方式成为了现实,更多患者得到康复.“现代化中医院,更注重医结合,在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同时,也要汲取和利用现代技术发展西医,达到结合.”市中医院院长助理肖新李说,打造现代化中医院,把专科建设作为龙头,对专业设备的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该院加大了购置现代化专业设备的投入,使一大批国内外先进的高精尖设备落户医院.

纵览市中医院的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令人格外欣喜:磁共振(MRI)、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岛津数字胃肠X光机、GE四维彩超、进口麻醉机、呼吸机、西门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奇目C臂X光机、奥林巴斯腹腔镜、奥林巴斯电子鼻咽镜等,进一步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一例例高难度手术在新建的层流手术室里成功施行,也为全面提高医院整体实力打下牢固基础.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市中医院领导班子还敏锐地“嗅”到:医院的信息化程度,标志着医院专业技术发展的先进程度.如今,浏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同样出可喜的规模:与中国银行河源分行共建的银医系统将于5月底开通,届时,群众可利用该系统实现自助挂号、缴费、打印清单等操作;点击河源市中医院网站,可随时查询医院动态、专家风采等信息;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缴费、病历、影像、检验等内容可通过该系统进行查询等这些,都拓宽了怎么写作范围,使医院综合怎么写作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流人才确保医院快速发展

3月上旬,市中医院院长信箱收到一封出院病人寄来的感谢信,感谢内一区医生卢雯莉和国医堂老中医张建文.信中,患者提到自己已经74岁高龄了,但患有肝囊肿、肾结石、胆囊结石、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疾病,是个老病号,卢雯莉和张建文不仅对症下药,同时给予他上的安慰,让他快速恢复健康.就诊选医院、看病挑专家,是很多患者在寻求医疗怎么写作时的普遍心理.对于一家医院发展而言,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市中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广泛培养、启用和珍惜人才,切实加大学科带头人和科技拔尖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度.去年,市中医院继续引进病理科学科带头人、手外科和肿瘤专业的高级人才,吸收近10名中医骨伤、内分泌、风湿免疫等专业硕士研究生,院内再晋升高级职称9人.如今,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已在医院初步形成.现有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75名,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37%.而在中医人才梯队建设上,市中医院通过在院内遴选一批名老中医,为他们每人配备1至2名具有相关专业理论和有一定经验、医德医风良好的中青年业务,作为他们的学术继承人,采取“师带徒”方式,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的新一代名医.经过1年多学习,下月,该院国医堂教授张建文带教的即将出师.